宋劍奇 曲英麗
【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農業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并且呈現出智能化的發展趨勢。自電子商務出現以來,其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電子商務促使農業經濟結構發生了很大改變,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益,而且實現了農產品的規模化銷售,為農民獲取市場信息、銷售農產品拓寬了渠道。論文闡述了電子商務在農業經濟發展中應用的優勢,分析了電子商務在農業經濟發展中應用存在的問題,探討了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在農業經濟發展中有效應用的策略。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et era, agricultural econom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presents an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trend. Since the emergence of e-commerce, it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economy. E-commerce has greatly changed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 structure, which not only improves the effec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ut also realizes the large-scale sal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widens the channels for farmers to obtain market information and sell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paper expounds the advantages of applying e-commerce i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e-commerce i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e-commerce i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internet era.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農業經濟發展;應用
【Keywords】internet era; e-commerce;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F724.6;F3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1)12-0040-03
1 引言
近年來,互聯網發展迅猛,在互聯網技術的幫助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發生了很大改變,農產品網絡交易、農產品網絡零售等銷售模式逐漸出現,促使農產品電子商務體系不斷完善。互聯網時代下,在農業經濟發展中應用電子商務,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了我國農業的經濟效益[1]。同時,電子商務能夠為農民提供最新的農產品需求信息以及市場價格,幫助農民實時掌握農產品市場的發展情況,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價格調整。但是在農業經濟發展中,電子商務的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對電子商務認識不到位等,嚴重影響了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對農業發展的積極作用,推動農業經濟快速發展。
2 互聯網時代農業經濟發展的特征
①智能化發展。在互聯網時代下,我國一些發達地區已經采用實時監控措施清楚地了解到市場動向,通過先進信息技術建立信息平臺,讓農民及時了解市場需求信息以及農產品價格情況,從而更加合理地調整農產品的銷售價格和供給量。在智能化發展趨勢下,相關人員能夠自動分析農產品生長所需的條件、環境等,采用技術手段進行分析和研究,有效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同時,智能化發展增強了農產品的流通性,促使農業經濟發展實現質的飛躍。
②電子商務化發展。當前,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在互聯網時代下,電子商務促使農業經濟發展規模擴大,不斷進行市場的拓展,農產品通過互聯網銷售平臺進行銷售和推廣,促使我國農業經濟向網絡化發展。與傳統的銷售模式不同,電子商務的應用改變了農產品的銷售模式,不再僅限于面對面銷售,而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購買農產品,未來農產品的銷售模式會向電子商務化發展。
3 電子商務在農業經濟發展中應用的優勢
首先,電子商務能夠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豐富的信息。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互聯網的優勢在于傳播信息非常便利和快捷,通過互聯網人們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內容。在農業經濟發展方面也是如此,通過互聯網,農民可以及時了解農業經濟相關信息,如市場需求信息、農產品價格信息等。在信息時代,要想作出科學合理的決策,必須充分分析和挖掘信息資源。應用電子商務,農戶可以及時獲取豐富的信息,改變之前盲目生產的情況,如果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遇到問題,也可以借助電子商務掌握較好的解決措施。
其次,電子商務在農業領域的應用要求比較低。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農業經濟發展對電子商務的依托程度有所提升,打破了傳統模式的束縛,逐漸研究新的農業生產模式和農產品交易模式。對于農業領域來說,電子商務的應用要求比較低,特別是智能手機的普及應用,使得農民能夠及時接收并處理相關信息,改變了過去因在線時間不同而導致的交易失敗現象。智能手機內部安裝有終端服務系統,操作非常簡單,通過智能手機,農戶與商戶、消費者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2]。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體系逐漸完善,國家相關部門也出臺了與電子商務相關的法律,為農民的合法權益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因此,電子商務在農業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在農業經濟發展中不斷擴大應用范圍。
