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紀媛 陳世康 姚 嵐
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中醫科,廣東湛江524000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侵蝕性關節炎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疾病,對于該病的病因目前尚處于探索階段,但研究發現可能與自身免疫、遺傳、感染、吸煙等因素相關。患者在發病初期主要表現為關節晨僵、腫脹、疼痛等,隨著疾病的發展可會出現關節畸形,最終導致關節功能喪失,該病病情遷延、反復發作,致殘率較高[1-2]。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可被完全控制的疾病,通過早期治療、規范治療、定期監測與隨訪,患者可能會恢復到正常狀態[3]。目前,臨床上對于該病的治療多以非甾體類抗炎藥及免疫抑制劑為主,通過藥物治療可達到緩解癥狀、穩定病情的效果,但藥物的長期服用會產生毒副作用,會對胃腸道造成刺激,并且也會損害到肝、腎等重要器官[4-5]。為避免藥物副作用、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疼痛、縮短急性發作期,臨床方面一直致力于尋求一種新的治療思路,即在西醫治療基礎上采用中醫治療手段。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桂枝芍藥知母湯聯合中醫定向透藥治療儀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中醫科收治的60例類風濕性關節炎為研究對象,并采用臨床隨機對照試驗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男10例,女20例,年 齡30~66歲,平 均(45.22±6.58)歲,病 程3.1~7.7年,平均(4.4±0.9)年;治療組男8例,女22例,年齡31~65歲,平均(44.51±6.72)歲,病程2.9~7.2年,平均(4.6±0.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198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修訂的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準;②符合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醫證候診斷標準,即關節疼痛、畸形,局部灼熱、紅腫,痛不可觸,舌紅,苔黃,脈滑數;③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標準:①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急性期患者;②有心力衰竭、嚴重心臟病及裝有心臟起搏器、破傷風、惡液質、出血傾向、精神病者及對直流電不耐受者;③皮膚嚴重過敏者及對本研究擬用藥物過敏者;④治療依從性較差,不能按規定用藥和進行相關檢查,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或安全性判斷者。
對照組:患者采用基礎療法+雙氯芬酸,即服用甲氨蝶呤片(通化茂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2674),口服,1次/周、10 mg/次;口服羥氯喹(上海上藥中西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263),首次劑量0.4 g,分次服用,使用劑量隨患者癥狀逐漸減少至0.2 g;口服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廣東華南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4989),3次/d,25 mg/次,連續治療1周。
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桂枝芍藥知母湯聯合中醫定向透藥治療。桂枝芍藥知母湯的中藥配方為桂枝15 g、芍藥15 g、麻黃15 g、白術15 g、生姜15 g、防風15 g、附子15 g、牛膝15 g、獨活15 g、桃仁15 g、紅花15 g、甘草15 g,將方劑倒入治療盤內,加入50 ml的100℃水溶解均勻,把浸有藥液的6層紗布敷于痛點后,將中醫定向透藥治療儀[南京鼎世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醫療器械注冊證編號:蘇食藥監(準)字第2014第2260084號,型號:DS-MF2D]的電極放置在紗布上,將中藥制劑導入疼痛部位,治療強度為30,1~2次/d,20 min/次,連續治療1周。
對兩組患者在不同治療方法下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臨床各項指標變化情況以及治療前后局部癥狀體征變化情況進行比較。①臨床療效[6]: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指標,當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關節恢復正常活動即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關節活動略受阻礙、屈伸不利,活動度恢復30%~75%即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關節活動度恢復<30%即為無效。臨床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臨床各項指標變化情況: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一周后的C-反應蛋白(CRP)、類風濕因子(RF)以及血沉(ESR)的變化情況。③局部癥狀體征變化情況:主要觀察患者治療前和治療一周后的關節疼痛、腫脹、晨僵等情況,記錄治療前后病情輕重程度之積分,其積分為所有關節計分之和。其中關節無疼痛記為0分,疼痛較輕,基本不影響工作為1分,疼痛較重,工作和休息均受影響為2分,疼痛難以忍受,需服用鎮痛藥物止痛為3分;無腫脹、附近骨突清楚可見的關節<2個為0分,輕度腫脹、附近骨突清楚可見的關節≥2個為1分,腫脹至與骨突相平的關節≥7個為2分,腫脹且高出骨突、影響功能活動的關節≥12個為3分;無晨僵為0分,晨僵1~45 min為1分,晨僵46~120 min為2分,晨僵>120 min為3分[7]。
