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桂,楊德志
(河池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廣西 河池 547000)
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導致,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缺血、缺氧,并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射血功能與心室充盈功能造成影響,出現心絞痛癥狀。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會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比索洛爾具有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延緩房室傳導時間、降低血液黏稠度及減小周圍循環阻力的作用,但患者長期服用會對肝、腎功能造成一定的影響[1]。中醫理論認為,冠心病心絞痛的病因在于氣虛血瘀、脈絡痹阻、胸陽不振、痰瘀互結等,應以通絡止痛、活血化瘀為治療原則[2]。養心氏片具有活血益氣、止痛化瘀的功效,對冠心病、心絞痛有較好的治療作用,而對氣虛血瘀型心絞痛、心肌梗死治療效果更佳[3]。基于此,本研究重點探討了養心氏片聯合比索洛爾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心功能、血管內皮功能及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現將研究結果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河池市人民醫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分為對照組(50例)和研究組(50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7、23例;年齡60~80歲,平均(66.85±4.54)歲;病程9個月 ~7年,平均(4.65±1.05)年;穩定型心絞痛26例,不穩定型心絞痛24例。研究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8、22例;年齡60~80歲,平均(65.11±4.23)歲;病程 9個月 ~7年,平均(4.45±1.01)年;穩定型心絞痛25例,不穩定型心絞痛2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進行對比分析。診斷標準:西醫參照《不穩定性心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診斷與治療指南》[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中醫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5]中關于氣虛血瘀證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者;心絞痛發作時或負荷實驗后,心電圖出現缺血性ST-T改變或靜息時呈缺血性心電圖異常者;可積極配合治療,并符合用藥指征者等。排除標準:存在先天性心臟病者;肝、腎功能不全者;研究期間病情加重更換治療方案者等。本研究經河池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取低鹽、低脂飲食,并根據患者病情采取吸氧、抗凝治療。對照組患者口服富馬酸比索洛爾膠囊(北京金城泰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043,規格:2.5 mg/粒)治療,2.5 mg/次,1次/d,根據患者心功能情況增加劑量,在劑量達到5 mg/d后,每月遞增1次,每次遞增2.5 mg,直至10 mg/d,目標靜息心率維持在55~65次/min。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養心氏片(上海醫藥集團青島國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37021102,規格:0.6 g/片)治療,1.2 g/次,3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6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絞痛發作頻率與持續時間。②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心功能檢測儀檢測兩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每搏輸出量(SV)、心排出量(CO)水平。③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管內皮功能指標、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分別抽取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進行離心操作(3 000 r/min,10 min)后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血清hs-CRP、內皮素(ET-1)、一氧化氮(NO)水平。④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血樣采集方法同③,采用血液流變儀檢測兩組患者紅細胞沉降率(ESR)、全血黏度(WBV)、紅細胞比容(HCT)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0.0統計軟件處理文中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絞痛發作頻率與持續時間 治療后兩組患者心絞痛發作頻率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均短于治療前,且研究組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絞痛發作頻率與持續時間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心絞痛發作頻率與持續時間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
組別 例數 心絞痛發作頻率(次/d) 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min)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0 3.78±0.76 2.65±0.45* 10.65±2.34 6.76±1.13*研究組 50 3.81±0.73 1.76±0.34* 10.62±2.31 4.02±0.82*t值 0.201 11.158 0.065 13.877 P值>0.05<0.05>0.05<0.05
2.2 心功能指標 治療后兩組患者LVEF、SV、CO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SV:每搏輸出量;CO:心排出量。
組別 例數 LVEF(%) SV(mL) CO(L/min)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0 36.54±3.45 45.65±5.54* 42.65±4.34 48.22±5.45* 3.65±0.71 4.21±0.52*研究組 50 36.34±3.66 58.45±5.34* 42.45±4.22 54.34±5.66* 3.44±0.65 4.87±0.45*t值 0.281 11.763 0.234 5.508 1.543 6.786 P值>0.05<0.05>0.05<0.05>0.05<0.05
