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迪
(青島市城陽區第五中學 山東 青島 266108)
成功舉辦2020年冬奧會是展現民族形象、促進國家發展、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機,將有助于我國冰雪運動的推廣與普及,促進我國體育事業轉型升級,是推動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全面平衡發展,推進全民健身事業,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契機。我國作為本屆冬奧會的東道主,其各運動項目的競技比賽成績勢必會受到國內外廣發的關注。當代世界冬奧競爭版圖有明顯的非均衡性特征和區域性特征,所以明確冬奧強國的競爭優勢以及中國冬奧競技實力在全球的具體位置,對于備戰冬奧會具有現實意義。研究基于第17-23屆冬奧會各國家的獎牌數據對冬奧版圖的演變特征進行分析,定位中國在冬奧版圖中的位置,探討中國的競爭優勢與劣勢,制定2022年冬奧會競技實力提升的具體策略,期望為實現冬季體育大國的目標提供指導。
所有數據均來源于Olympics官方網站的冬季奧運會板塊,數據取自于1994-2018年冬奧會。采用Balmer等對奧運獎牌的賦分方法,將金牌賦為3分,銀牌賦為2分,銅牌賦為1分,作為衡量各國冬奧會成績的綜合評價標準。隨著冬奧會的不斷向前發展,比賽項目也呈現增加的趨勢,單純使用獎牌得分測量某一國家的冬奧競技演化特征變得不合理,因此,引入獎牌比例得分對獎牌得分進行標準化處理,消除競技項目對獎牌數量的影響。基于Spss 25.0軟件的聚類分析功能探討冬奧會競爭格局以及探尋我國所處競爭區位。
獎牌數量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在當今及以后很長一段時間所具有的總體競技實力以及該國國內的運動員在全球范圍內的運動水平。選取17-23屆冬奧會獎牌榜前16名國家或地區的獎牌數據進行研究,結果顯示:近7屆冬奧會中均進入前16名的國家有德國、挪威、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奧地利、瑞士、韓國8個國家,而德國、挪威、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的獎牌比例得分遠超于后續國家,說明這5個國家在冬奧項目上處于領先甚至統治地位。總體獎牌比例得分維持在5分以上的國家有6個,它們共獲得了半數以上的獎牌,而剩余國家則爭奪不到一半的獎牌。而我國除了在第17屆利勒哈默爾冬奧會上未闖入前16名之外,在后續6屆冬奧會上均有所表現,甚至在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上取得第7名的成績,但我國冬奧成績起伏較大,在索契和平昌的賽場上成績明顯下滑,總體上獎牌比例得分穩定在3分左右,在冬奧競爭版圖上位于第12位。為厘清冬奧各國競技實力的差異,使我國在冬奧會競爭版圖上的定位更加明晰,以16個國家的總體獎牌比例得分為分析變量,采用組內連接的系統聚類方法進行分析,根據各國總體獎牌比例得分將冬奧會主要競賽國劃分為2大等級5小類。表1顯示:當代冬奧會競爭格局形成了以德國、美國、挪威、加拿大、俄羅斯5國競爭為主導,奧地利等中歐國家、意大利等南歐國家、中日韓東亞國家為輔的不均衡發展的競技格局。中國在冬奧競爭格局中處于中等一般水平,但是與同樣處于中等一般水平的荷蘭、瑞士、韓國差距較大。
表1 冬奧會主要競賽國競技實力等級劃分
第17-23屆冬奧會中國共獲得59枚獎牌,其中金牌13枚,銀牌25枚,銅牌21枚;男子運動項目共獲得14枚獎牌,女子運動項目共獲得45枚獎牌。根據表2得知:我國冬奧會的獎牌分布于“4冰+2雪”項目上,其中冰上項目共獲得47枚獎牌,短道速滑在近幾屆冬奧會的表現尤為突出,共獲得32枚獎牌,是我國冬奧會最具有競爭力的冬奧項目;花樣滑冰和速度滑冰分別獲得8枚獎牌和6枚金牌,都是我國競技實力比較強的項目;冰壺引入我國的時間相對較晚,但發展速度較快,已經具備繼續奪獎的實力。雪上項目共獲得12枚獎牌,其中自由式滑雪項目銀牌占據絕大多數;單板滑雪U型池自2006年都靈冬奧會發展至2018年平昌冬奧會,終獲得第一塊獎牌。總體上,我國冬奧會競技實力分布呈現于“冰強雪弱”的特征,而如何繼續擴大短道速滑的領先優勢,提高自由式滑雪、花樣滑冰、速度滑冰的獎牌“成色”,繼續提高冰壺、單板滑雪U型池的競技水平是備戰北京冬奧會亟待解決的問題。
