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偉平,羅世榮,李觀平
(1.惠東縣人民醫院藥劑科;2.惠東縣人民醫院檢驗科;3.惠東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廣東 惠州 516300)
冠心病是臨床心血管內科的常見疾病之一,是冠狀動脈壁發生粥樣硬化,引發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或血管腔阻塞,進而導致心肌缺氧、缺血及壞死的一種疾病。高脂血癥易引發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導致冠心病伴高脂血癥的發生,進一步加大該病的治療難度。目前,臨床治療冠心病伴高脂血癥多以藥物治療為主,其中阿托伐他汀可在一定程度上發揮穩定斑塊、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該藥對肝臟具有一定的損傷,易引起黃疸轉氨酶升高,且可能會造成肌肉的受損,引起橫紋肌溶解癥,長期使用易致患者產生藥物依賴,影響預后[1]。瑞舒伐他汀作為第3代他汀類藥物,其不僅可延遲或逆轉頸動脈、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還能有效減輕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炎癥反應[2]。本研究旨在探討瑞舒伐他汀對冠心病伴高脂血癥患者血脂、心功能及血清載脂蛋白A1(Apo A1)、載脂蛋白B(Apo B)、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惠東縣人民醫院收治的冠心病伴高脂血癥患者78例分為兩組,各39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0、19例;年齡57~72歲,平均(62.60±2.20)歲;病程2~5年,平均(3.49±0.62)年;疾病類型:陳舊性心肌梗死5例,隱匿性心絞痛7例,不穩定型心絞痛12例,穩定型心絞痛15例。治療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1、18例;年齡57~74歲,平均(62.65±2.22)歲;病程2~6年,平均(3.52±0.65)年;疾病類型:陳舊性心肌梗死6例,隱匿性心絞痛8例,不穩定型心絞痛11例,穩定型心絞痛1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臨床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3]中有關冠心病的相關診斷標準與《高脂血癥》[4]中有關高脂血癥的相關診斷標準者;既往未使用調脂類藥物治療者;治療依從性較高者等。排除標準:對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過敏者;合并心功能嚴重失代償及慢性肝臟疾病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伴急性腦血管意外者;伴有意識障礙與認知障礙,無法溝通交流者等。本研究經惠東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予以兩組患者常規治療:擴張冠狀動脈、抗血小板、控制血壓及血糖等。同時予以對照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湖南迪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3332,規格:20 mg/片)治療,20 mg/次,1次/d。而治療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同時口服瑞舒伐他汀鈣片(廣東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658,規格:10 mg/片),10 mg/次,1次/d。兩組患者均進行6個月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參照《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5]中的相關標準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進行評估,顯效:患者治療后心絞痛、高血脂等臨床癥狀基本緩解或消失,且三酰甘油(TG)降低≥ 40%或總膽固醇(TC)降低≥ 20%;有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均有所緩解,且20%<TG降低<40%或10%<TC降低<20%;無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均未見改善甚至加重TG降低≤ 20%或TC降低≤ 10%。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血脂。分別在治療前后患者清晨空腹狀態下采集靜脈血5 mL,設置離心轉速為3 000 r/min,離心15 min后,取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兩組患者血清TG、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③心功能。使用超聲診斷儀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進行檢測。④血清Apo A1、Apo B、hs-CRP水平。通過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兩組患者血清Apo A1、Apo B、hs-CRP水平,血樣采集與血清處理方法同②。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其中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分別采用[例(%)]、(±s)表示,分別行χ2、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血脂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TG、TC、LDL-C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血清HDL-C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血脂指標比較(?±s?,mmol/L)

