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慧
摘要:對于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的難點往往是作文的創作,而在考試中最能幫助學生獲得分數的往往也是語文作文。由此可見,初中作文必定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那么,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該采取哪些方式幫助學生克服作文創作困難這一難題呢?如何才能使學生的作文質量大幅度提升呢?只有發揮教師的教學創新能力,才能夠解決此問題。
關鍵詞:農村 ?初中語文 ?創新作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對于農村初中生來說,語文作文始終都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 點,很多初中生特別是一些男生面對語文作文總會表現出種種為難情緒。結合筆者多年教學經驗,現將學生在語文作文寫作方面教學創新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創新思維引導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活動
由于傳統的語文寫作教學理念在寫作方法、內容、形式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約束了作文的教學模式,過分強調寫作體裁的新穎性、用詞的華麗性、主題的高揚善美性,直接導致學生只能夠在一個較為封閉的思維中進行寫作,完全否定了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扼殺了學生在寫作上的想象力,澆滅了學生的新思想、新思維。為此,廣大初中語文教師需要以創新思維引導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活動,解放思想,更新教學觀念。同時,以一種大膽探索、打破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的精神去影響、鼓勵學生進行創作,突出創新效率。
二、豐富語文活動,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
學生的生活相對來說比較貧乏,要想讓學生寫出生動可感的作文,就必須讓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實踐活動,置身于濃烈的寫作氛圍中,才能使學生積累材料、提高認識,從而培養情感。在平常教學過程中,我指導學生多讀多寫,使得他們腹有文章、心有感悟、腦有聯想。
1、通過閱讀豐富學生的閱歷,充實其情感體驗。
許多作品的文學修養很高、生活哲理很深,我們學生的理解水平不高,生活閱歷還十分欠缺。要避免閱讀時間本來就不夠還處于效率低下的窘況,我的做法是:開設閱讀課,開展讀書活動,讓學生做到腹有讀書。
2、把命題的權力交給學生,讓他們在有感的前提下自己命題作文。學生在無拘無束的心境中隨意漫談,袒露思想,真實表達。還可以進行專題作文活動,讓學生自己設計一些切近其生活實際的話題,在獨立思考與共同討論的基礎上自由作文。
3、把作文批改與講評的專利還給學生,在自評與互改中體驗作文的樂趣。長期以來,作文的批改與講評是教師沉重的負擔,幾乎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可學生往往只是注意了分數,而并不在乎老師的評語。現在我把它交付出去,讓學生自己去修改,自己去品評。
三、鼓勵學生拓展閱讀的質與量
閱讀是寫作的前提,不但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也可以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提升學生在思考、分析等方面的綜合能力。為此,需要盡可能地鼓勵學生拓展閱讀的質與量,提升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古人說的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大量閱讀一些具有營養價值的文章,可以讓學生在寫作思考上更加的開闊,寫作方法上更加的多樣,同時,還可以適當借用別人文章中的優美佳句來提升自己文章的美感。初中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多鼓勵學生增加對文章的閱讀量。讀完之后,還需要做好心得與體會的記錄工作。考慮到學生在認知水平、經歷、性格愛好等方面的差異性,教師需要考慮學生之間對同一問題思考角度的不同,鼓勵學生盡可能地表達出內心的真實感受,消除學生出于擔心自己文章沒有情感、創新而產生的憂慮。告知學生只要文章是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的,內容健康就可以了,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文章在結構、形式、語言等方面的華麗。因為一篇好的文章應該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真情流露,反映的是一種真實的生活狀態。
四、創設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情境
創設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情境是實現有效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重要方式。生活是創作的源泉,而作文是生活的反映。針對當前許多學生普遍感覺生活模式單一、枯燥的問題,教師需要有意識地組織一些課外活動,讓學生走進自然,走進社會,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仔細的觀察來收集寫作的素材,增加體驗感和真實感。例如,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有效地訓練說明文的寫作能力及技巧,教師可以利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參觀校園內的建筑。甚至可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走出校門,參觀學校附近的景區和建筑物,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生活,增強寫作的靈感。在學生完成寫作之后,需要開展交流活動,指出自身的不足與成功之處。通過交流和對比訓練,既增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寫作技巧,也提升了學生的交流水平。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是整個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學生充分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另外,作文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主要途徑,同時,也充分體現出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基本特征,通過運用語言文字進行寫作是實現表達與交流的重要方式。
五、強調學生寫“個性作文”
個性作文首要的是尊重自主。讓學生說自己的話,抒自己的情,寫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感受,這樣才能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創新。
1、角度新。有一個全新的題目,僅僅是創新作文的第一步。接下來,是要確定寫作的新角度。怎樣指導學生從一個全新的視角構思作文呢?一是多向發散,尋找可寫角度。二是捕捉生活、情感、理性等諸方面的瞬間感受,從各個角度深入挖掘。三是集中選擇,確定最佳角度。
2、材料新。材料是寫作的基礎。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話用來說明材料在寫作中的意義和作用是再恰當不過的了。人們常常把文章的主題比作人的靈魂,把結構比作人的骨骼,而把材料比作人的血肉。歌德說:“材料選得不好,一切藝術才能都會被浪費掉。”我們要讓學生懂得:新穎的觀點要靠材料來支撐,動人的感情要靠材料來表現,深刻的道理要靠材料來說明。我們要讓學生懂得“處處留心皆學問”的深刻道理,關注現實生活這個巨大的寫作“故事庫”,寫出讓人久讀不衰的文章來。
3、語言新。近幾年的滿分作文都在語言上占據了先天優勢。文章是語言的藝術。古人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這就是說好的內容要靠好的語言表達出來。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寫作文的時候,注意不斷地從個人的文字庫存中采擷閃亮的“貝殼”來點綴文章的主題,使其生動、鮮明,富有吸引讀者的魅力。讓學生學會旁征博引詩句、名言、歌詞、諺語等,概括有典型意義的成語、典故,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趣味性。另外,巧妙的運用修辭方法,也是使作文語言富有魅力的有效途徑。
總之,本文對新課標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進行了研究,希望為今后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實踐工作提供一個具有參考價值的文獻基礎,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效果。
參考文獻
[1]代光輝.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學創新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
[2]殷曦東.作文教學如何走出虛飾與矯情的困境[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