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紅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語文閱讀能力成為學生語文素養培養極為重要的部分,語文閱讀教學方法也在不斷改進。從教學實踐分析,在閱讀教學中引入情景教學法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感知文本魅力、領悟升華情感體驗,使學生語文素養的更上一層樓。基于此,本文以情境教學法為突破口,探尋其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的創設方式。
關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情景創設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閱讀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法,旨在在文本、讀者、作者、世界四者之間架起橋梁,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體驗,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知和運用能力,并且激發課堂活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情景的構建,在師生互動中達成教與學的目標。以下,筆者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出發,通過結合具體案例,淺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景創設的幾種有效方式。
一、激發學生興趣,巧妙導入情景
一堂好課的開始,是喚醒學生學習和探索的欲望。精彩的情景導入能抓住學生興趣點,制造新鮮感,在學生產生興趣與注意力的基礎上,引導他們進入學習的氛圍和教師創設的情景中,為后續開展的教學活動做好鋪墊。
情景的創設應從學生心理需求和學習能力出發,高中生既思維敏銳,對認知范圍外的事物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和關注度,同時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對不敢興趣的文本缺乏學習的熱情,以被動學習的方式聽課。語文老師應該關注并利用高中生的這些心理特質,以引人入勝、波蕩起伏的典故或故事巧設懸念再現場景,吸引學生注意力。如在教授《沁園春·長沙》時可以講述1925年前后毛澤東的政治活動,不僅交代了詩歌背景,讓學生感受到那個年代青春的律動、青春的理想,還為下面的教學任務的開展做良好的鋪墊。也可以采用問題情景構建的方法,在閱讀開始之前設置好一系列問題,使這些問題構建一個完整的情景,引導學生深入探索文章,如在學生學習《百合花》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布置下新媳婦眼里的通訊員形象、擔架員眼里的通訊員形象、“我”眼里的通訊員形象等方面的問題,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發現人物形象的豐富同時伴隨著情節的變化,同時要學生據此結合以往影視劇、文章作品里戰爭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思考戰爭作品中人性的缺失和凸顯的問題。老師還能進行學科交叉,利用其他學科的思維創設情景,如在教授陶淵明《飲酒》時,可引入歷史學科的時間框架脈絡,把東晉至劉宋的歷史事件與作者陶淵明的人生歷程對比展示,向學生構建一種沉重黑暗的氣氛,將學生快速帶入詩歌的世界,感受詩歌中儒的濟世、佛的空無、道的自然的融匯。
通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作為課程開端的情景設定,運用得當可以使學生產生新鮮感,幫助學生迅速形成投入課程的積極態度與愿望。
二、運用直觀道具,生動描繪情景
一個好的情景,離不開教師豐富的語言描述和教學輔助工具的恰當運用。教師生動地教學語言表達富有感染性和藝術性,能為學生展開一場生動形象的閱讀教學,使他們身臨其境,融情與景,與文本、與作者產生精神共鳴。同樣,利用多媒體來開展教學,圖片、音樂、視頻等也能展現教師所想營造的情境。學生可以調動視覺、聽覺、觸覺、動覺等各個方面的感官,通過觀賞或互動的形式,參與到情景的構建和體驗中去。
例如在講《林黛玉進賈府》時,可以播放電視劇《紅樓夢》配樂《枉凝眉》,在情景中形象感知何為“閬苑仙葩”、“美玉無瑕”,何為“鏡中月”、“水中花”;在教授《荷塘月色》寫景的段落時,就可以配以輕音樂以及著名播音員的朗誦,引導學生調動多種感官想象“婷婷的舞女的裙”、“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作者眼前的景成為學生心中的象,作者的徘徊憂郁、不滿苦悶、渴望脫離、向往未來政治的復雜感情,像文中流動的月光一般,緩緩地流入學生的心靈,同時模仿朗誦技巧,進行朗誦表演,沉浸式體驗詩人的情感世界。
情境穿插的教學方式雖然表現力溢于言表,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高品質和恰當的多媒體技術的使用雖有錦上添花之美,但多媒體不是閱讀課的主角,在教學實踐中需合理安排,切莫喧賓奪主。
三、深入思考,拓展升華情景
在語文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是旨在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課本,更多的在于他們將學習閱讀的心得體悟和文章中的思想情感融入到自己以后的學習生活中,達到知識聯系實際、課堂拓展延伸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中,文章講述了作者的苦難和母親的付出,而作者是在母親去世后才深刻理解到這份濃濃的愛的深沉與偉大,給他帶來了無限的鼓勵與包容。而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一位母親,無論她的學識、生平與職業如何,她對子女的愛都是最偉大最無私的。請你講述在自己的生活過程中,和母親一起經歷的一件最難忘的事情,并談談自己的感想體會。以這樣的話題結束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將理論轉化為實際,可以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更好的理解生活中的各種或簡單或復雜的感情,并學會去珍惜、守護這份情感,從而達到教學情景的升華,使語文教學最終達到服務于生活的目的。
新課改背景下,新型教學手法和教學方式層出,在改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著不同的應用,但應用方向應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提高學習水平上。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老師雙方營造出一個輕松、自由的教與學的環境,拓展教學空間,提高教學效果。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當深入研究課堂教學藝術,采用切實可行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學習中去。
參考文獻
[1]陳家運.高中語文閱讀情境的創設策略[J].新作文,2021(09):25-26.
[2]袁潔.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課外語文,2021(07):86-87.
[3]李朝. 情境教學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