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
摘要:心理健康活動課的設計與實施是對教師的一種考驗,教師應迎難而上,不斷學習,提高自身專業技能,以豐富多彩的活動課代替枯燥無味的理論課,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在活動中成長。
關鍵詞:心理健康;有效教學;高中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其學習壓力較重,又面臨著高考的重大抉擇,會使得學生在此時期承受較大的生理壓力與心理壓力,對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發展較為不利。伴隨著我國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也越發關注,高中生的全面發展是當前教育的首要目標。因此,在高中教育過程中,急需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在心理健康教育課開展的過程中,雖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亦有一系列的問題亟待解決,需要教師根據實際狀況給出解決措施。
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方法過于單調、死板
在當前教育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相當一部分高中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持有較為排斥與抵觸的情緒,在他們看來,心理健康教育課上就是老師讀讀PPT上的文字,既單調、乏味,也沒有什么實際效果,因此,不怎么愿意學習。這其實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有關,部分教師未能積極創新教學形式,只會照本宣科地講解,卻很少會想到要結合實際情況創新教學的形式與手段,致使學生產生了消極應付的學習態度,也導致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難以獲取有效的教學效果。
2、教師未能立足學生實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另外一個突出問題便是教師未能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相關心理健康教育,即面向全體學生都采取的是同一套教學模式,很少會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學生與學生之間是否存在差異,面對這些差異,應該如何對學生采取有區別、有差異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及輔導策略。這也致使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未能發揮出其應有的效用。
二、做好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1、重視學生感受,引導學生發言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中,很多教師都存在一個誤區,就是只在意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將自己設計好的活動流程進行完,而不考慮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感受,或者只能了解幾個活躍性比較強的學生的內心感受,而那些稍微不活躍的學生因為沒有談感受的機會導致教師不能了解自己的活動設計是否適合學生,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诖耍處熢谶M行活動課過程中,可以盡量少設置一些環節,而留更多的時間給每個學生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教師的指導有所感悟,有所成長。
例如,在進行以“高中生異性相處”為主題的活動課時,教師要注重讓學生敞開心扉積極發言,教師在其中做好穿插和引導工作。在活動熱身階段,教師可以組織男女生間隔站立圍成一圈,然后進行互助敲背,熱身活動結束后,可以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在這個活動中的感受,以此來了解學生對異性相處的大概情況。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例如,有的學生覺得被異性捶背渾身不自在,自己給異性捶背也有所顧忌下不去手,教師由此可了解該學生對異性交往存在抵觸的情緒。有的學生則認為互相捶背比較自然,是彼此互相增進感情的好機會,由此教師可得知這個學生對異性相處持積極的態度。通過讓每個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教師更能清楚地明白活動課的重點應該放在哪些方面,有助于提高心理活動課的教學效率。
2、通過具體的教學目標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中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需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況與教材內容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第一要素,同時其也是學生通過學習最終需要達到的最低標準。通過教學目標的準確設定,才能有計劃、有目的地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并讓其心理素質得到提高。教師設置的目標是為學生而設,因此也需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貼近學生的心理特征。高中生的心理發展具有其特殊的規律性,在不同的階段會存在不同的困惑,因此需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狀況、心理發展狀況制定教學目標。
3、嚴格執行教育主管部門規定,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針對當前很多高中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應付了事,導致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現象,筆者認為:放棄心理健康教育而過度追逐應試的教育方式,可謂是“舍本逐末”。試想,如果學生受到心理問題困擾,又如何安心、靜心地學習呢?因此,高中學校應當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嚴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門的相關要求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方面,學校的教務部門應當從嚴要求學校心理健康課程的設置,確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貫徹落實,同時嚴格要求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學??梢酝ㄟ^宣傳教育的方式,讓教師、學生都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宣傳的方式有很多:如校園報刊、廣播站、家長會以及班會等,從多渠道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對自身學習和生活的影響,杜絕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上“做語文作業”的現象出現。
4、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讓學生易于接受
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條化嚴重。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要杜絕過去“照本宣科”的現象,結合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開展專題講解,幫助學生有效地排解心理問題。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匿名“傳紙條”的方式,每堂課預留15分鐘的時間解決學生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這種匿名“傳紙條”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保護學生的隱私,讓學生敢于將自己的心理問題表達出來,這是消除學生心理問題的有效方式,同時這種結合實際案例進行教學講解的方式,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外,在心理咨詢室的設置上,要杜絕過去在衛生室門口訂“心理咨詢室”牌子的這種形式化的現象,學校可以借助一間小教室,裝修成為專業的心理咨詢室,通過專業的心理溝通渠道的開辟,讓學生可以放下心理負擔進行心理咨詢。同時,學校在給學生開展心理疏導的過程中,要注重保護學生的隱私。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是學生心理發展及其復雜的階段,同時也是關鍵性的階段。高中心理健康教師要緊密結合青春期學生容易出現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開辟心理溝通的渠道,及時消除學生不良的心理問題,促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段艷婷.當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亞太教育,2015(4).
[2]石麗媛.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問題、原因與建議[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1(2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