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燦燦 田人羽
摘要:我國老年人口增長過快,但目前的老年人適老產品的設計,無法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文章以老年人產品的適老性設計為契機,從老年人的心理上和生理上分析適老性產品設計的原則。以期讓適老產品真正的滿足老年人需求。
關鍵詞:老齡化;適老化;產品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1)11-0083-02
1研究背景
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人數至今已達到14億。與此同時,中國正在“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速度之快前所未有。雖然有一段期間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但因為中國計劃生育政策和思想觀念的轉變,人們可能會忽略老年人生活上的一些問題,比如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會出現行動不便,聽力、視力衰退等問題。然而,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斷改善,老年人群的消費心理也發生了變化。通過調查分析我國老年人群的消費規模超過1萬億元,預計將來的數額還會增長,也可能會出現一個新的增長點。因此,探討適老化產品設計的原則十分必要。
2適老化產品設計現狀
適老化產品設計由來已久。許多國家從很早便開始了老齡化問題的研究,并設計出許多專為老年人生活、體閑、醫療,飲食等多方面使用的設施和產品。發達國家非常重視老年人用品市場的開發。我國的適老產品還處于發展階段,起步較晚。目前適老產品設計逐漸關注人機交互的關系,思考老年用戶對使用產品所產生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在保證產品使用安全前提下,結合用戶訴求,將產品盡可能設計得人性化,功能盡可能簡約化、操作便捷化。
目前,市場上適老化產品用戶體驗反饋問題具體如下:
1)適老產品結構復雜、笨重、體積大、占空間、不易收縮與存儲。對于行動不便,起身困難的老年用戶考慮較少。
2)適老產品缺乏操作易用性和功能包容性。由于老年人對新生事物接受時間較慢,不習慣學習新知識,更多依賴于傳統操作模式。因此,在功能上用戶傾向于簡單、便捷的操作。當然老年人考慮產品的首要前提是它們的質量和安全性,這會使得老年人群在使用此產品時感到舒適、放心。
3)適老產品購買渠道不明。隨著老年人群的消費理念增強,老年人群甚至不了解在哪里可以購買到適老化產品,相關企業也因找不到相應客戶而發愁。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群對產品要求也不斷提高。需要考慮到此產品的安全性、功能性,以及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因此,設計師們要根據這類情況設計產品,包括其他方面的特征,設計師就需緊扣這些痛點去設計研究,才能更好地開發適老產品的市場和研究相關銷售渠道。3老齡化趨勢下的適老化產品設計思路
產品設計的核心是產品對使用者的身心具有良好的親和性與匹配性。每個人都會經歷老年時期,所以老年人群不是那種所謂的“特殊人群”。產品設計思維是一個動態化的過程,而不是一個套用固定的設計公式就可以得到優良設計結果的工具圈。適老性設計是順應時代發展的人性化設計,是給予老年人溫暖與情感的有溫度的設計。從老年人的視角出發,切實去感受老年人的不同需求,以老年人的安全舒適為主,運用無障礙設計、移情結合感官機能設計等方式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行動提供最大的方便。
3.1針對老年人心理特征進行適老化產品設計
對于部分老年人群在運動、生活方面能力的下降,造成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無法自由地活動。因為身體上的一些缺陷被約束,所以為了不讓老年人的心理上受到阻礙和不安定感,設計師們則可以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來設計相應的適老化產品。所以產品不可有太過于智能化的功能,應考慮老年人的接受能力。另外,針對產品價格方面,市場銷售額可以降低一點,質量上保持優越性,外觀上可以簡單操作,減少老年人的抵觸感,更不會造成對老年人心理上的傷害。
