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
摘要: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昂诵乃仞B”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強調個人修養,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正面管教把重點放在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去追求成功,使教室成為培育孩子快樂學習的場所。尊重孩子,傾聽并認真對待孩子們,欣賞獨特性,用幽默的方式建立情感聯結,對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有著重大的作用。
關鍵字:正面管教;班級管理;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學教師要全面重視學生的成長需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使其能夠靜心、刻苦學習,也要綜合考慮學生的生活需求,從人際交往關系、自信心培養、責任感培養等多個層面去優化學生的精神認識,讓學生盡早形成良好的價值觀與社會公德心,全方位發展學生的心智。在此過程中,小學教師便要始終堅守正面管教理念,由此優化班級管理氛圍,讓學生漸漸養成不驕不躁、不氣不餒、勇于負責、敢于擔當的成長態度,從而真正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做準備。
一、賞識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一視同仁
實施正面管教的基本目的是要讓學生形成成長自信,讓學生懂得肯定自己、賞識自己,使其能夠勇敢地去嘗試、自信地去體驗,由此保護學生的成長態度。為此,小學教師則要懂得賞識學生,認真觀察學生的閃光點,突出學生的特長優勢,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優勢,通過賞識指導促使學生樹立自信,使其實現健康成長。
就如本班有一個學生雖然學習成績并不理想,但是做人開朗和善,很善于團結同學,小小年紀便表現出高情商,總是能三言兩語便化解掉尷尬、沖突,其他同學也很愿意與這個學生交往。對此,筆者就通過口頭語言賞識了學生,認真闡述了觀察結論,幫助學生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性格優勢,同時還提出讓該學生擔任班長職位的建議,希望他能夠在班級管理活動中發揮自己的性格特長,利用自己的領導力、問題處理能力去管理班級。這一賞識活動讓這個學生感到十分驚喜,主動承諾自己會在班長這一管理崗位上發光發熱,盡量幫教師分擔管理職責,也會以無私的心去服務同學、團結同學。如此,則可進一步改善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的行為表現,使其變得更加自信開朗。
二、正確引導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集體成員不僅是管理的對象,也是管理的主體。因此,要加強班級管理,就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他們的責任感和義務感,把班主任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起來,把教師的權威作用和學生的積極性結合起來,從而產生互補效應。
互補原則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班主任的權威是通過學生的參與來實現的,班級管理的重點是激發自主管理和參與管理的積極性。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讓學生了解班級集體的目標和班主任提出的管理要求,并使他們滿足學生的內在需求,如實施學生行為準則,這是班級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應該讓學生明白,每一個行為準則都符合他們的切身利益,都與他們的健康成長息息相關,如不吸煙、不喝酒、不賭博、不閱讀不良書刊等。這絕不是對個人生活的干擾和他個性的局限,而是保護他們身心健康和培養良好文明生活的需要。二是為學生參與管理活動創造條件。比如,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制度的討論,參與班級干部的選拔,以及檢查對班級的各種情況進行評價和監督。第三是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失敗的對。班級管理中難免會有失敗。
三、批評教育,把握火候
1.冷靜處理,了解想法
三年級學生開始表現出趨利避害的心理特點,例如與同學吵架時,當老師詢問吵架的理由,雙方只揀對自己有利的說,不利的話則不說。這個階段還不懂得如何合理反駁。這個特點比二年級時故意說沒有作業,想出去玩的表現還要不好,因為二年級時的動機很簡單,而且不是有準備的、惡意的,是單一的動機。運用正面管教的理念,用積極文明的批評用語,告訴孩子: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是世界上最不勇敢的人。
2.尊重學生,表達共情
正面管教的理念是為了達到長期有效的管教。在班級里,我會制作標貼:“我們不求責備,只求解決方案。”可以談談自己碰到類似事件時的感受,表達共情,幫助孩子尋找更深層次的原因,表達共識。
3.參與問題解決
正面管教的理念中管教是否長期有效,是衡量是否是有效管教的一個標準。如果孩子們自己找到問題的根源,自己能夠解決或者老師一起幫忙提供建議來解決問題,相信孩子們會思考如何避免在發生類似問題。這樣對于不良問題的糾正會起到長期效果。
四、予以學生正向和有效的激勵
在正面管教理論中,強調對學生予以積極正向的鼓勵。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厭學情緒強烈的學生,究其根本原因,便是由于他們缺乏價值感和歸屬感,在教師要求他們做任何事時,他們往往都會用消極的態度來對待。對于此類學生,需要為他們提供正面有效的激勵,讓學生可以感受到價值感與歸屬感,從而提升自信心。
當然,鼓勵并不是不分對錯,不分時機的鼓勵,及時的鼓勵如同生病時服藥一樣,能夠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在鼓勵時,要盡可能避免“你真棒”,“你表現很好”等模棱兩可的鼓勵方式,如,當學生完成某個學習任務時,可以這樣鼓勵:“你這次作業完成的非常認真,正確率比之前也提升了不少,老師相信你一定會越做越好”;在學生回答了一道問題后,可以這樣鼓勵:“你的回答很好,聲音洪亮,邏輯清楚”。這種恰當,針對性的鼓勵和贊美,往往能夠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正面管教結果。同時,鼓勵還要堅持就事論事,對于學生的鼓勵,要尊重事實,不能夸張,也不能縮小。從正面管教理論來看,教師鼓勵學生的目的,應該是幫助他們不斷改善自我,而不是達到完美。
正面管教是一種不同的方式,它把重點放在創建一個相互尊重和支持的班集體,激發學生們的內在動力去追求學業和社會的成功,使教室成為一個培育人、愉悅和快樂的學習和成長的場所。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為基礎,并以此為基石,在學生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各項生活技能。這就要求我們要拋棄過去那種錯誤的觀念“想讓學生們做得更好,就得先讓他感覺更糟。”把尊重和理解放在首位。
參考文獻
[1]暴俠.教師批評權的有效運用——基于正面管教的理念[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3(1).
[2]楊勇.新課程背景下正面管教體系在小學中的踐行[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7(15):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