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呈揚
福建省立醫院藥學部,福建福州350001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PIVAS)目前在我國各大醫院中被廣泛應用,可在降低護理負擔的同時,實現醫院各科室的細化管理。以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為載體進行靜脈輸注藥物的統一調配與管理,能夠進一步提升用藥安全性[1-3]。但以往常規管理模式無法避免用藥調配差錯的發生[4-5]。FOCUSPDCA管理方法作為PDCA循環管理法的改進方法,可對用藥調配工作進行細致分析,總結各工作環節存在的問題并持續改進。鑒于此,福建省立醫院于2020年8月開始實施FOCUS-PDCA管理,以期降低用藥調配中心的差錯率,本研究選取2020年4—7月及2020年8—11月兩個時間段進行比較分析,現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以FOCUS-PDCA管理實施時間為界限進行劃分,對照組為2020年4—7月實施常規管理時段,輸液調配共162 530組;觀察組為2020年8—11月實施FOCUS-PDCA管理時段,輸液調配共160 358組。本研究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為福建省立醫院2020年4—7月時段,用藥調配中心實施常規管理,包括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制訂管理制度、定期開展人員培訓、質量監督檢查等。
1.2.2 觀察組 觀察組為2020年8—11月時段,用藥調配中心實施FOCUS-PDCA管理,其管理步驟為:發現(F)、組織(O)、澄清(C)、理解(U)、選擇(S)、計劃(P)、實施(D)、檢查(C)、處理(A)。其中“FOCUS”旨在挖掘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深入分析,“PDCA”旨在制訂改善計劃并實施,具體方法如下。
1.2.2.1 發現(F) 對PIVAS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挖掘分析,我院PIVAS雖成立已有一些時間,但其制度構建及實施難免存在些許問題與漏洞,進而增加用藥調配差錯率,故采用FOCUSPDCA管理對PIVAS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發掘[6]。
1.2.2.2 組織(O) 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組建PIVAS質控小組,小組成員包括負責人、秘書及其他,確定不同成員的具體職責。其中負責人擔任組長,秘書擔任差錯監督員,其他人員為小組組員。
1.2.2.3 澄清(C) 確定PIVAS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確定改進目標。結合實際情況,對我院PIVAS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以《靜脈用藥集中調配質量管理規范》[7]為參考進行目標值的設定。①進行數據采集。2020年4—7月,我院調配輸液袋共162 530袋,其中錯誤發生共922例,差錯率為0.567%。②進行差錯類別劃分。包括種類錯誤、數量錯誤、審方錯誤、給藥劑量錯誤、漏拿錯誤等[8]。③目標確定。依據質量管理主題進行問卷制訂,依據問卷結果確定組能力為50%,并結合醫院PIVAS管理現狀將目標值設定為:現狀值(0.567%)-現狀值(0.567%)×改善重點(83.99%)×組能力(50%)=目標值(0.329%)
1.2.2.4 理解(U) 依據對管理現狀存在問題的發掘與分析,確定PVIAS管理差錯包括種類錯誤、數量錯誤、審方錯誤、給藥劑量錯誤、漏拿錯誤等,質控小組采用頭腦風暴法結合自身經驗,對差錯問題逐個分析與解決。
1.2.2.5 選擇(S) 以《臨床靜脈用藥集中調配技術》[9]等文件為參考,依據對我院PIVAS管理差錯問題的分析擬定改進方案,具體方案如下。(1)種類錯誤:①工作期間,將藥物匯總單據記錄在工作記錄中,并針對單據號進行一一標記。②為避免出現未按照規定進行品種配置的情況,要求帶教教師給PIVAS實習生進行各操作環節的演示,并監督檢查每一位實習生的操作過程[10]。同時,對于退回藥品,要求雙人同時進行處理退藥單及藥品批號的核對。③為避免因交接班不到位出現種類錯誤,要求科室人員在擺藥區放置交接班記錄表,對調配科的相關事項進行全面記錄。④為避免因藥品擺放不合理而出現藥品錯誤問題,要求科室人員在藥品上粘貼自制加大版標簽,并將易混淆藥物進行單獨存放。對于頭孢西丁、頭孢呋辛鈉等易混淆藥物,可將“西丁”、“呋辛”標簽貼于貨位處[11]。⑤結合我院實際用藥情況,對PIVAS新藥引入流程、環節進行明確規定,并做到對新藥信息的及時錄入;(2)數量錯誤:①退藥單不做涂改處理,僅針對數量一欄采用“劃橫線”的方式進行處理,若出現扣錯問題,則需從旁標注未扣處理并簽字。