3.2針對老年人生理特征進行適老化產品設計
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導致行動上的不敏捷、視聽覺衰弱,喜歡舒適、端莊的衣服,多數子女們會請一些護理人員或者自家監護人員來照顧老人,但大部分的護理人員中年女性比例過重,再加上女性所承受的力量也沒有男性所承受程度大,或者因老年人精神上問題的困擾,造成一些護理人員不愿意去看護老年人。因此,通過適老產品可以減輕年輕人的負擔,且產品更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優質的適老產品能夠為他們帶來健康、愉悅。
4老齡化趨勢下的適老化產品設計原則
基于老年人心理和生理方面需求分析,現在的老年人群對于適老產品的質量、用處、便捷等因素都很關注,確保他們不會受到傷害。綜上分析適老產品設計應遵循如下幾方面原則:
4.1安全性原則
安全性是適老產品設計的首要原則。因此,在滿足老年人群需求的同時還要確保質量和安全。曾經有一個國家調查適老產品的安全性能顯示,其安全性原則包合三方面的要求:第一是材料選擇要具有耐用性、抗腐蝕性等,尤其需注意綠色健康;第二就是產品的操作方面,適老產品的操作方式要簡單,即不易誤操作;第三就是產品的結構,造型上不要太過于復雜,產品的結構也不要有太銳利的地方,以防誤傷到老年人群。
4.2易用性原則
可操作性是適老產品設計的基本要素。正如一個設計師所說,對于產品使用的方法一是要簡潔,老人們可以直接通過觸感來解決問題,不僅沒有過繁的操作也沒有一些雜亂無章的功能;二是要通俗易懂,因為部分老年人可能沒有眾多的知識儲存量和略微薄弱的理解能力,所以適老產品操作要簡單,還有對于那些視覺上有欠缺的老年人群來說,可以將操作屏幕上的字體進行自動調節,便于觀看,但是也不要有太多其余的附加功能,因為老年人的承載負荷量沒有那么大,所以設計師們在設計適老化產品時要注意操作的簡單性,減少那些生僻字詞的出現,多點專業知識的解讀。當然如果從耐用程度去觀察,就是提高產品的安全性,那么易用性就會增強,從而也會滿足老年人的生理上和情感上的需求。
4.3智能化原則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為適老產品的智能化提供了優越的條件。伴隨網絡技術和傳感技術的應用逐漸增多,智能化適老產品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也能夠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孫啟超提出了六項智能家居的提升策略:一是簡化交互操作方式,降低操作界面的復雜性,設置多感官反饋;二是注重情感化設計,從造型、色彩、語音與老人對話的形式進行考量;三是人機尺寸的合理化;四是雙向交互語義清晰化;五是增加學習機制,糾正用戶的錯誤操作;六是培養老年人習慣,如增加用戶等級、獎懲制度H。
采用分享的方式鼓勵老年人每天定時測量血壓。老年人群更喜歡居家生活,擁有設備具有可遙控、可語音、遠程監控等功能。智能化設備的應用便能更好的為老年人居家生活提供便利。會減少一些老年人群的孤獨感,也可以增添一些益智類游戲,這樣就可以讓心理上的壓力有所緩解,增強大腦的運動,智慧與勞作兩不誤。從而解決老年人行動不便的問題,這都充分體現了對老年人關愛的設計思想。另外,不要全都集中在產品的智能化和安全性上,對于產品的顏色、風格、材料等方面也需要著重考慮。就調查分析,比如一些老年人喜愛中式風格,喜愛一眼看上去就很舒服的材質。因此,在設計產品時不要局限于常規金屬材質的制作,而是多去感受那些老年人周邊生活的環境等多方面要素,設計出屬于他們的適老產品。
5結語
在老齡化背景下,老年人的需求也更多維、多向、多樣,促使設計研究的對象從傳統的有形物質產品延伸到非物質產品。設計關懷從身體照護拓展到心理建設,從改善老年人的個人生活系統擴展到重構社會服務系統。根據老年人群的生活居住環境等進行分析,秉承人文情懷去設計出一款適老化產品,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在設計時,設計師們需要設計研究出能夠滿足各年齡階段老人需求的適老產品,更好地讓這些需要適老產品的人群可以充分利用。也希望設計師們能夠多接觸他們的日常生活,從而了解他們的真正所需,縮短兩者之間的“距離感”,多點親和力。因此,綜合以上的各個因素,在設計出適老產品的情況下為他們打造出一個舒適、方便和充滿人文關懷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