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廣富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高層建筑不斷擴張,與此同時,也埋下了諸多的消防隱患,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電線電纜、易燃建材擺放管理不規范,相關施工人員缺乏消防安全風險意識和消防安全技能。除此之外,還存在建筑使用者缺乏防火逃生意識技能,建筑設計者防火逃生設施、防火設計不規范等問題。消防隱患導致重大火災事故頻頻發生,這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危害。本文從如何加強建筑物防火功效、優化消防設施配置等出發進行探討,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防火監督;消防設施;配置措施
作為城市經濟發展程度繁榮程度的重要標志,高層建筑物數量指數和城市建筑密集程度在核心城市區域越來越大。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建筑也越來越密集,這給建筑防火工作帶來了巨大的阻礙。當前,我國建筑物普遍存在防火間距不足、建筑結構復雜、區域人口密度巨大、防火安全等消防問題,再加上部分人員缺乏消防意識,在嚴峻的火災形勢中難以自救逃生。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愈發艱難,當前我國各級政府部門應當加強防火監督工作力度,承擔自身的消防職責,加強對建筑物的消防監督和管理,保證消防產品合格、建筑消防等級達標,為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建立最牢固的防火線。而這便要求相關部門加強建筑防火設計管理工作,保證建筑在規劃施工之前就做好防火工作,從源頭上消滅火災隱患。
一、加強建筑防火監督及其消防設施配置的重要性分析
從當前城市化進程來看,人口密集、高層建筑密度增大給火災的發生埋下了巨大的隱患,因此裝設消防設施和火災報警系統具有重要的價值。當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如果建筑內部設立自動報警系統和滅火裝置,便能夠有效提高火災救援的效率。但事實上,人們普遍忽視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工作,再加上缺乏相關的安全常識,無法在火災發生時利用消防設備進行滅火逃生。建筑內部必須裝設完備的火災報警系統和自動滅火系統,并對其進行管理,維護應急系統的性能,以此發揮應急系統在嚴峻火災形勢下的功效。這在建筑防火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具有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1]。
二、現階段我國建筑防火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建筑消防結構方面
我國建筑行業加速發展,相關產業鏈不斷延長,但是仍然存在施工水平較低、施工單位缺乏專業經驗的問題,這導致相關設計人員忽視建筑消防安全設計,給火災逃生工作帶來了阻礙。比如,在道路規劃方面,建筑設計人員沒有設置足夠的消防通道,導致火災發生時消防車輛無法迅速到達救援場所,再加上部分建筑內部缺乏消防設施的配備,埋下了巨大的消防隱患。多數建筑施工方和設計人員在建筑設計過程中仍然保持傳統的防火設計理念,忽視煙霧報警系統、自動滅火系統的安裝,僅僅是在建筑內部設立了安全逃生通道和安全消防栓,但由于當前建筑結構容易加快建筑內部火災蔓延速度,建筑內部火勢更加猛烈,再加上缺乏報警系統,無法在火災發生初期識別起火地點,及時自動滅火,從而導致高層建筑火災問題更加復雜。除此之外,當前現有的消防設施和消防設備難以滿足大型火災滅火工作需求,一旦錯過滅火最佳時期,消防設備便難以發揮較大的功效。
(二)配套設施更新方面
事實上,雖然當前已普遍安裝消防栓安全通道、煙霧報警器、自動滅火系統等消防設施,但是從消防設施的實際使用情況上來看,目前仍然存在消防器材年久失修、功能失靈的問題。使用效果不理想,嚴重影響消防工作的開展。比如,在老舊小區內部,消防設施普遍存在研究失修、功能失靈的問題,消防栓嚴重生銹無法打開,水箱嚴重破損無法及時出水。除此之外,還存在消防安全通道、逃生通道被大量雜物堵塞,形同虛設的情況;相關工作人員忽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設備無法得到維修護理的問題,這最終導致建筑內部的火災隱患日益嚴峻。這樣的情況在高層建筑中十分普遍,滅火器過期、逃生通道無明顯標志、自動滅火設備損壞。一旦發生火災,高層建筑內部的人員無法利用消防設備來滅火撲救、疏散逃生;再加上原本高層建筑滅火救援工作難度也相對較大,一旦發生大規模火災,往往會造成重大損失[2]。