要求在退藥單處理時必須雙人進行,避免因退藥單錯誤而引發數量錯誤問題[12]。②定期進行打印機維護,并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引進用藥軟件,避免因軟件設施故障出現數量錯誤問題。③質控小組人員負責調配審核,若發現工作期間出現問題需及時制止,視情節嚴重程度予以懲罰。④除實施雙人復核之外,要求藥師做到對所有退藥信息進行全面審核與記錄,在當日下班前,安排專人進行當日退藥信息核對,避免出現退藥遺漏。⑤進行輸液出倉順序的合理管控。為避免因早高峰時段人員過于密集而產生數量錯誤問題,需在早高峰時段加大人員配置力度,并在藥物出倉時進行順序的反復核對[13];(3)審方錯誤:①依據當前管理存在問題進行審方流程優化,對不同內容確定審核優先級。②針對退回醫囑進行處理時,藥師需先通過關鍵詞搜索進行篩選,然后結合相關信息進行醫囑的確定,避免誤退現象發生。③針對審方處理,可告知藥師以每日新開醫囑為主,降低審方錯誤發生率。④早班審方藥師需在下班前與晚班審方藥師進行當日特殊用法醫囑、用藥醫囑等的交接。⑤以周為單位,進行審方藥師定期考評,執行人為PIVAS質控小組,并在個人績效中納入每周考核結果[14];(4)給藥劑量錯誤:①針對藥物劑量換算開展針對性培訓,并以計算機換算形式替代人工換算。②針對不同藥物的溶解效果進行針對性培訓,并編制藥物溶解表以供相關人員參考。③針對同一藥品的調配需兩人同時進行,并且在確保一種藥物調配完成后方可進行下一種藥物的調配;(5)漏拿錯誤:①要求科室人員做到對單據號的一一標記與核對。②結合實際工作情況進行交接班制度的制訂。③交接班階段,早班人員應提醒對藥物不同批次的核對,避免漏拿錯誤發生。④制訂相關規定并強調非工作人員勿入用藥調配中心。加強對科室人員的專業培訓,端正自身工作態度,認知漏拿、錯拿藥物的嚴重性,以此降低PIVAS漏拿藥物的發生率。
1.2.2.6 計劃(P)與實施(D) 結合上述改進措施,制訂契合我院現狀的改進計劃,依據組員能力的不同,進行不同難度計劃方案的劃分,確保上述措施切實落實于實際用藥調配管理中。同時,對科室人員定期開展培訓,對于關鍵、重點環節必須加大控制力度。
1.2.2.7 檢查(C) 在質量改進計劃實施方面,質控小組全面落實三級監控模式,分別為質控組員進行實施情況檢查、小組秘書全面檢查計劃實施情況、組長檢查及監督計劃實施情況。在實施監督檢查期間,組員負責進行差錯情況的收集與匯報,秘書負責詢問并確定匯報情況的真實性,組長則以周為單位進行差錯情況的分析與討論,落實改進措施,進行管理質量的持續優化。針對改進措施落實過程中某些尚未改進的問題,則需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實施針對性措施加以改進。
1.2.2.8 處理(A) 每個月定期開展差錯總結會議,會議中總結并分析上個月質量改進措施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分析問題成因并制訂針對性整改措施,在下一次循環改進過程中將會議討論的問題作為重點。借助統計學軟件與信息系統進行差錯統計,通過不斷地巡回改進,降低PIVAS管理過程中的差錯率。
觀察并分析FOCUS-PDCA管理實施前后PIVAS差錯發生情況,具體指標包括審方錯誤、給藥劑量錯誤、種類錯誤、漏拿錯誤及數量錯誤。人員能力提升情況評價采用我院自制問卷[15],具體指標包括操作流程規范、新進藥品學習、相同藥物歸類,各指標下各設5題。其中操作流程規范評分為0~10分,評分與操作規范性呈正比;新進藥品學習評分為0~10分,人員學習能力與評分呈正比;相同藥物歸類評分為0~10分,人員藥物歸類能力與評分呈正比。自制問卷操作流程規范內容效度值為0.759、新進藥品學習內容效度值為0.832、相同藥物歸類內容效度值為0.886。采用Cronbach's α系數對問卷信度進行評價,操作流程規范信度值為0.803、新進藥品學習信度值為0.815、相同藥物歸類信度值為0.901。人員應對能力評分共含20條相關題目,各題目1~4分,其中積極應對為第1~12條,分值與情況理想呈正相關;消極應對為第13~20條,分值與情況理想呈負相關。
借助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數值分析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數值分析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出錯率比較,對照組PIVAS管理出錯率為0.567%,顯著高于觀察組的0.31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用藥出錯率比較
觀察組人員操作流程規范、新進藥品學習、相同藥物歸類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人員能力提升情況比較(± s,分)

表2 兩組人員能力提升情況比較(± s,分)