本研究選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前,兩組患者臨床各項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各項指標均得到有效降低,且治療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各項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臨床各項指標比較(± s)
組別 n CRP(mg/L) RF(mmol/L) ESR(mm/h)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對照組 30 43.41±21.66 13.48±1.23 9.641 0.000113.28±40.7365.07±22.378.117 0.000 65.5±20.58 36.04±12.04 7.661 0.000治療組 30 42.71±12.49 10.10±1.02 7.674 0.000111.66±45.4259.79±27.057.461 0.000 62.6±27.41 25.61±11.46 8.344 0.000 t值 0.441 9.114 0.377 9.633 0.771 11.274 P值 0.824 0.000 0.873 0.000 0.317 0.000
治療前,兩組局部癥狀體征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局部癥狀體征積分均有所降低,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局部癥狀體征比較(± s,分)

表3 兩組局部癥狀體征比較(± s,分)
組別 n 關節疼痛 關節腫脹 晨僵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對照組 30 22.06±7.04 8.63±3.85 6.741 0.001 13.78±5.09 5.13±1.61 9.667 0.000 2.02±0.73 0.65±0.29 9.341 0.000治療組 30 21.35±7.63 7.80±3.59 8.671 0.000 14.68±4.13 4.92±1.32 10.211 0.000 1.98±0.69 0.53±0.21 10.793 0.000 t值 0.348 9.532 0.687 11.247 0.742 9.411 P值 0.887 0.000 0.541 0.000 0.395 0.000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轉變,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病率也逐步增加,該病會侵犯多個關節,當出現多個關節的腫痛或僵硬時,需警惕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陰雨天時關節疼痛會加重,長此以往,關節會產生變形,無法伸直,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8-10]。風濕類疾病有一百多種,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于其中一種。類風濕性關節炎被稱為“不死的癌癥”,全年齡段均可發病,該病從關節疼痛、腫脹等輕度癥狀可發展到關節僵硬、畸形等,嚴重者可致殘,同時還會引發心血管系統的并發癥,嚴重時可威脅患者生命。臨床一直在尋求更為可靠安全、療效更佳的治療方式,而中醫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于痹癥,由于血管不暢導致經脈出現閉塞,從而引發關節疾病[11]。
桂枝芍藥知母湯是由桂枝、芍藥、麻黃、白術、生姜、防風、附子、牛膝、獨活、桃仁、紅花、甘草12種中草藥組成,桂枝、防風能夠祛除風濕、緩急止痛、溫經散寒;知母能夠除邪氣、滋陰降火、通便利尿;麻黃配白術,能夠散寒祛濕、解除身體煩疼;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調和諸藥的功效。這些草藥組成的桂枝芍藥知母湯能夠祛風除濕、兼清里熱、邪正兼顧,既可養陰氣,又能助陽氣,適用于久痹正虛[12-13]。而中醫定向透藥治療則是一種把物理治療與藥物治療融為一體的透皮治療技術,在定向透藥治療儀的物理治療下,激活液體藥物,藥物中的有效成分通過儀器中的高頻電場,能更深入、有效地透過皮膚黏膜,快速進入體內,導入到病灶部位。中醫定向透藥治療儀通常具有加熱均勻、穿透力強、直達組織深部、痛苦小、藥物滲透效果佳、患者無損傷和藥物導入時間可控等優點[14]。本研究中,治療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0%,該結果與孫廷蘭[15]的研究結果相近。對照組和治療組的CRP、RF、ESR臨床指標在治療后均比治療前有所降低,且治療組的臨床指標均低于對照組;治療組的局部癥狀體征,即關節疼痛、關節腫脹和晨僵癥狀,其治療后積分比治療前明顯降低,且治療組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通過桂枝芍藥知母湯聯合中醫定向透藥治療儀,能夠較大程度地緩解患者關節疼痛、腫脹癥狀,有效提高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效果。本研究未對兩組患者在治療中所發生的不良反應進行記錄及分析,仍需廣大醫學工作者進行更多的臨床研究來對本治療方案的安全性進行評估。
綜上所述,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中,對患者施以桂枝芍藥知母湯聯合中醫定向透藥治療儀治療,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關節疼痛、腫脹癥狀,優化各項治療指標,提高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