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雯 宋益民 路彩霞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人們的物質需求和文化需求日益增加,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已成為一種時尚的潮流。因此,在這種大環境趨勢下,主題酒店應運而生逐漸成為一種主流的酒店模式。文章首先從主題酒店和語境概念入手,分析現存主題酒店空間設計的局限性,然后闡述語境與主題酒店空間設計的融合思路及體現。以期為主題酒店空間設計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語境;主題酒店;空間設計;融合
中圖分類號:TU24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1)11-0095-02
1主題酒店與語境
1.1主題酒店
主題酒店相較于傳統酒店而言,是以某一特定的主題為中心,用以體現酒店的建筑風格、裝飾藝術和所需要展現的文化氛圍,為消費者提供與眾不同的居住體驗,使其獲得富有個性的文化感受,與此同時將酒店相對應的服務項目融入主題,以個性化的服務取代一般化的服務。
當下的主題酒店特點鮮明,有著其自身的設計風格,例如地域性主題酒店所處的地域文化不同,其外部設計想要體現當地的地域文化特點,可選用當地的建筑類型。例如北京地區的四合院,江南地區的水鄉等等,都能夠很好地體現當地的文化特點,在進行酒店外部設計時,將這些具有鮮明特點的建筑風格融入酒店的外部設計中,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體驗。例如海濱城市主題酒店內部的裝飾物品可以選擇與大海相關的內容,利用一些貝殼或海螺等做成裝飾品,室內的地磚、墻面以及頂棚都可以選用與大海顏色接近的淡藍色為主體,加以表示浪花的白色條紋,這樣不但能夠體現出地域文化,也能夠讓游客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
1.2語境
語境一詞最早是由英國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來的,由于人們在不同的領域對語境進行研究,因此對其有著不同的定義,有人認為語境即語言環境,是語言學中的詞匯,它包括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空間、時間、人物等都可以成為相關的語境因素。
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于語境的認知范圍開始逐漸寬泛,將語境的構成內容分為靜態語境和動態語境。靜態語境就是單純的詩詞語句所展現的意境,動態語境在此基礎之上,強調了語言所表達的空間氛圍和場所精神,站在主題酒店空間設計的角度,可以運用不同的設計方法和設計元素在不同的空間中體現不一樣的語境。
2主題酒店空間設計的局限性
2.1主題的理解表面化
目前,對于我國的主題酒店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在主題的表達上較為表面化,對主題的理解僅流于表面,沒有更深層次的剖析主題所要表達的內涵文化,有關于主題的設計元素重復堆砌,只注重大眾視覺信息的傳達,而忽視了人們的精神需求。
2.2形式大于功能
主題酒店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吃與住,并給予與之相對應的服務。因此,主題酒店空間設計中的每一個設計都需要凸顯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然而目前大多數的主題酒店卻忽視了這個重要的設計理念,一味的追求空間設計的外觀,并沒有充分考慮實際的功能。基于“窮游”理念而興起的太空艙青年旅社,它并沒有像普通青年旅社一樣,做成上下鋪的形式,而是以太空艙為原型,形式上符合了太空、科技的語境,但是在使用功能上整個居住空間狹小、壓抑,使居住者在休息的時候并沒有擁有很好的體驗,甚至于出現一些身材高大的男性居住不了的問題。
2.3同質化嚴重
自從主題酒店從探索到發展,從模仿到創新,我國主題酒店發生了重大的轉變,主題酒店以文化內涵和空間表現形式獨特成為新的消費趨勢。然而,隨著主題酒店在國內的大量興起,主題酒店空間設計的風格越來越趨向于同質化,很多主題酒店在空間布局、色彩搭配以及物品擺放上都差不多,導致了主題酒店缺乏自身的風格,喪失了自身的設計理念和文化內涵。
3語境與主題酒店空間設計的融合思路
3.1注重語境內涵與主題特征的統一性
