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校際教研工作室成立儀式在高橋初中舉行。
作為全國教育信息化實驗區,蕭山區把教育創新發展行動作為實驗區的重點打造內容之一,以加快蕭山區人工智能教育的發展進程,實現人工智能實驗校均衡發展,建立起多元互動、可持續發展的人工智能教育新體制和運行機制,初步形成人工智能實驗學校校內資源共享、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
近期,中央電化教育館,杭州市蕭山區教育信息技術中心、區教育研究室和區教師發展學院聯合推動“央館人工智能課程”應用。人工智能校際教研工作室學校還參加了第一次研訓活動。中央電化教育館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組張陣作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開課指導,針對小學、初中及高中的課程特點詳細闡述了課時安排和要求。
各學校表示,通過此次活動,他們充分理解了人工智能課程的目標和任務,后期將有效發揮校際教研工作室的作用,使各校的人工智能教育工作得到互補,真正實現教育雙贏。
據悉,近兩年,蕭山區成功建設人工智能實驗學校20所。人工智能課程校際教研工作室成立后,各學校將嚴格落實央館人工智能課程要求,切實保障教學師資培訓,為順利推進蕭山區人工智能教育、創建“人工智能實驗區”打好基礎,進一步實現數字教育新范式和教學改革新模式,努力成為“央館人工智能課程”規模化應用的典范。
蕭山區教育信息技術中心、區教研室、區教師發展學院相關負責人以及全區20所人工智能實驗校分管負責人、任課教師等參加會議。
(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