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笑


摘要:廣彩全稱“廣州織金彩瓷”,畫工仿照中國緞錦圖案繪制而成。采用低溫釉上彩的裝飾技法,在白瓷胎上繪紅綠彩,再施以金彩構成圖案,呈現出瑰麗絢爛的視覺感受。本文通過梳理廣彩的藝術特色,通過案例分析如何結合現代設計,使廣彩特色更好的呈現,讓傳統紋飾與現代設計合理融合,廣彩文化在現代設計中得到開拓和創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1 廣彩來源
廣彩始于明末清初,因源于廣州地區,故以“廣”命名。廣彩的瓷胎是先在景德鎮燒制后運送到廣州進行釉上彩繪。雍正年間,在廣州開設了官方貿易機構,促進了瓷器的出口。歐洲各國的王公貴族對中國瓷器的認可和喜愛,使廣彩成為海上絲綢之路出口外銷的熱門產品,受到廣泛青睞,成為歐洲上流社會的奢侈品象征。
2. 廣彩的藝術特色
廣彩以色彩艷麗,題材表現豐富,構圖嚴謹,繪工精細著稱。
2.1色彩搭配
早期的廣彩瓷色調單一,以麻色為主色,用單色的濃淡劃分層次。光緒時期在色彩運用上達到了繁盛階段,從最初的幾種增加到十多種。隨著新顏料的使用,繪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用色極其豐富大膽,高純度的對比色或者補色間相互融合,巧妙的融合在瓷面之中,使整體和諧,呈現出多彩色調。
傳統的廣彩用色講究嚴謹,色彩鮮艷,多而不亂,整體用色達到和諧。大面積巧妙地用金色、大綠、大紅這三種顏色,是中國陶瓷史中使用金最多的彩瓷品種,呈現出富有變化的絢麗輝煌色彩。整體來說,廣彩瓷在色彩風格上,熱衷于追求華麗熱烈的色系和層次細膩的過渡,以濃彩厚涂為典型特征。
2. 2題材表現
廣彩的題材內容豐富,圖案選取廣泛。早期的廣彩制品表現出強烈的洛可可藝術風格,并且是“式多奇巧,歲無定樣”。一大重要影響因素是為了適應國外市場的需要。因廣彩是由中西貿易逐漸發展起來的,為了迎合外國審美的需要,廣彩圖案也逐漸顯現出中西合璧的風格。隨著時間的推移,除中國傳統的山水花鳥,亭臺樓閣,民間故事和人物之外,部分還以外國時興圖案或人物進行相結合,如花園題材、西方神話、小說人物故事等,大部分是從西方來樣稿定制的產品。如圖1,以著名小說《堂吉訶德》為題材進行繪制,將堂吉訶德的意氣風發,仆人桑丘·潘沙的無奈,瘦弱的老馬以及過往行人對堂吉訶德的嘲笑等形態刻畫細致入微。
2. 3構圖形式
廣彩最突出的特點是在構圖上講究完整、統一、和諧。在傳統廣彩的構圖中,為強調畫面的豐富性,在構圖上常開“斗方”,即把畫面切成一個長方形空間,再在上面繪畫不同的圖案或人物故事。也有不設圈格,進行滿瓷彩繪,更顯隨性自然。廣彩圖案構圖飽滿,雜而不亂,層次分明。
2.4繪工精細
廣彩利用各種顏色和金銀水進行鉤、描、織、填,宛如無數金銀彩絲織于白玉之上,顯得光彩奪目、富麗堂皇。
在繪畫方法上,以國畫畫法為主,講究技巧,筆工精湛,描繪細致。廣彩除了借鑒傳統的繪畫瓷外,也仿照西方的繪畫手法,經過上百年的演變和發展,廣彩糅合了國國畫的神韻的同時,也吸取了精致的西洋畫風。筆工色濃構圖豐富,華美輝煌而不奢侈,中西薈萃,形成了廣彩獨特的風格。
3. 廣彩再設計
廣彩自興起以來,歷經盛衰起伏,在繁榮之后逐漸淡出公眾視野,廣彩的傳承與發展成為當前的一大難題。隨著社會精神文明豐富,人們對文化藝術追求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在廣彩的傳承與發展中,結合現代設計手法進行創新應用。通過再設計,擴寬設計作品的廣度和維度。使廣彩煥發出新生命,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廣彩因其獨具特色的紋飾和審美價值,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現代設計中,廣彩紋飾的運用可以發散思維,不僅在器物上面繪制,還可以延伸到其他領域進行再設計。近年來,以廣彩為題材的設計和藝術作品不在少數,80后時裝設計師盧聲前,通過五彩繽紛的廣彩紋飾運用在時裝上,再現傳統紋飾的魅力,。結合現代人的審美喜好和流行元素,設計出一系列以廣彩為主題的時裝設計。在傳統紋樣色彩的基礎上,開拓新的風格,創作出深受人們喜愛的作品。
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大會上,以復興廣彩文化為主題,國瓷永豐源打造了廣彩系列會議杯,用傳奇致敬傳奇,讓廣彩瓷燦爛地域瓷文化,再次引起公眾的關注。
國瓷永豐源設計總監——黃春茂副教授為此次慶典設計了系列廣彩系列會議杯,如圖2,通過提取、解構、重組等現代設計手法,將廣彩華麗繁復的局部裝飾提取運用到杯身與杯托底部。突出了廣彩特色的同時,也讓會議用瓷顯得華貴、端莊。
通過現代繪畫的思維和審美方式來擴大廣彩的裝飾表現力,使得廣彩藝術隨著時代發展的同時,融入傳統創作出獨具時代精神的廣彩作品。廣彩再設計賦予廣彩紋飾的時尚感,融入現代生活方式和審美意識。在繼承其藝術技術特點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是表達當代文化生活、激活廣彩藝術的生命力,使其適應現代的生活方式的一種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