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
不少大一新生會遇到一個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入學不久,發現自己“選錯”了專業。
高考報志愿選專業是個復雜的事,每個人的興趣點、能力特征、性格特征都不同,加上專業的信息那么多,作為高中生并不十分了解,可能憑著專業名稱的字面意思就選了,“選錯”的可能性很大。這里的“選錯”,是指大一新生真正走入大學后,發現所選專業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不喜歡。那該怎么辦呢?
通常而言,大學轉專業是越早越好,越到后面,學校給的機會越少,并且對學生本人來說時間成本也越高。所以每個大一新生都需要在第一學期完成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透徹了解你所學的專業。可以去你喜歡的專業課旁聽,找這個專業的老師、學長了解情況,弄明白大學四年都有哪些課程、未來通往哪些職業、需要哪些資質證書、已經從事這些職業的真實感受是怎樣的,等等,避免再一次誤會。

什么樣的條件才能轉專業呢?每個學校的具體規定有所不同。但轉與不轉的關鍵不是逃避,而是要選擇那個自己熱愛的。
必須要面對的是,大學轉專業有一定門檻,也有一定的限制。所以,無法轉專業的同學可以考慮輔修的道路。也就是你可以在滿足本專業基本要求的情況下,選擇再修一門自己喜歡的專業。
有的學校還把輔修設置了兩種,一種是修夠學分就好,拿到輔修的證書。第二種是修夠學分的情況下,還能完成畢業論文,就可以拿到第二個專業的學位。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量力而行。
當然,一分汗水一分收獲,如果能夠在輔修課程中認真鉆研,打下良好的學科基礎,未來在這個專業考研也是相對容易的,這樣就能徹底切換到另外一個專業領域了。當然,沒有輔修也是可以跨專業考研的,但是想考上,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遇到過這樣一個同學,本來在教育學專業,發現不喜歡,就轉到了財務管理,還是不喜歡。正在郁悶時,出于偶然的機會,他參加了學校的模特社,發現這才是自己喜歡的,于是利用課余時間做了很多實踐,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后來畢業時就堅定地要走職業模特道路。
當然,無論是通過社會實踐還是旁聽的方式切換職業道路,都需要在原來的專業正常畢業,否則沒有大學學歷,也會是未來職業道路上的障礙。
如果前面三條路都行不通的話,就只能努力培養對本專業的學習動力了。其實,很多同學不喜歡本專業,往往是由于對專業未來的職業發展道路不夠了解,所以動力不足。
大家都知道,專業并不等于職業,一個專業所對應的職業可能多種多樣。大家可以從老師或者學長的從業經驗中,尋找可能的方向。拿心理學專業來舉例子,如果你喜歡跟人打交道,就可以瞄準畢業之后去做心理教師、心理咨詢師。如果你喜歡跟數據打交道,可以做教育、心理統計、心理測量。如果喜歡跟動物打交道,也可以嘗試做心理學實驗。如果你喜歡跟藝術打交道,也可以在心理學藝術治療這個領域發展,嘗試音樂治療、繪畫治療等方向。其實,很多交叉學科都存在類似的情況,關鍵是要去尋找。
總之,面對“選錯”,最糟糕的策略就是得過且過,消極怠工。你會在畢業的時候遇到一個問題:雖然畢業了,但是我不喜歡這個專業, 我該做什么工作呢?與其這個時候發問,還不如在大學階段就完成。這個問題越早解決,越不用承擔后面巨大的切換專業和職業的成本。
(摘自2021 年9 月24 日《中國青年報》,本刊有刪節,小黑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