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 常
“有特色”是地方立法的價值所在、活力所在,也是衡量地方立法質量的重要標準。自2015年獲得地方立法權以來,肇慶市人大常委會結合地方實際,找準立法“小切口”,按照“針對問題立法,立法解決問題”的立法工作思路,積極探索開展具有肇慶特色的地方立法之路。
各地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風俗、民情等對立法的不同需求,是開展地方立法工作的首要前提,也是檢驗地方立法是否有特色的重要基礎。市人大常委會立足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資源稟賦、歷史文化等地方實際和管理需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法律關系相對單一的事項,精選反映本地特色的立法項目。
肇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嶺南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有著端硯石、宋城墻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還擁有七星巖、鼎湖山等眾多風景優美的自然景觀,這些都是肇慶寶貴的資源和財富,亟需通過立法加強保護和利用。市人大常委會按照省人大常委會李玉妹主任提出的“重點從一座城、一座山、一條河、一個湖、一個文明古跡的建設、治理和保護進行立法”的要求,堅持“小切口”精準選題,緊緊圍繞肇慶特有的資源、文化、景觀開展立法工作,確定了“為一座城(宋城墻)、一塊石(端硯石)、一個景(七星巖景區)”立法的布局。為了與南京、開封等13個城市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讓肇慶古城墻達到“三有”標準,提升對城墻的保護力度,依法活化利用和宣傳城墻千年宋文化,制定了《肇慶古城墻保護條例》。為了保護四大名硯之首的端硯,防止盜采濫挖,切實加強有關資源規劃保護,實行限量有計劃開采,制定了《肇慶市端硯石資源保護條例》。為了加強七星巖景區保護管理工作,將兼具“陽朔之山、西湖之水”的優美星湖保護得更好,制定了《肇慶市星湖風景名勝區七星巖景區保護管理條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主立法的核心是為了人民,依靠人民?!?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考察時,提出了“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的重要論述。市人大常委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立法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拓展公眾參與立法渠道,廣泛聽取各方立法意見,充分反映人民立法的共同意愿,努力做到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應。
堅持“依靠人民”的立法工作方法。市人大常委會積極拓寬公眾參與立法途徑,通過報紙、網站等媒體廣泛征求法規草案的意見建議,并采取召開座談會、論證會等形式,充分聽取廣大市民和社會各方的意見建議。同時,充分發揮市基層立法聯系點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的“直通車”作用,通過委托開展立法調研、論證等活動,直接了解一線情況、聽取基層意見,打通立法民意征集的“最后一公里”。《肇慶市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條例》是市人大常委會今年度的立法項目,為找準立法要解決的問題,常委會委托8個縣(市、區)的基層立法聯系點在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村委開展專題立法調研,收集本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的有關情況,聽取完善法規的意見建議,確保立法更好地集中民意、匯聚民智、凝聚共識。
堅持“人民至上”的立法工作理念。市人大常委會將人民群眾對立法的期待作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創新公眾參與立法方式。在制定《肇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過程中,創新性通過線上、線下問卷調查的方式向全市市民收集認為最值得提倡的五種文明行為和最需要禁止的五種不文明行為,并在條例中予以充分體現,切實回應群眾關切,提高法規的針對性。

《肇慶市星湖風景名勝區七星巖景區保護管理條例》表決前評估會現場
