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穎


在線項目學習(Project-Based Online Learning, PBOL)是一種將“項目式學習”與“在線教學”有機融合起來的,實現項目式學習在線化的有效學習模式。在線項目教學通過核心知識在情境中的再建構與創造,創建真實的驅動性問題和成果,用高階學習包裹低階學習,將學科素養轉化為持續的學習實踐。它通過知能融合,打破各個學科知識的界限,將實踐中的問題(problem)轉化為項目(project),實現學科之間的跨界融合。通過運用學科知識綜合解決問題,實現學習者的心智轉換,創造出新成果,從而提高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思維品質。
一、基于PBOL的Project板塊教學課程結構模型
這一課程結構模型是一種帶有課程意義的學習設計方法,體現了項目化學習的時代性、本土化。這個模型的設計開發過程是演進式的,遵循了協同開發(Co-Design)的流程,還可以在實踐基礎上繼續修訂與迭代。
它強調教師的設計思維和對核心知識的理解,在教學中理解概念,以“項目”為載體,融問題驅動和項目驅動為一體。同時以驅動性問題為出發點,抓住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項目與學習者相關,與個人生活和校外社會實踐相關。課程結構模型如圖2。
二、基于PBOL的Project板塊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
1. 創設真實情境,設計驅動問題
項目化學習為語言的學習創造了真實而有意義的情境,學生在有意義的情境中學習真實的語言,能夠增強學習動機和學習自主性。驅動性問題是項目化學習的核心要素。好的驅動性問題一方面能引發高階思維,另一方面能提供問題化的組織結構,為信息和內容提供有意義的目的(Thomas,2000)。
如廣州教科版小學英語教材六年級下冊Module 2“[nimals][A]”單元主題是保護瀕危動物,教師以學校最近籌辦的“在線科技周”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的活動為契機,設計驅動問題:“2019年,澳大利亞發生了森林大火,一些瀕危物種面臨滅絕風險,幸存下來的動物失去了原生棲息地,該怎樣救助呢?讓我們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共同參與動物救援。以一種瀕危動物為例,你會如何設計一份拯救瀕危動物的方案,讓更多的人理解它們正面臨的生存困境并參與救援行動?”學生需要查閱大量相關資料,搜集背景知識。如關于瀕危動物的知識,影響動物生存的條件和因素,熟悉環境變化的特點,引起森林大火的原因、了解幸存動物面臨的困境、如何救援等等。在此基礎上,學生通過整合信息,結合生活經驗,發揮創造力設計出切實可行的瀕危拯救方案。
2. 單元項目閱讀,讀后新境創寫
項目化學習是以探究單元的方式呈現的,其設計特點要比一般的單元設計更突顯探究性與高階思維的特征,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包容、整合程度更高。在線項目學習的Project閱讀板塊教學,教師應基于學科素養,思考怎樣描繪基于一定目標與主題,展開探究活動。
如在六年級下冊Module 1“Stories”中的單元閱讀主題是寓言故事。教師在明晰單元主題學習任務之后,圍繞主題,精心挑選、在線推送分享同一主題的英語寓言故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自主設計兩周的項目式學習閱讀計劃,完成寓言主題的項目式閱讀學習任務。線上開展Project板塊綜合語言學習活動實踐,如組建寓言故事收藏集、建立寓言故事形象榜、開展在線寓言故事大會展等,鼓勵學生學會概括故事大意和復述故事(Summary /Retell & Rewrite)、暢談閱讀感想與體會(Book Report )、制做小書評或閱讀日志(Book Review or Reading log)、配音朗讀故事或讀寫故事深情演繹(Dubbing Reading or Story Telling)、寓言故事點評等。多種形式的閱讀項目展示活動,能及時優化學生在故事情境中的閱讀體驗,從而提高英語學習的動機水平,綜合培養語言運用能力和學科素養。
教師還可以結合閱讀文本的特點、語篇優勢和語言特征,創設新的主題語境,采用縮寫、續寫、仿寫、微寫作等不同的寫作任務,鼓勵學生在新的語境中展開想象,運用所學語言和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新境創寫的過程中,學生根據原故事的線索和人物特征,進行多元思維,展開合理的想象,創造合理的情節,綜合運用語言技能,理性表達自己的觀點、情感、態度,體現正確的價值觀。如:龜兔賽跑由穩健奪勝到齊心協力、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守株待兔變成以智取勝、學會變通投資;由烏鴉喝水的自恃聰明到虛心接受他人意見、獲得原諒,等等。
3. 小組合作探究,建構多元學習實踐
運用在線項目式學習方式開展Project板塊教學時,必須強調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小組在線合作,建立學習共同體,做到資源共享,分工合作,更好地在學習中提升綜合素養。如六年級下冊Module 5“Travel Abroad”,教師設計了一個項目式學習:設計一份既能充分展示國家的特色文化又能夠吸引其他國家的人的旅游宣傳資料。要求學生組建團隊,共同制作一份中國旅游宣傳資料,并遷移運用設計其他國家的旅游宣傳資料。項目啟動前,全體學生先進行頭腦風暴,然后分小組進行討論,做好記錄后再匯報。最后師生共同協作,形成宣傳資料的結構圖,將確定好的草稿框架畫在紙上,發布在班群顯眼的地方。
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中得出了問題的解決方案,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問題的主動探索者。
三、結語
在線項目式學習方式和Project語言板塊教學的有機結合,能促進學生、教師、教材編者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學生以語言為媒介,在真實情景中,將書本知識融會貫通,學會聯系生活,解決實際問題,進行深度學習,深入思考,發展設計思維能力,提升英語學科素養。
注:本文系廣州市天河區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課題“基于PBLL的小學英語Project板塊教學活動的有效設計研究”(課題編號:2019Y028)的成果。
責任編輯 魏文琦
責任編輯 鄧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