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全媒體記者 楊智淋 通訊員 徐旭
“自來水通了,這下生活方便多了,感謝你們的幫助!”近期,面對前來回訪的綿陽市涪城區紀檢監察干部,該區楊家鎮新堰村村民羅崇林高興地說道。
此前,由于供水公司經營問題,加之群眾集資經費不足,該村水網管道建設一拖再拖。在5月開展的“聽音問廉綿州行”工作中,走訪干部收集到該問題后第一時間進行上報。
隨后,涪城區紀委監委通過定向派單,督促楊家鎮紀委跟進監督。最終,在楊家鎮、新堰村、玉皇社區多方籌措資金后,入戶管網于6月底全部接通,一汪清澈的自來水流進了群眾家中。
群眾所盼即是施政所向和工作所望。為進一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5月以來,綿陽市在全市范圍內廣泛開展“聽音問廉綿州行”工作,通過聽取群眾心聲、問詢廉政評價,不斷推動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在一線落實。
“堅持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標準,開展‘聽音問廉綿州行’,通過干部訪廉、群眾評議等活動,在一線察民情、聽民意。”
這是2月召開的綿陽市紀委七屆六次全會對2021年工作作出的部署之一,作為綿陽市紀委監委深入實施高質量發展“六大行動”中“人民閱卷”行動的具體抓手,“聽音問廉綿州行”工作從一開始就擺在綿陽市紀委監委工作大局中的突出位置。
“就是要在‘十四五’開局起步的關鍵節點,通過開展‘聽音問廉綿州行’工作,不斷轉變干部作風、提升群眾滿意度,以黨風政風和社風民風的持續好轉,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綿陽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唐浪生表示。
紀檢監察機關不僅是“聽音問廉綿州行”工作的直接參與單位,更是重要推動者。
“各縣(市、區)黨委、園區黨工委、市級部門(單位)黨委(黨組)要聚焦腐敗易發點、社會關注點、群眾熱議點,基本實現各方面各領域人員全覆蓋。”
這是5月,綿陽市委市政府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市黨廉辦”)印發的《關于開展“聽音問廉綿州行”工作的通知》中的要求。
據綿陽市紀委常委周捍東介紹,“聽音問廉綿州行”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統一領導下推進,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從中發揮督促協調、監督保障等作用,由各級黨委(黨組)具體負責落實。“要以市委主導聯動紀委主推壓實黨委主責,推動責任從高位傳導在基層落實。”
理順權責關系,更要確保把群眾心聲聽進去、把人民意見問出來。
為此,綿陽明確利用兩年半的時間,組織黨員干部、“兩代表一委員”等工作力量,對機關事業單位在職和離退休干部職工、“兩代表一委員”、各類市場主體、基層黨員干部群眾家庭等四類對象實現走訪全覆蓋。
“之所以規定兩年半的時間,一方面是考慮到全覆蓋走訪所需時間較長,另一方面也是傳遞一種持續推進的信號,避免工作一陣風。”周捍東說。
值得注意的是,“兩代表一委員”既是走訪的主體又是走訪的對象。對此,綿陽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兩代表一委員”本身就有各自的聯系對象,了解掌握到的民情民意較為豐富,賦予其雙重角色定位,既有利于聽到更多真實的聲音,也有助于提高走訪的覆蓋面和有效性。
“走訪可結合調研慰問、監督檢查、聯系幫扶,采取個別談話、座談會、壩壩會等形式開展。”
這是綿陽市黨廉辦與市紀委監委共同編寫的“聽音問廉綿州行”工作問答,問答對“聽音問廉”干什么、誰來干、走訪誰、怎么訪等走訪人員經常會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
除了簡單明了的問題解答,走訪參考導語、走訪共性問卷設計,市直部門、縣(市、區)及園區工作流程圖等內容均一一列明。
“有了這些工作參考資料,我們開展走訪工作就方便很多,效率也提高了不少。”一名走訪干部坦言。
通過前端發力,制作簡易可行的工作指南,從而把一項紛繁的工作轉化為可操作的具體行動,正是此次“聽音問廉綿州行”工作的突出特點。綿陽各級各部門也結合自身特點,找準工作結合點,把效率建設貫穿走訪始終。
綿陽市安州區采取“拉網式”檢查問題臺賬、“隨機式”抽查群眾知曉率、“點擊式”實地核查等方式,每兩月對10個鄉鎮、60個區級部門(單位)、5個區屬國有企業開展一次專項督查,著力以監督檢查的多樣性提升問題發現與督促整改的工作能力。
綿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則將“聽音問廉綿州行”工作與疫情防控、衛生城市建設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通過一次走訪問詢多項工作落實情況,達到聽取民意與促進工作的有機統一。
作為中國科技城,運用科技手段提升工作效率也成為綿陽不少地方的共同選擇。
打開游仙區“雙聽雙問”走訪信息系統,不僅能實時掌握該區走訪進度情況,還能調取了解每一份調查問卷的具體情況,有疑問還能一鍵反饋交辦。
據游仙區紀委常委張忠琴介紹,平臺還內置了數據分析模塊,可以從全局層面了解群眾關注的點在哪里,問題集中表現在哪里,“這為下一步優化監督檢查的重點,督促相關單位問題整改提供了有效的參考借鑒。”
仲秋時節,暮色漸早。平武縣木座藏族鄉新驛村村民們正圍坐在院壩里,在明亮的路燈下,傳唱起優美的藏歌,動人的歌聲在山谷間回蕩。
這種場景的出現離不開當地干部回應群眾訴求所安裝的46盞路燈。燈光照亮的不只是群眾黑夜里的回家路,更是向往美好生活的幸福路。
受益的不只是平武縣普通群眾,梓潼縣黎雅鎮蘭花村村民拿到了土地流轉費,北川縣五龍場鎮五龍村村民唯一出行的道路得到有效修繕,綿陽科技城發展投資公司申請的抵押登記事項在1個工作日內辦理完成……目前,5317個群眾關心關切的事項正在聽音問廉中得到解決。
在日前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綿陽市游仙區第七次代表大會上,“3年內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切實解決群眾飲水安全問題”寫入黨代會報告,而這項工作的出臺正是來自前期的聽音問廉走訪工作。
從了解單一訴求到集中摸排情況,再到寫入黨代會報告,聽音問廉工作的廣度和深度正在不斷拓展。
而對參與走訪的干部來說,聽音問廉也是一項具有多重價值的有益實踐。
“通過帶隊走訪,我更加深切地了解到群眾和商戶的所思所想,這些來自基層的情況,對轉變干部作風、鍛煉干部能力、提高工作效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綿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陳興剛說。
聽音問廉對工作的推進作用既體現在解決一件件具體事項上,同樣也體現在問題發現與研判上。
據綿陽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曹楊介紹,按照計劃安排,各級黨委(黨組)要將聽音問廉工作開展情況定期報告給市黨廉辦,由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分析研判。
“根據這些數據和日常監督檢查發現的情況,我們就能及時掌握各地各部門工作開展情況,針對問題較多的領域,市紀委監委還將督促相關單位開展專項整治,實現從問題收集、研判、整改到退出的工作閉環。”曹楊說。
這種對問題的關注和效能的聚焦構成了“聽音問廉綿州行”工作一以貫之的主線。
在唐浪生看來,聽音問廉不僅要把群眾意見關切問出來,更要在實際工作中把問題解決到位,把關切落實到位,讓干部回聲直抵群眾心聲,才能產生護航發展的效果。
而隨著“聽音問廉綿州行”工作的縱深推進,一場歷時兩年半涉及綿陽全市人民的大改變正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