堅持“為了人民”的立法工作標準。在制定《肇慶市端硯石資源保護條例》過程中,了解到端硯石資源所在地村民有偷采端硯石的行為,甚至以此謀生,如果只是一律禁止開采、封山,部分村民生活出路受到影響。為了達到禁止偷采、同時保障當地群眾生活的目的,市人大常委會在條例中作出了群防群治和當地政府通過適當渠道對于生產生活受到影響的村(居)民給予扶持的規定,這讓法規有了“溫度”,充分彰顯了立法為了人民的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理念。《肇慶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通過建立生態補償制度,規定“生活垃圾輸出區域應當按照生活垃圾跨區域處理量繳納生態補償費,并用于生活垃圾集中處理設施周邊環境改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等”,著力破解生活垃圾設施建設容易產生的“鄰避效應”,從制度上切實保障群眾的合法權益。同時,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社會監督員制度,通過邀請居民代表等進入垃圾收集點、轉運站和處理設施現場,對生活垃圾的處理等實施情況進行監督,切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提供了制度支撐,有效提升了揚塵監管實效?!墩貞c市星湖風景名勝區七星巖景區保護管理條例》將政府在星湖水質保護工作中形成的有效管理制度,總結上升為法律規范,規定了景區內湖泊實行湖長制管理,建立水質監測制度,同時規定編制水質綜合整治方案,采取完善管網設施、清淤、引水補水、生態修復等措施,實現持續改進湖泊水質?!墩貞c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針對年花年桔在節后大量堆積,造成資源浪費的問題,將本地近幾年對年花年桔定時定點回收的有效經驗做法上升為法規條文,形成長效機制,確保執行效果。
市人大常委會著眼于提高立法質量,在細化、深化、補充上位法上下功夫,將本地實踐中行之有效或者獨創的經驗做法上升為法律制度,同時對重要制度、關鍵條款進行深入研究,做到能具體的就盡量具體,能明確的就盡量明確,注重設計彰顯肇慶特色的法律制度條款。在《肇慶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立法過程中,針對本地城區工地揚塵污染嚴重的問題,創設性地建立了揚塵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和重點污染工地名錄制度,為工地揚塵防治工作實施精準管理
市人大常委會堅持一手抓立法、一手抓實施,不僅要求立一件、成一件,還要做到行一件,把法規建立起來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一是做好法規學習和宣傳。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宣講會等方式,充分利用《肇慶人大視野》電視欄目等各種新聞媒體,加強對出臺法規的宣傳、解讀,使法規為大眾所了解、熟知。同時,組織行政主管部門開展法規學習培訓,使行政執法人員準確把握法規精神實質和具體內容,推動法規有效貫徹實施。二是加強法規實施情況檢查。先后組織開展了《肇慶市城區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肇慶古城墻保護條例》等法規的的執法檢查,深入了解和掌握法規實施的真實情況,推動法規的各項制度和要求真正落到實處,保證立法目的的實現。三是推進立法后評估常態化。為檢驗法規實際效果,不斷改進完善法規制度設計,先后對《肇慶市城區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肇慶古城墻保護條例》等出臺時間滿兩年的法規開展立法后評估。通過設計量化評估指標體系、發放調查問卷、座談聽取意見、組織專家評審等方式,對條例貫徹執行情況、實施中存在的問題等開展全面調查評估,提出完善意見建議,確保法規更好地得到遵守和執行。
通過抓好一部部法規的貫徹實施,有效促進了本地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如作為肇慶市首部實體性法規,《肇慶市城區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從法律層面上解決了執法單位多年反映的執法依據不足的問題。實施4年多來,肇慶城區各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嚴格執行條例,通過落實責任區制度、建立健全配套制度、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等,有效地優化了城市秩序,美化了城市環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墩貞c市端硯石資源保護條例》的出臺,結束了端硯石資源無序開采的歷史,厘清端硯石資源保護工作中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的職責定位,提升了從業人員保護端硯石資源的意識,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履責、行業組織配合的多元管理體制,對擦亮“中國硯都”品牌起到有效促進作用。《肇慶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頒布實施僅半年時間,肇慶市城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比上半年同期大幅下降了15.9%,與揚塵相關的污染物濃度指標顯著改善,改善幅度并列全國第2,全市“一級優”天數比上年同期大增36天。
下一步,肇慶市人大常委會將繼續立足“小切口”開展立法,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地方特色,努力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確保制定的法規“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實現“小切口”高質量的地方立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