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
摘要:城市在不斷發展進步,交通也越來越發達,其中地鐵因為其速度快、效率高,是近年來很受歡迎的出行方式之一。發達城市修建了許多地鐵,使人們的出行越來越方便。但因為地鐵深處地下,且是密閉空間,如果遇到一些突發情況就十分危險。如火災,就很可能造成重大傷亡,導致不可逆的后果。因此,如何加強地鐵防火,在遇到突發情況時快速反應將危害降到最低就顯得十分重要。本文通過分析地鐵中發生火災時的特點,從多個層面分析發生火災后應該如何應對,以此有效開展地鐵火災救援及預防。
關鍵詞:消防;地鐵;火災;撲救對策
一、火災發生時地鐵所處環境的特點
(一)群體數量大、密度高
乘坐地鐵的人很多,所以地鐵站經常客流量十分龐大,并且流量密集。以成都地鐵為例,成都已建好的地鐵有6條以上,人流量基本都在300萬人次以上,某條線如果覆蓋的人流量區域大的部分比較多,經過較多的繁華中心,其單線的人流量就可以達到40萬人次以上。這么多的人流量,如果遇到火災后果是不堪設想的,當火災發生時要想全部快速疏散地鐵中的所有人,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
(二)逃離條件差
1.垂直高度大
因為戰備和商業要求等考量,地鐵站的建造規范是有要求的,一般都會在距地下15米左右的地方建造。而有些地方因為結構特殊可能要建到地下70米以下。地鐵建造得越深,建造地鐵時所要建造的臺階也就越多,最多的可能要達到數百層。所以在地鐵中一旦發生火災,乘客是不可能快速逃離的。
2.逃生途徑少
因為地鐵的環境特殊深處地下,也沒有緊急避難場所和快速通道,殘疾人士有專用電梯,但火災發生時使用電梯顯然是不可行的,所以一般在火災發生時可供乘客逃跑的路徑基本只有樓梯。而因為地鐵中都會建立檢票站、電梯等必要設施,這些設施也會阻擋乘客的逃跑路徑,這就極易造成堵塞甚至發生踩踏事件,從而影響逃生的速度,并在逃生過程中造成了二次傷害。而如果是在地鐵行駛過程中發生了火災,乘客的逃生選擇則更是單一的,乘客只能尋找緊急疏散門,極易造成乘客的恐慌,加大疏散人群的難度。
二、如何防火
(一)應用發達的防火技術
現如今的防火技術相對來說比較發達,目前國內應用比較廣泛的技術有很多,如:感溫光纖測溫系統、全尺寸熱煙探測防災系統技術。應用感溫光纖測溫系統則比較適用于地鐵,因為它可以對地鐵中的電纜進行實時的溫度檢測,在火災發生前進行第一時間預警。防災系統全尺寸熱煙測試技術也可以應用于地鐵,它可以提前檢測地鐵的安全性能,保證地鐵內各種防火儀器可以正常使用。
(二)健全地鐵防火管理機制
火災的發生可能是不可以完全避免的,但是如果建立了科學完善的防火管理機制,則可以大大減少火災發生后所帶來的危害。建立科學完善的防火管理機制一定要有專門的、可以快速反應的救援隊伍,要定期對救援隊伍進行專業系統的培訓,使其在遇到突發情況時可以沉著冷靜,做出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除此之外還要對地鐵內工作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并教會其使用各種防火器械,可以定期進行防火項目的考核。這樣在有突發情況時,地鐵內部工作人員可以高效有序疏散乘客,減少踩踏等人為事件的發生。還要制定科學完善的火災應急預案,落實好每一處細節,并進行多次演練,提高地鐵內部人員的應急能力。最后就是要配有足夠的防火器械,并對所有器械做好定期檢查,保證在任何時候防火器械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從而可以迅速在火災發生時將火源消滅于搖籃中。
三、滅火營救方案
(一)及時排煙降溫,創造有力的救援條件
在火災發生時煙霧往往是十分危險的,吸入過量的煙霧很有可能致人死亡,因此當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快速關閉排風系統和送風系統,然后打開通風管道來防止火災的進一步蔓延。同時還要對煙霧進行驅散,防止地鐵站內因為負壓而導致未逃生的乘客因為吸入大量煙霧而窒息死亡的情況發生。同時也可以將各種有害氣體一并排除,為救援創造有利的時間和條件,當地鐵內發生火災時,乘客的疏散方向一定要與煙霧的驅散方向相反,避免乘客受到二次傷害,使乘客可以盡量遠離煙霧,保證好乘客的生命安全。
(二)通過內攻滅火加快完成救援
內攻滅火救援方式可以加快救援速度,更高效地救出乘客。救援人員可以采用固定移動設備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內攻滅火。消防人員通過觀察火災形勢、現場地形,找到離火源最近的通道,從此通道進入從源頭消滅火災。通過確定好進風口、出風口來進行滅火并疏散人群。所以如果消防設施比較完善,并且救援人員對地形比較了解的話,可以相對較快地撲滅火災。還要有專門的救援人員攜帶好專業的檢測設備,來尋找難以用肉眼觀察到的火點進行及時阻斷,保證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撲滅火災,將危害降到最低,確保乘客的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其對國家帶來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
(三)進行救援現場管理
雖然說火災發生前的預防十分重要,但一旦發生火災,在救援過程中有序有效的管理更為重要,它可以確保在救援順利進行,并提高救援效率。首先在滅火過程中,因為煙霧很大導致能見度低,地鐵內部結構一般都十分復雜且電纜很多,所以要十分小心觸碰到電線,避免觸電。現場的指揮人員要通過觀察火場的火勢火情等,來判斷怎么做是最高效安全的。救援人員在進行內攻滅火時一定要保證其安全并順利撤出。檢查好內攻人員的設備并做好記錄,到了規定時間必須輪換內攻人員以保證其安全。
四、結語
本文從地鐵的位置、地勢等綜合因素進行了考量,從地鐵特點、救火措施、營救方案三大方面進行了系統性分析。相比于普通建筑,地鐵火災具有群體數量大、密度高、垂直高度大、逃生途徑少等特點,使得其更為復雜,救援任務難度更大。而一旦救援不及時就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救援人員不能夠安全撤出,對地鐵內部人員及乘客的生命造成危險,后果是不堪設想的。因此我們必須要以嚴格嚴謹的態度來對待地鐵火災,采取最科學有效的辦法,最高效有序的管理機制,最強有力的后備支撐力量來應對火災的發生,將危害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范恩強.地鐵火災預防及滅火救援對策分析[J].今日消防,2020,52(9):63.
[2]王振群,陳新全.地鐵火災滅火救援思考[J].地球,2018,6(10):109.
[3]徐國權.地鐵滅火救援工作的現狀及對策[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6,2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