表2 兩組患者血脂指標比較(?±s?,mmol/L)
注:與治療前比,*P<0.05。TG:三酰甘油;TC:總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組別 例數 TG TC HDL-C LDL-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9 2.97±0.73 1.44±0.28* 6.57±0.95 5.12±0.55* 1.03±0.08 1.37±0.23* 4.99±0.79 2.87±0.45*治療組 39 2.99±0.67 1.02±0.06* 6.55±0.94 4.09±0.28* 1.01±0.09 1.87±0.45* 4.98±0.77 2.01±0.20*t值 0.126 9.160 0.093 10.422 1.037 6.179 0.057 10.906 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3 心功能 治療后,兩組患者LVESD、LVEDD均短于治療前,且治療組短于對照組;兩組患者LVEF均高于治療前,且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LVES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
組別 例數 LVESD(mm) LVEDD(mm) LVEF(%)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9 48.71±5.40 45.89±4.09* 62.59±5.37 56.92±5.11* 41.92±4.97 46.65±5.56*治療組 39 48.69±5.38 40.15±4.13* 62.58±5.35 51.12±5.30* 41.89±4.99 53.43±5.77*t值 0.016 6.167 0.008 4.920 0.027 5.284 P值>0.05<0.05>0.05<0.05>0.05<0.05
2.4 血清Apo A1、Apo B、hs-CRP水平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Apo A1、Apo B、hs-CRP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血清Apo A1、Apo B、hs-CRP水平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血清Apo A1、Apo B、hs-CRP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Apo A1:血清載脂蛋白A1;Apo B:載脂蛋白B;hs-CRP:超敏-C反應蛋白。
組別 例數 Apo A1(g/L) Apo B(g/L) hs-CRP(m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9 1.71±0.40 1.15±0.13* 1.59±0.37 1.12±0.30* 5.92±0.97 3.43±0.77*治療組 39 1.69±0.38 0.89±0.09* 1.58±0.35 0.92±0.11* 5.89±0.99 2.65±0.56*t值 0.226 10.269 0.123 3.909 0.135 5.116 P值>0.05<0.05>0.05<0.05>0.05<0.05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導致的冠狀動脈血流減少或中斷,高脂血癥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目前,臨床常采用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伴高脂血癥患者進行治療,阿托伐他汀是一種3-羥基-3-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能夠修復患者受損血管,防止血栓形成[6]。
瑞舒伐他汀是一種新型他汀類藥物,具有強效的調脂作用,能夠抑制機體氧自由基生成,緩解氧化應激反應,進而有效抑制巨噬細胞與脂肪細胞過度分泌炎性因子,減輕機體炎性損傷,有效控制炎癥反應;同時其可通過抑制肝臟膽固醇合成酶活性從而降低血脂,抑制動脈粥樣硬化,達到穩定患者病情的目的[7]。冠心病伴高脂血癥將導致患者血脂異常,逐漸形成粥樣硬化,進而誘發心血管疾病,加重患者病情,形成惡性循環[8]。Apo A1、Apo B作為常見的血脂指標,其在冠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水平升高可進一步導致機體血脂代謝紊亂,刺激機體病情進展;而瑞舒伐他汀對脂質代謝中還原酶有較高的選擇性抑制作用,可有效抑制膽固醇前體甲羥戊酸的產生,從而降低患者血脂水平[9]。本研究結果中,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血清TG、TC、LDL-C、LVESD、LVEDD、Apo A1及Apo B均低于對照組,而血清HDL-C、LVEF及臨床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提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調節冠心病伴高脂血癥患者機體血脂平衡,改善患者心功能。hs-CRP是一種急性時相蛋白,可直觀反映機體炎性反應,參與冠心病伴高脂血癥患者的炎癥病變過程,與機體損傷程度呈正比,高水平的hs-CRP可刺激機體炎癥反應,促進病情進一步發展。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組患者hs-CRP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減輕冠心病伴高脂血癥患者機體炎癥反應,控制疾病發展,與刁元彬等[10]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相比較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療冠心病伴高脂血癥的臨床療效更可觀,可有效抑制患者炎性介質的釋放,調節血清Apo A1、Apo B水平,減輕機體炎癥反應,改善其血脂水平與心功能,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