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娟


在應對氣候變化這場全球的“戰斗”面前,各種層面和形式的“凈零排放”或者“碳中和”目標已經覆蓋了全球經濟的三分之二以上,而將這些承諾轉化為實際行動是正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的討論焦點,也是全球氣候治理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
雖然大多數目光都聚焦于國家間的氣候談判和承諾,但僅靠政府是不行的。作為碳排放的主體,企業尤其是高排放企業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性和行動力不可或缺,而且減排潛力巨大。為了向全球展現中國企業應對氣候危機的擔當和行動力,同時激勵更多企業加速采取行動,《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于11月10日在COP26上的中國企業館正式向全球發布《行動向未來——金鑰匙塑造中國企業低碳行動領導力報告》,為其他國家企業積極參與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做出了表率。
《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社長兼主編于志宏出席線上會議并對報告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他表示,為響應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是破解當前全球性問題的‘金鑰匙”的論斷,同時呼應聯合國發起的面向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的“行動十年”計劃,《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于2020年正式發起了“金鑰匙——面向SDG的中國行動”,尋找并打造面向SDG的中國行動標桿。活動舉辦兩年來,共有近300項企業行動申報,其中超過半數為低碳綠色發展領域的行動。
于志宏介紹,此次發布的《行動向未來——金鑰匙塑造中國企業低碳行動領導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收錄了2020-2021年“金鑰匙——面向SDG的中國行動”中涌現出的一大批企業在低碳領域的優秀案例,這些行動不僅與SDG高度匹配,而且與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提出的重點任務行動非常契合。他表示,“金鑰匙行動既是中國企業貢獻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代表,也是助力中國‘雙碳目標實現的行動范例。”
在《報告》優秀企業行動介紹環節,對標行動方案中的十大行動,于志宏重點介紹了打造低碳“源”端典范,引領新能源健康發展(國網冀北張家口風光儲輸新能源有限公司);打造零碳工廠,賦能凈零供應鏈(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綠色低碳讓辦公更“自由”(中海地產);倡導“綠色飛行”,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變廢為寶”踐行循環經濟,閉環回收推動可持續發展(戴爾科技集團);探索煤基能源低碳發展,助力實現碳中和(國家能源集團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沙漠有機奶:把“黃色沙漠”變成“綠洲銀行”(中國圣牧有機奶業有限公司);創新環保產品,號召上億消費者綠色行動(安踏集團)等數項行動。
其中,國網冀北張家口風光儲輸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田云峰和北京中海地產商業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張存理受邀線上出席報告發布儀式。
據田云峰介紹,為解決由于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波動性導致的大規模并網難題,其所在公司在有關部門支持下,基于“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積極探索破解風光發電大規模并網瓶頸的方法,通過大規模電化學儲能的快速調節,平滑風光聯合發電的波動,最終實現風光儲聯合發電平穩輸出,而且實現了不同類型清潔能源發電設備的聯合控制、多種類型電化學儲能在中國首次大規模集成應用、適合風光聯合發電的高精度功率預測等多方面技術突破。目前,示范工程已經安全穩定運行十余年,累計輸出優質綠色電能超過80億度。風光儲聯合發電模式已經在中國推廣應用。田云峰表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是中國的承諾,也是他們努力的方向。未來,其所在公司將在清潔能源電力方面開展創新性工作,發揮企業低碳行動領導力,促進清潔能源發電向更可用、更和諧的方向發展。
張存理介紹了建筑業的氣候解決方案。她表示,中海地產從產品規劃設計建造時期就以低碳乃至零碳建筑為目標科學規劃,讓樓宇具有先天良好的節能效果。在運營端,他們還通過技術引入,降低寫字樓的碳排放,并積極與外部組織開展綠色跨界合作。據她介紹,該公司自有辦公品牌OFFICEZIP實施了“綠色先鋒租戶引入計劃”,倡導低碳、健康、智慧的運營理念,并且積極探索低碳辦公實驗室和零碳會議的認證。張存理表示,無論是產品端,還是運營端,中海商業將始終貫徹“好產品、好服務、好效益、好公民”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建筑業的低碳高質量發展中貢獻力量,助力“30·60”雙碳目標早日達成。
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執行主任楊培丹受邀擔任“金鑰匙行動COP26推廣大使”并于英國會議現場代表《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向國內外正式發布《行動向未來——金鑰匙塑造中國企業低碳行動領導力報告》。楊培丹表示,她非常認同金鑰匙的理念,也十分肯定行動所帶來的變革意義。她指出,其所在機構C Team和《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都致力于倡導和支持企業行動起來,應對氣候危機,也都非常愿意在國內外搭建交流平臺,促進企業與利益相關方溝通,進而提高認識,共同探索企業低碳轉型的路徑和方案。
發布儀式上,業內知名專家學者對《報告》發布表達了祝賀并給予了高度評價。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秘書長,清華大學教授李政高度贊許了金鑰匙行動在講好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故事方面的價值。他表示,《報告》的發布以及上述兩家企業的分享向世界傳遞了一個強烈信號,即“應對氣候變化,中國企業正在行動”,這意味中國全社會已經動員起來了。
李政在發言中著重強調了行動的重要性。他指出,“要想實現目標,光講口號是不夠的。最關鍵的還是要行動!”中國政府最近發布了兩份重磅文件——《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了碳達峰碳中和的路線圖和施工圖。他認為這兩份文件為中國企業低碳轉型指明了行動方向,同時也打響了“發令槍”。針對企業應該如何著手低碳轉型,李政給出了步驟建議:第一步核查企業自身碳排放;第二步制定詳盡的減排行動計劃;第三步依據計劃采取行動;第四步按時監測并報告進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研究員陳迎表示,自2020年9月中國宣布“30·60”雙碳目標以來,全社會方方面面都在積極采取行動,其中作為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主力軍,企業既面臨著減排的壓力和挑戰,同時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她認為在COP26期間發布這份《報告》意義重大,一是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力和領導力,二是《報告》中收錄的優秀企業行動在未來還將帶動同行企業以及供應鏈上下游的更多企業加入到落實“雙碳”目標的行動中,“這些優秀企業案例未來就像種子一樣還會擴大,還會有更多的社會效益,也會幫助更多企業低碳轉型”。三是《報告》的發布使得中國企業有機會參與到國際氣候合作中來,其中講述的中國企業的智慧和經驗未來也將助力全球企業低碳轉型。
作為青年企業家代表,國際負碳領域青年企業家,Carbon Infinity CEO David Lzikowitz也出席了當天會議,分享了其所在的NGO組織Carbon Gap的行動和經驗。在中國,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在關注人類生存的環境,也在關注COP26。作為中國青少年代表,北京進步小學五年級學生于錦怡受邀出席報告發布儀式。她在發言中講到,在2020年生物多樣性國際日期間,她發表了這樣的觀點“人類變得越來越聰明。我為人的智慧感到驕傲。但是,我不希望人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打破自然系統的規律。”她說,她非常開心看到中國企業阻止氣候變化的行動,也希望大家能一起做得越來越好。她呼吁所有人都行動起來,哪怕只是點滴貢獻,必將匯成浩瀚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