最后,在農業經濟發展中電子商務的發展空間非常大。在農業經濟發展中,電子商務主要起到中間平臺的作用,為農民提供更多的信息,促進農產品交易的順利進行,同時,最大限度地擴大農產品的影響力。在電子商務的幫助下,很多農民變成了獨立商戶,運用網絡銷售渠道進行農產品的售賣。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越來越多的農民參與到市場競爭中,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機會,使得農民獲得了更多的收益。但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電子商務平臺上進行的農產品交易,普遍存在加工水平低等情況,農產品的收益也比較低。探究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主要是農業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不高,農產品銷售還沒有形成規模等。這些劣勢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農業經濟電子商務化的發展步伐。要想改善這一現象,需要從這些劣勢出發,以電子商務為切入點,打造生產、加工、技術支持與服務集成的一體化發展格局,從整體上提高農業經濟發展水平,提升農產品品質,為農民帶來更多的收益。所以,在農業經濟發展中電子商務擁有的發展空間非常大,要想充分發揮電子商務的優勢,需要通過完善相應的管理體系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4 電子商務在農業經濟發展中應用的問題
①對電子商務的認識不足。從目前情況來看,很多農民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在知識儲備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這一情況嚴重影響了農民對電子商務的認知和了解,在學習計算機技術方面也受到一定限制,使得電子商務經營模式的應用難度加大,很難在農業發展中發揮出預期的效果。同時,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農民認為農產品只有經過面對面交易才能完成,對網絡交易存在很大質疑。農民對電子商務的應用認識不足,并且網絡安全問題的出現,使得部分農民并不信任網絡交易,不愿意應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農產品交易。
②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比較薄弱。與城鎮相比,我國農村的互聯網建設還不夠完善,互聯網的普及程度比較低,這主要是由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薄弱造成的。部分農村中網絡用戶比較少,網絡運行速度較慢,上網時間也比較少,對于應用電子商務進行產品銷售的了解不深入。同時,缺乏網絡主干線建設,也是制約農民應用電子商務交易的原因。一些偏遠地區的農村條件比較艱苦,網絡信息化建設不到位。這些原因使得農民無法有效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難以將電子商務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嚴重影響了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
③農產品標準化程度比較低。通常情況下,電子商務的產品信息是用文字、圖片等形式展現,屬于虛擬性的信息,但是應該如何保障產品的質量,是電子商務運營者需要思考的問題。在農業經濟發展中應用電子商務,也是運用虛擬性的形式進行產品信息的傳遞。所以,國家相關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具體行業以及產品,制定科學合理的標準,并將相應的標準有效落實,實現規范產品信息的目的,進而保證產品質量。但是,在我國目前的農業經濟發展中,農產品的標準化程度比較低,難以滿足互聯網時代對電子商務的應用要求。例如,蔬菜品種繁多,進行蔬菜銷售時,目前的蔬菜商品質量標準中涉及的蔬菜品種不全,沒有在質量標準內的商品在實際交易中就會受到限制,這種情況限制了電子商務交易的實施。
④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相關調查顯示,當前我國農業的產業化水平不高,雖然一些地區的農戶實現了產業化運營,但是其占比還不到總數的35%[3]。農業經濟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與其他經濟類型有很大差別,所以在應用電子商務的過程中,更加適合運用企業與企業之間進行產品交換的營銷模式,但是這種模式對農業產業化水平的要求較高,如果農業的產業化水平不高,相應的農產品也就無法進行規模化生產和銷售,進一步限制電子商務的有效應用。因此,目前我國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電子商務作用的發揮,對農業經濟發展也產生了不利影響。
⑤缺乏專業人才。一些農村地區比較落后,大部分農民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其文化素質比較低,在電子商務平臺操作方面存在不足。根據相關調查統計,農村的網民中60%的學歷是初中及以下。但是在農業經濟發展中應用電子商務,不僅要求農民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質,還需要具備較強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同時,需要分析農產品的需求動態以及市場走向等,但是這些要求對于農民來說顯然是難以達到的。此外,農產品的規模化銷售,需要經過多個流程,包括農產品策劃、營銷和宣傳等,但是就目前發展情況看,農業經濟發展中專業人才匱乏,嚴重制約了電子商務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有效應用。
5 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在農業經濟發展中應用的策略
5.1 加強農民對電子商務的認知和認可
為提高農民對電子商務的認知水平,促進電子商務的有效應用,相關部門應當結合當地農業的實際發展狀況,加大電子商務的推廣力度,讓更多的農民認識到電子商務的優勢,了解電子商務對于農業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
