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波
2021年11月7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與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共同主辦的“工業和信息化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暨《中國工業和信息化可持續發展報告(2021)》發布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召開,這是工信部主辦的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第二年在進博會上召開。這兩年的論壇,我作為籌備會成員全程參與了論壇的籌備,見證了我國工業和信息化企業社會責任積極拓展國際視野,不斷提升負責任的中國制造的國際影響力。
彰顯國際化,展示中國企業的全球影響力
僅時隔一年,工業和信息化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引起了更多國際組織的關注。在2020年的“工業通信業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副秘書長河野正道( Masamichi Kono)發表致辭,表達了對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的積極支持,而今年的論壇上,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總干事桑達·奧佳博(Sanda Ojiambo)、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負責任商業行為中心主任艾倫·約根森(Allan Jorgensen)、負責任商業聯盟總裁羅伯·萊德爾(Rob Lederer)、全球貿易協會總裁理查德·迪克圖斯(Richard Dictus)都發來了視頻演講,并一致認為:此次博覽會不但體現了中國在推動發展方面的韌性,也展現了中國在困難時期致力支持開放貿易的承諾。
立足國際視野,社會責任面臨諸多挑戰
在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相互交織、世界經濟脆弱復蘇、氣候變化挑戰突出的現實背景下,從全球視野了解當前企業社會責任面臨的挑戰,有利于我國工業和信息化行業深化認識,肩負起推動經濟復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全球發展責任。
全球貿易協會總裁理查德·迪克圖斯在發言中引用了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全球經濟活動在2020年收縮了3.5%,全球商品貿易量下降了5.3%,新冠肺炎疫情給每個經濟體都帶來挑戰。從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的長期影響看,疫情對世界經濟格局乃至世界經濟秩序都將帶來深遠的影響。也有學者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很可能使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主導的全球化過程終結。但在世界經濟日益緊密聯系的今天,國際分工鏈條不會被輕易切斷,人員、商品、資本、信息的全球流動趨勢不會改變,全球化的事實不會改變,改變的只是全球化的運作規則和模式。
艾倫·約根森在演講中提到,危機及其余波造成的破壞凸顯了對風險、可持續性和復原力采取更全面和綜合的方法的必要性。這需要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參與以及他們之間的合作。考慮與弱勢群體相關的重要性、風險和缺點——不僅在社會上,而且在環境意義上,仍然是決策的一項重要任務。
羅伯·萊德爾則認為,國際市場在管理全球供應鏈方面面臨世界各地的各種復雜挑戰,包括不斷提高的監管要求,通過貿易文件和強制性盡責立法,以及來自世界各地民間社會組織的審查越來越嚴格,投資者和客戶對公司環境、社會和治理績效的期望也不斷提升,在不斷變化的國際市場中運營時必須考慮到這些挑戰。通過共同跨界合作以了解這些問題和壓力點,制定負責任的采購計劃以應對這些日益嚴峻的挑戰,是我們所有人前進的最佳途徑。
凝聚國際共識,引領更綠色更有韌性的未來
當前,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和嚴峻的挑戰,全球各方更需要凝聚國際共識,提升信心,深化合作。桑達·奧佳博提到,在一個日益相互聯系的世界中,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立應對當今的全球挑戰。她認為,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一步強化了中國對多邊主義的承諾。“中國的成就為世界減貧事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正通過南南合作與其他國家分享。中國在控制新冠疫情方面取得的成功、其行政能力和充足的宏觀經濟政策空間以及技術能力使其能夠引領世界向更綠色、更有韌性的未來過渡。”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志軍在開幕致辭中強調,當前,世界各國面臨的經濟、社會與環境的挑戰日益嚴重,對經濟和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將產業發展、技術進步與社會、環境要素緊密結合,保持經濟和產業韌性,實現穩定、包容、可持續的發展。本次論壇旨在通過發布報告、專題分享和交流對話等形式,展示和總結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的成果成效,推進國際合作與交流,共同為全球的可持續發展事業貢獻力量。“要進一步加強與包括聯合國全球契約在內的聯合國各相關機構、經合組織等國際組織、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和企業界,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友好交流與合作,增進理解與互信,以負責任的企業行為增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性和穩定性,實現互利共贏,為推動可持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作出新的貢獻。”
用好國際化平臺,加強實踐交流與學習
第四屆進博會有來自12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家參展商亮相企業展,這些參展企業中很多具備完善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在科技創新、綠色低碳、可持續產品和服務、價值鏈管理上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
為了充分利用進博會這一國際化平臺,本屆論壇特別創新配套活動,由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組織了“看見可持續服務高質量——工業和信息化企業社會責任論壇進博會巡展”活動,來自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地方工信局、工信廳,行業協會,企業和專家代表30余人,兵分兩路,沿路線一“綠色發展與可持續消費”和路線二“智能制造與科技創新”,分別前往消費品展區和技術裝備展區,對在可持續發展與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有突出實踐的15家企業展臺進行參觀調研與走訪交流,詳細了解這些企業在推進綠色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方面的戰略、行動和績效。
當前,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諸多新的機遇和挑戰,中國工業和信息化企業既需要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深入推進社會責任實踐,也需要及時把握國際新形勢、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本屆論壇響應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并發表的重要講話提到的“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構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發展伙伴關系,推動多邊發展合作進程協同增效,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豐富的交流和創新形式,為助力工業和信息化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元的視角,也進一步展示了中國貢獻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決心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