2.3 血管內皮功能指標、血清hs-CRP水平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hs-CRP、ET-1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血清NO水平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管內皮功能指標、血清hs-CRP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血管內皮功能指標、血清hs-CRP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hs-CRP:超敏-C反應蛋白;ET-1:內皮素-1;NO:一氧化氮。
組別 例數 hs-CRP(mg/L) ET-1(μmol/L) NO(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0 7.43±2.11 5.67±1.41* 63.33±10.54 54.35±10.54* 20.67±3.45 24.33±5.65*研究組 50 7.32±2.13 4.12±1.24* 63.54±10.66 42.54±9.22* 20.45±3.65 31.54±5.45*t值 0.259 5.837 0.099 5.963 0.310 6.494 P值>0.05<0.05>0.05<0.05>0.05<0.05
2.4 血液流變學指標 治療后兩組患者ESR、WBV、HCT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4。
表4 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ESR:紅細胞沉降率;WBV:全血黏度;HCT:紅細胞比容。
組別 例數 ESR(mm/h) WBV(mPa·s) HCT(%)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0 28.55±4.54 23.66±3.45* 4.65±0.53 3.33±0.65* 49.65±7.34 46.65±1.41*研究組 50 28.43±4.55 18.65±2.55* 4.66±0.53 2.54±0.65* 49.44±8.45 41.44±1.23*t值 0.132 8.258 0.094 6.077 0.133 19.689 P值>0.05<0.05>0.05<0.05>0.05<0.05
冠心病心絞痛屬于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該病的病因主要在于冠狀動脈引發的管腔狹窄、冠脈痙攣。冠狀動脈主要為心臟提供營養與氧,可維持心臟正常功能,確保機體其他器官供血,冠狀動脈出現病變后,會導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增加患者諸多疾病的發生風險,甚至會出現猝死。出現心絞痛的原因主要在于冠脈痙攣、血液流變學異常,使得機體血供驟減,并導致患者陣發興前胸壓榨性疼痛癥狀。臨床大多選擇硝酸酯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治療,比索洛爾屬于一種高選擇性β1腎上腺受體拮抗劑,其進入機體后,對血管平滑肌β1受體有較強的親和力,而且無內在擬交感活性和膜穩定性,可有效減慢患者心肌耗氧量、心率等,改善患者癥狀,但長期使用會引起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及呼吸道的不良反應,因而使臨床應用受限[6]。
冠心病心絞痛在中醫屬“胸痹”“心痛”范疇,其發病原因多與素體虛弱、年老體弱、勞倦內傷、情志不遂,繼而導致氣虛血瘀,心脈閉阻,不通則痛。其病位在心,主要病機為本虛標實,氣虛血瘀[7]。養心氏片中人參、黃芪具有益氣養血之功效;丹參、當歸、延胡索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葛根、地黃具有滋陰生津的功效;淫羊藿具有補腎、祛風除濕的功效;黃連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山楂有行氣散瘀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益氣養血、通絡止痛的功效[8]?,F代藥理學研究發現,黃芪中的黃芪皂苷能夠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增加心臟每搏量;葛根中的有效成分總黃酮和葛根素能夠減慢心率,改善患者微循環;當歸抗血小板凝集,具有良好的強心作用,并激活心肌細胞[9]。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心絞痛發作頻率低于對照組,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心功能指標均高于對照組,表明養心氏片聯合比索洛爾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可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心功能。
血清ET-1水平升高可使冠狀動脈的缺血、缺氧狀況與心肌細胞損傷情況加重;血清NO可對冠狀動脈的舒張與收縮進行調節,起到減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冠狀動脈在供血不足的情況下,會發生血管內皮功能受損的情況,從而導致機體內血清NO水平下降,而血清ET-1水平異常升高。血清hs-CRP水平與心血管事件的發病率呈正相關,炎癥反應越重,則斑塊形成的速度越快?,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人參中的人參皂苷、三萜類成分,可有效激活心臟細胞,改善心肌細胞衰老,增加骨骼肌攜氧能力,激活心肌細胞,從而改善血管內皮功能[10]。陳壯等[11]研究發現,養心氏片聯合西藥治療可有效緩解冠心病患者心絞痛發作,改善心絞痛癥狀及血液流變學情況,同時還有較好的降脂與抗炎作用。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血清hs-CRP、ET-1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血清NO水平高于對照組,表明養心氏片聯合比索洛爾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可通過保護血管內皮功能,減輕炎癥反應,提高臨床效果。
血液流變學是臨床上反映血液成分的重要指標,血液正常狀態下隨著血管性狀與血液成分的變化而改變。當血液黏度增大時可使血液的流動性變差,引發血管狹窄或阻塞,最終導致心絞痛。臨床相關研究顯示,冠心病心絞痛患者ESR、WBV、HCT水平較正常人明顯升高,可使血小板黏附、聚集,引發血栓[12]?,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人參中的人參皂苷具有良好的抗凝效果,可促進前列腺素I2合成,阻礙血小板聚集,增加心肌冠脈血流量,有利于血液黏稠度降低,通過提升血小板環磷腺苷水平,達到抗血小板凝聚并促進纖溶作用[13]。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患者ESR、WBV、HCT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養心氏片聯合比索洛爾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可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從而進一步促進心肌供血狀態的改變。
綜上,養心氏片聯合比索洛爾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心功能與血液流變學,減輕炎癥反應,保護血管內皮功能,值得臨床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