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軍萍
摘要: 為了加強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養中學生的勞動意識。本文在雙減政策下對培養中學生的勞動意識進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對中學生勞動意識的現狀進行分析與概括,之后對如何提高中學生勞動意識提出有效的措施,希望本文對有關教育者一定的啟發與幫助,促進中學生的勞動意識,加強中學生的思想素養,為祖國的發展培育好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下一代。
關鍵詞:雙減背景;培養中學生;勞動意識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教育事業的發展,初中生的教育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國家根據近些年來中學生學習壓力加重的情況下,提出了雙減政策,有效的減少了初中生的學習壓力。培養中學生的勞動意識也就成為現階段加強中學生思想教育的關鍵部分,正確的勞動意識有助于中學生形成科學的勞動認知,幫助中學生理解勞動的目的與意義,促進中學生的全面發展。
1.中學生勞動意識的現狀
受傳統勞動觀念的影響,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歷史當中,產生了一定的勞動思想。當然這些思想有積極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傳統的文化思想中,儒家文化起到主導地位,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對人們的體力勞動持否定的態度。認為人們的最終目的就是讀書將來做官出人頭地。這種勞動思想意識深深的影響著每一個家庭,至今延續著,對社會、學校、家庭等當面的影響極為的突出。另外對中學生的影響也不例外。此外,受傳統觀念的思想,傳統文化中的等級觀念、尊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學生的思想勞動觀念。
另一方面,隨著新時代的發展,西方文化的到來以及自媒體的發展,一些不健康道德生活觀念影響著中學生的勞動意識,具體表現為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游戲已經成為了很多初中生生活的一部分,嚴重影響著初中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勞動意識,助長了初中生的懶惰心理。另一方面隨著媒體的發展,各種網紅層出不窮,初中生看到網紅通過拍視頻走紅的方式引起中學生羨慕,進行盲目的跟風,類似于這種跟風的不良事件每天層出不窮,很大的影響了社會的勞動風氣以及中學生的勞動意識,不利于中學生的健康發展。
2.中學生勞動意識的優化途徑
2.1優化社會環境的影響
2.1.1勞動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
勞動價值觀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兩者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的作用,將兩者相結合對中學生培養勞動意識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勞動思想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與現如今我國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吻合。根據中華文化中優秀的勞動文化與民族優秀的品質相結合,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成果,通過弘揚優秀的勞動文化,引領中學生的勞動價值觀,將中學生的愛國之心融入到勞動當中,激發初中生的愛國斗志,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1]。
2.1.2營造良好的勞動文化氛圍
環境影響著人,人也在影響著環境。廣大勞動者在實踐的過程中創造的勞動文化對中學生的影響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通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勞動文化教育的加強,有利于培養中學生的勞動意識,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讓中學生更好的了解勞動,尊重勞動,培養中學生的優秀勞動道德品質。
2.2加強校園勞動教育建設
學校教育對培養初中生的勞動意識有著巨大的影響,現階段很多的學校為了加強對初中生的成績,而忽略了勞動意識,一方面繁瑣的學習任務加重了初中生的學習負擔,使越來越多的中學生失去了對勞動的正確認知與參與熱情。另一方面,由于過分的注重學習,減少學生們的勞動機會,導致學生體質越來越差,其即便懷有一定的勞動欲望,也難以有精力、有時間參與到勞動實踐當中。
對此,學校作為中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載體,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勞動文化的活動以及班級的形式,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喜聞樂見,符合中學生實際情況的校園活動。從而引起初中生的共鳴,加強對勞動意識的培養。另一方面還要優化教師的教育理念,豐富對初中生的勞動意識培養內容,教師作為學生們進行教育的直接引導者,對加強培養初中生的勞動意識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另外可以在教學中,通過對先人英雄事跡的講解,使初中生能夠更好的了解勞動意識培養的重要性以及對自身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強化初中生愛國主義情懷的同時,加強自身的勞動素養。因此,教師在平時的勞動教育上優化自身的教育理念,改進對勞動教育的錯誤觀念,正確的認識培養勞動意識的價值性,豐富對勞動意識的培養內容[2]。
2.3轉變家長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獨立自主意識
父母作為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老師,對孩子的舉止有著嚴重的影響,甚至決定著中學生未來的發展。現階段由于我國大部分的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很多的家長對中學生從小就過分的溺愛,家務活從來不會讓孩子去做,這就慢慢的助長了中學生的懶惰意識,削弱了中學生的獨立性和勞動能力,非常不利于中學生以后的人生發展。另一方面,受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大部分的家長認為初中生的任務只有學習,一切與學習不相關的都是無用的,從小就給初中生灌輸好好學習,將來“高人一定”的思想。這樣一來,導致中學生的勞動意識慢慢地發生了改變,甚至看不起基層勞動工作者,非常影響中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利中學生的身心發展。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首先是要轉變家長對勞動與學習的對立關系,家長要充分的認識到合理的勞動教育能夠促進孩子的學習狀態,在不影響孩子學習的情況下,合理的讓中學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培養中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另外進行家務勞動可以適當的減少初中生的學習壓力和負擔,通過家務勞動換換思想,放松一下,有效的減少中學生對于學習的厭惡,對促進中學生的成績也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最后鼓勵初中生參加社會上勞動活動,在培養初中生獨立自主意識的同時,還能夠加強初中生的勞動意識以及團隊意識,豐富了初中生的知識面,有效的提高了初中生勞動思想,有利于中學生朝著更加積極的方向去發展。
結語;綜上所述,勞動教育以及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關注的話題,對于培養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需要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盡可能地營造出良好的勞動教育氛圍,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豐富勞動意識教育的具體內容,培養中學生的綜合勞動素養,促進中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張文智.增強中學生勞動教育榮譽感方法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29):41-42.
[2]孫萍.核心素養視角下中學勞動教育再思考[J].智力,2021(1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