首先,要加大培訓力度,定期組織相關培訓工作,主要圍繞互聯網技術、電子商務等內容展開,提高農民對電子商務交易的認識,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網絡交易水平。
其次,要重視宣傳電子商務平臺。農業經濟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使得很多農民對電子商務平臺和網絡交易的了解程度不高,也很少有機會參與到電子商務的學習中。所以相關部門要重視電子商務平臺的宣傳,促使電子商務理念深入農民心中,讓農民逐漸對電子商務產生信任,引導更多的農民參與到電子商務交易中來。例如,可以在農村派發傳單,讓農民加深對電子商務的了解。只有從根本上增強農戶應用電子商務的意識,提升農民對電子商務的認知水平,才能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
5.2 加強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
首先,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大對農業信息系統的投入力度,在農村地區開展寬帶建設,讓農民充分了解網絡知識,認識到網絡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激發他們學習網絡和應用網絡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自主學習電子商務技術,不斷提高信息化服務水平。
其次,政府相關管理部門要完善信息資源,為農業經濟發展建立網絡信息系統,建立數據庫,引導農民應用信息系統,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為農民生產提供便利條件。
最后,政府可以與企業有效合作,共同為農村建設綜合服務平臺,在平臺上展示最新的農業技術、市場需求信息以及農產品實時價格等。農民只要登入平臺就能夠了解相關信息,從而提升農業的生產水平,促進電子商務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有效應用。
5.3 建立健全農產品行業標準,提高農產品標準化程度
針對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農產品標準化程度比較低的情況,要想提高電子商務的實際應用效果,將電子商務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優化和完善農產品的行業標準,從質量、包裝方面尤其是品牌管理方面,建立規范化的標準體系[4]。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無論是在農產品的品種選育、播種、收獲方面,還是在農產品的加工、包裝、銷售方面,都要嚴格執行相應的標準,確保對農產品質量的規范性。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農產品標準體系,學習和借鑒國外優秀的行業標準,為我國農產品行業標準制定提供可靠參考。同時,要結合發展情況對現有的農產品質量標準進行修訂和完善,確保農產品的生產過程都有標準可依。另一方面,要重視完善農業監測體系和國家質檢機構,加大對農業生產原料、生產工具等方面的監督力度。
5.4 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
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僅能夠增加農民的收入,而且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的繁榮發展,所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首先,要構建完善的農業經營體系,將家庭承包經營與統分經營充分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農業經濟的集約化和組織化程度。針對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培養相對應的新型經營主體,不斷優化和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加大對農業服務組織的發展力度,為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其次,要加大創新力度,全面落實體制機制創新,如創新農業科技體制、投資體制以及融資體制等方面機制,保障農業產業化水平的提高。最后,要充分了解區域農業經濟發展情況,加大對龍頭企業的培育力度,以龍頭企業帶動其他企業發展。同時,要重視原料生產基地建設,為企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不斷改善和拓寬融資通道,提高金融服務水平,最大限度地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
5.5 強化人才培養,為電子商務應用提供人才支撐
在農業經濟發展中,電子商務的應用要求比較低,但這并不意味著農民無須學習電子商務知識和計算機操作技能。為促使電子商務在農業經濟發展中得到有效應用,相關部門應該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首先,政府相關管理部門要定期組織培訓活動,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從整體上提升農民的信息化水平,促使其提高操作技能,更加熟練地操作計算機。其次,政府相關部門要重點培養農業基層干部,加強信息系統建設,不斷提高基層干部的信息化水平,為電子商務的大規模發展提供保障。最后,要加強人才儲備。例如,在高校課程中增設電子商務專業,為農業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
6 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時代下,電子商務具有多重優勢,使其在農業經濟發展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且有效提升了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因此,可以通過提升農民對電子商務的認知水平、加強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推動電子商務在農業經濟發展中有效應用。
【參考文獻】
【1】邵燁.電子商務時代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探討[J].山西農經,2021(14):91-92.
【2】孔祥鳳.利用電子商務發展農村經濟的策略[J].中國市場,2021(15):188-189.
【3】劉旭東.“互聯網+”背景下地方農業經濟發展策略淺析[J].南方農業,2021,15(14):137-138.
【4】朱瑞雪.電子商務在農業經濟中的應用分析[J].山西農經,2021(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