組別 n 操作流程規范 新進藥品學習 相同藥物歸類觀察組 162 530 7.79±2.63 7.62±2.04 6.94±1.16對照組 160 358 6.18±2.54 6.04±2.13 5.13±1.47 t值 3.651 2.934 5.249 P值 0.000 0.004 0.000
指導后,觀察組人員積極應對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消極應對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人員應對能力評分比較(± s,分)

表3 兩組人員應對能力評分比較(± s,分)
組別 n 積極應對 消極應對觀察組 162 530 24.53±3.64 10.01±1.32對照組 160 358 19.35±3.21 12.78±1.25 t值 19.821 9.014 P值 0.000 0.000
PIVAS建立初衷為加強醫院與相關醫務人員對靜脈藥物的使用控制,在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同時,降低醫院用藥不良事件的發生。相較于傳統靜脈用藥管理模式,PIVAS的建立有助于保證藥物質量安全的連續性,達到提升醫院醫療服務水平的目的。但在當前PIVAS管理中,存在容錯率低、工作銜接不合理、排查差錯難度大等問題,使得PIVAS無法發揮出應有的功能與作用。李燕等[16]的研究表明,作為PDCA管理方法的延伸與拓展,FOCUSPDCA管理方法重點在于找到問題關鍵,以此制訂針對性解決方案并實施,以全面性、全程性、全員性的質量管理為目標進行改進,可在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同時,確保藥師工作高效、有序開展。賀銀麗等[17]的研究表明,采取FOCUS-PDCA管理方法,通過尋找、組織、澄清、理解、選擇、計劃等9大步驟的實施,可實現對管理質量的優化。提示將FOCUS-PDCA管理方法實施于PIVAS管理中,對于改善PIVAS管理質量、降低PIVAS出錯率有顯著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FOCUS-PDCA管理后,我院PIVAS出錯率為0.313%,明顯低于實施前的0.5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陳薇達等[18]在研究中應用FOCUS-PDCA管理方法,研究結果顯示PIVAS外部調配出錯率為0.356%,明顯低于實施前的0.47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本研究結果一致。觀察組藥學人員操作流程規范、相同藥物歸類、新進藥品學習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人員積極應對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消極應對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FOCUS-PDCA管理方法的實施,實現對PIVAS調配流程進行全方位的優化,在實施前翻閱、查找相關資料數據,充分借助相應方法與技術,對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漏洞進行總結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流程優化、落實改進策略,進而降低PIVAS出錯率,避免同類型錯誤再次發生。并且對于上一循環中存在的錯誤,可在下一循環中進行重點分析與解決,進一步提升PIVAS管理水平。同時,應用FOCUS-PDCA管理方法有助于提升人員專業素質能力。覃麗錦等[19]的研究顯示,在專科護士培訓過程中應用FOCUS-PDCA管理,能夠對護理人員存在問題進行系統性分析,以此制訂契合醫院實際情況的護理培訓計劃,在增強護理人員專業技能的同時,充分調動其自身積極性,進一步提升護理培訓的效果,有助于PIVAS管理水平的提升。FOCUS-PDCA管理的實施具有循環性特點,能夠幫助護理人員做到對問題的不斷發掘與解決,從被動解決問題轉變為主動發現及解決問題,在促進護理人員素質全面發展的同時,確保其輸液工作的規范化開展。陸春燕等[20]在研究中提出,醫院在實施FOCUS-PDCA管理后,能夠實現對PDCA管理的延伸,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到再發現、再分析、再解決,實現周期性問題解決體系的構建,進一步提升管理質量。由此可以看出,FOCUS-PDCA管理的實施,有助于相關醫務人員提升自身能力與素質,并立足于實際工作情況,進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循環式開展,構建契合醫院發展的自上而下的質量改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