語境的內容十分寬泛,有顯性的語境,如黃粱一夢、邯鄲學步、十面埋伏等,有隱性的語境,如桃花源、禪、佗寂等,有褒義的語境,如三顧茅廬、孔融讓梨、大禹治水等,有貶義的語境,如無中生有、落井下石、一丘之貉等。并不是所有的語境都能夠與主題酒店的設計相結合,在語境的選擇上,首先要與酒店的主題特征相結合,能夠烘托出酒店的主題,給人以直觀的主題感受,或隱性的暗示主題,引導人們在空間中尋覓主題。例如,邯鄲成語主題酒店,酒店本身以成語為主題,因此在語境的選擇上應選用成語,而不是選擇詩詞、典故等語境。在成語主題酒店的入口花園處,運用“湖光山色”的語境設計了一座精神堡壘,用小水景象征湖的風光,用太湖石象征山的景色。
3.2注重空間中語境應用的適度性
雖然“重復”是設計的一種常用手法,該手法通過設計概念的不斷引入來點題,從而達到加深主題印象的效果,但是任何設計元素的應用都必須有張有弛,有理有度,尤其應當警惕設計元素毫無根據的植入,為了重復而重復,為了應用而應用,這樣的設計違背了形式服從功能的設計原則,也容易使人產生審美疲勞,反之,適當的休止,恰當的留白,會給人以想象空間,營造出更好的空間體驗。因此,在主題酒店的語境化設計中,要把握語境物化的“清晰度”,控制語境物化的“總量”,適當的地方進行留白處理,如同繪畫一般,做到張弛有度,生動活潑。
3.3注重語境化空間的功能性
“Form follows function”是芝加哥學派的現代主義建筑大師路易斯·沙里文的一句名言,意為設計中的外觀、造型、尺寸都必須追隨其功能需求。因此,在主題酒店語境化設計中,語境物化的頂面造型、地面拼花、立面造型,以及軟裝陳設應盡量使其賦有功能意義,盡量減少無功能意義的體量出現,更應該避免忽視功能需求,一味追求形式美感的誤區,導致主次顛倒,形式堆砌。
4語境與主題酒店空間設計的融合體現
4.1語境在形態塑造上的體現
語境是個抽象詞,要想在室內設計中體現語境的內涵,就需要將其具象化,即物化為室內裝修常見的設計元素,才能在室內空間和語境內涵中產生關聯。例如,重慶涪陵云間主題酒店,以云和山水為主題,大堂空間采用對稱的手法,用石膏板錯層、燈具來體現云的形態,用地面石材花紋的鋪展、延續來體現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用木飾面和金屬嵌條高低錯落的形式來體現山的形態,體現出“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的語境。
4.2語境在材質選擇上的體現
不同的材質有著不同的設計語言,棉麻意味著舒適,清水混凝土意味著純粹,紅磚、木飾面意味著古韻,石材意味著品質,白色乳膠漆意味著簡潔、純凈。通過這些設計語言,人們可以把語境需要表達的質感通過材質的拼接、組合,細膩地呈現在空間設計當中。例如,宜春詩詞主題酒店在庭院景觀設計上,采用三合院的形式,以毛竹、籬笆為空間分割的材質,以青石板、原石為地面鋪設的材質,以菊花、芒草、蘆葦為植物綠化的材質,讓自然的氣息感染到院落四周,隨著四季變換,景色也隨之呈現出不同季節該有的景象,使人心生質樸,回歸自然的心靈感受,體現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語境。
4.3語境在色彩搭配上的體現
不同的色彩有著不同的設計語言,紅色代表熱烈、綠色代表自然、藍色代表自由、白色代表純凈等。不同的色彩組合也有不同的設計語言,對比色給人以視覺沖擊,能起到強調突出的作用,調和色則能起到平穩過渡的作用。例如,邯鄲黃粱夢主題酒店,以黃粱夢的文化典故為主題,將黃粱夢的文化典故氛圍分為三個階段,“尋夢”“圓夢”和“回夢”。在尋夢階段,盧生郁郁不得志,因此,酒店的大堂前廳以黑白灰為主,輔以一些偏冷的色調。在圓夢階段,盧生在夢里應有盡有,所有人生目標都得以實現,因此在這個階段,整體的色彩應是活潑的、生動的,可以采用灰橙、紅黃等色彩運用到客房的空間設計中去。在憶夢階段,盧生大徹大悟,心情是明朗的。因此,色彩上應以空曠、明亮的色系為主,也可以采用藍白、綠白等色彩運用到酒店內庭院的色彩設計中去。
4.4語境在光環境營造上的體現
不同的照明方式可以起到不同的光環境效果,主燈起到普照的作用,筒燈起到輔助照明的作用,射燈起到強調、點綴的作用,燈帶起到勾邊、柔化棱角的作用,所謂光環境正是在不用照明方式的有序組合中應運而生。例如,重慶涪陵云間主題酒店,在燈光氛圍上,沒有選用射燈或主燈,從而減少燈光氛圍的突兀感和集中感,同時選用筒燈作為普照方式,輔以適當的燈帶來勾勒區域輪廓,柔和過渡,營造出“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的語境。
5結語
由于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人均消費水平大幅度提升,人們不再僅限于追求經濟上的富足,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滿足。在居住體驗上,也不再局限于性價比高的酒店,人們希望追求有著獨特居住體驗的主題酒店。基于上述條件,文章歸納了目前主題酒店空間設計中現存的不足,并結合語境分析如何在造型、材質、色彩和光環境等方面去解決這些問題,以期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居住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