表2 我國冬奧會競技實力項目分布特征
我國在第23屆平昌冬奧會上的競技表現整體呈現下滑的趨勢,在具體運動項目上的表現為:短道速滑受到加拿大、韓國、荷蘭等國家的嚴重挑戰;花樣滑冰、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等比較有潛力的項目奪金優勢尚不明顯,弱勢項目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為我國備戰2022年冬奧會帶來了挑戰。應基于“全項目參賽”“參賽出彩”等目標的基礎之上統籌冰雪運動全項目的共同推進,做好冰雪運動的項目布局,鞏固優勢項目的優勢,提高奪得金牌的競爭力;積極發展潛優勢項目,推動獎牌成色;積極開拓弱勢項目的發展,爭取入圍參賽,取得進展。為此,應秉承“北冰南展”“西進東擴”的冰雪運動戰略,拓寬冰雪運動覆蓋區域,推動群眾性冰雪運動的普及和發展,深挖冰雪運動人力資源,通過“體教結合”、跨界跨項選材、歸化華裔優秀冰雪運動員等模式,推動后備人才培養。
2022年冬奧會新增女子單人雪車、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跳臺滑雪混合團體、自由式滑雪大跳臺(男子、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團體和單板滑雪障礙追逐混合團體7個小項。從新增項目的特征來看:(1)新增加了短道速滑1個小項和自由式滑雪3個小項,而短道速滑和自由式滑雪是我國冰雪運動稍具優勢的項目;(2)新增單人學車和自由式滑雪大跳臺2項女子項目,將提高女性運動員參賽的機會;(3)新增短道速滑、跳臺滑雪、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單板滑雪障礙追逐賽4項團體項目,其中短道速滑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混合團體賽屬于在我國屬于優先發展項目。基于新增項目的特點,本研究建議:集中優勢資源,優先發展短道速滑和自由式滑雪項目,提高新一輪冬奧會的獎牌增長極;重點關注女子項目運動的發展,加強女性運動員的培養,提升單人雪車的競速能力和自由式滑雪大跳臺的技巧性,爭取在新增小項取得進展和突破。
我國冬奧會的競爭格局一直處于“冰強雪弱”的態勢,而冬奧會獎牌設置是“雪多冰少”的局面,因此,我國要想做到“參賽出彩”,除了鞏固冰上項目的優勢之外,還應該補足雪上項目的短板。制約我國冬奧會競技實力的關鍵不在于短道速滑等傳統優勢項目,而在于所面臨的諸多劣勢項目,也就是說劣勢項目太過弱勢是限制我國冰雪運動競技實力提升的重要限制。所以,應該合理優化冬奧會項目的布局,健全后備人才培養與選拔機制,統籌科研資源,以保持優勢項目的競爭力;另外,不斷推動劣勢項目的發展,通過跨界跨項選材、歸化優秀冰雪項目運動員以短時間內實現彎道超車,從而彌補我國雪上項目的短處。根據目前我國冬奧會冰雪運動項目格局,我們應該爭取進一步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花樣滑冰的競技水平,提升獎牌“成色”,大力推動雪上項目的發展,積極引進和開展跳臺滑雪、雪橇、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北歐兩項、冬季兩項、單板滑雪等運動項目,促進冰雪運動項目在我國的均衡發展。
明確冬奧會競爭格局以及中國在冬奧會中的競技表現對于備戰2022年冬奧會具有現實的意義。我國自第18屆長野冬奧會闖入前16名以來,總體上獎牌比例得分穩定在3分左右,在東奧競爭版圖上位于第12位,在冬奧競爭格局中處于中等一般水平,與世界冰雪運動強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我國冬奧競技實力在經歷上漲后逐漸走下坡路,近2屆冬奧會處于弱競技實力國家行列,冬奧項目低迷,獲獎項目分布于“4冰+2雪”項目上,呈現“冰強雪弱”的特征,而如何繼續擴大短道速滑的領先優勢,提高自由式滑雪、花樣滑冰、速度滑冰的獎牌“成色”,繼續提高冰壺、單板滑雪U型池的競技水平是備戰北京冬奧會亟待解決的問題。基于此,提出優化項目布局,緊抓優勢項目,發展潛優勢項目,積極開拓弱勢項目,補雪上項目短板,重點關注新增冰雪小項,拓展獎牌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