(三)消防監督管理方面
物業管理部門是開展建筑物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主體。但是由于物業管理人員流動性大,且缺乏相關消防安全專業知識,導致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難以順利開展;再加上后期物業管理公司也未重視到消防安全專業培訓的重要性,使相關工作人員消防知識通曉率極低,在管理過程中防火意識薄弱、防火技能嚴重缺乏,甚至對基礎的消防知識也一無所知。相反,消防防火工作又普遍存在消防設施種類多樣、防火體系復雜的特點,如果相關消防工作人員缺乏專業技術,則無法掌握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監督檢查工作步驟和流程也十分不嚴謹。最終相關管理人員難以及時疏散人員、處理突發狀況,加劇火災所帶來的損失。
三、建筑防火監督及其消防設施配置的措施分析
(一)建筑防火監督方面
從高層建筑特點出發,在開展防火監督工作的過程中,從源頭上降低火災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健全建筑施工規劃設計是消滅火災隱患的第一步。首先,要提高施工設計的科學性和嚴密性,保證建筑施工安全可靠,從而降低火災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其次,建立起完善的建筑設計審查制度,在高層建筑施工之前嚴格檢查建筑設計圖紙,以確保施工工程符合安全標準。全面監督消防工程設計是降低消防問題發生可能性的第一步,也是根除消防隱患的第一步。
提高施工管理工作效率,嚴格監督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為有效提高消防施工管理力度,施工方應當重視消防風險意識的培養,開展防火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提高施工人員的消防能力;通過科學使用消防器材,保證施工人員的施工安全。在施工檢查方面,需要做到重點檢查和常規檢查相結合,使施工管理工作顧及每個施工環節,有效監督、嚴格規范,保證裝修材料可燃性符合標準。為進一步落實有關人員的消防安全責任,需要建立起相應的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制度,從制度層面保證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的順利進行。施工單位、建筑使用者和管理者應當樹立起牢固的防火監督理念,并將理念轉化為實踐,確保消防安全。設置消防管理部門專職進行消防設備的監督檢查工作,定期維護和更新,一旦檢查出已損壞的設備便及時更換和修理,以此保證設備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在消防檢查監督時,還要著重注意安全通道逃生出口是否暢通,若逃生通道被雜物堵住,則立即責令相關人員疏松通道,保證通道順暢。
(二)消防設施配置方面
合理布置消防器材,保證建筑防火水平得到提高。第一,可以在建筑物內普遍使用性能優良的消防系統,比如溫感系統和煙感探測系統,在建筑物出現溫度過高或煙霧濃度超標的現象及時報警,提前做好火災防范工作。第二,在不同的出口處安裝報警器。報警器的安裝應距離地面大約1.3~1.5m,并使用可以播報多種語言的設備,保證報警器的功效,管理建筑物內的消防工作。[3]
作為防火的必備設施,消防栓的擺放地點必須符合明顯、全面、水壓充足的條件,只有如此,才能保證高層建筑火災撲救時壓力配置符合條件,消防栓壓力水柱達到建筑高度要求。與此同時,為保證水槍操作方便有效,還要配備相應的減壓裝置,以保證水源供應充足,解決長時間水源供應困難的問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經濟水平提高帶動高層建筑行業發展,卻也給建筑物消防設施配備和建筑物防火監督工作帶來了新的難題。因此,這要求相關人員樹立起消防安全意識,在高層建筑物施工設計過程中,注重消防設施管理和維護,提高消防監督檢查水平,嚴格規范、安全運行,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沈寶昌.建筑防火監督及其消防設施的配置對策[J].消防界(電子版),2021,7(03):112-113.
[2]張鵬.建筑防火監督及消防設施配置的對策探討[J].今日消防,2020,5(10):83-84.
[3]王利波.建筑防火監督及消防設施配置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20,5(19):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