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麗麗 譚偉軍 文殷花 程永龍 韓儆仁 荊彥民 張鶴瀟
(定西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甘肅 定西 743000)
黨參作為經濟價值較高的藥材,目前已在很多地區得到推廣。在半干旱區和二陰生態區進行黨參種植時,需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對于區域基礎條件進行分析,擬定相匹配的高效栽培技術,借此確保黨參植株的正常生長,提升黨參產量。
清除雜質,篩選出飽滿、無霉變、無蟲蛀的新種子。在播種前需要對種子進行預處理,以提高種子后續的發芽率[1]。在具體的處理過程中,先使用40℃溫水對種子進行浸泡,在浸泡過程中用木棍對其進行持續攪拌,等待水溫恢復到室溫時,停止攪拌,提前準備好干凈的紗布,將浸泡好的種子轉移到紗布當中,并利用清水對其進行沖洗。完成上述操作后將種子放置在沙堆上進行催芽。在催芽期間,利用15℃溫水在紗布上進行噴灑,間隔時間為3~4h,整個階段的持續時間在7d左右。
黨參是深根系喜酸性作物,選擇土壤pH值在6.5~7為宜,黨參耐干旱、高溫,種植地應選擇溫度適宜、陰涼通風、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陰濕地塊。在各生育期,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幼苗喜陰,苗期忌日曬,選擇地塊應以背陰地為宜,播種后覆草遮蔭;成株喜陽,定植選擇陽光充足的地塊[2]。因此,育苗地宜選擇排灌條件便利、土壤肥沃、結構良好、坡度小于25°、坡向半陰坡的地塊為好,并要求海拔2400m以下為宜。
在種子播種前,要對所選擇土地進行處理,最為直接的處理方法是對土地進行翻耕處理,在翻耕過程中施撒基肥,能夠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和通透性。現階段使用較多的翻耕方法主要是機械翻耕,可以有效加快工作進度。但是在機械翻耕后還需要對翻耕后的土塊形狀和大小進行檢查,若土塊直徑過大,還需要進行第2次翻耕,直到滿足顆粒物粒徑要求為止[3]。在機械翻耕結束后,還需要對土層進行平整,以確保土壤內部的保水量。移栽之前,需要施磷酸二銨300kg·hm-2,或尿素250kg·hm-2。在平整翻地施肥中,可以適量使用農家肥,如豬糞等農家肥40t·hm-2。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做好地下害蟲控制。在墑深翻后,應做好平整耕細,確保土壤“上面疏松、下面整實”。
平地作畦,畦寬1~1.2m,畦長因地勢而定,畦高10cm左右。春播育苗。土壤解凍后,于3—4月播種,春播宜早;干旱地區的春播宜在雨后搶墑播種,播種量5kg·667m-2左右為宜。秋播育苗。從10月上旬開始至土壤結凍前均可播種,采用撒播或條播;將種子與細土拌和后,均勻撒于地表,覆一層薄土,以蓋住種子為宜;或先在整好的畦面上開淺溝,行距25~30cm,播幅10cm左右,深度4~6cm,然后將種子與細土拌和,均勻撒于種溝,微蓋細土,稍加鎮壓,使種子必須與土壤結合。
幼苗生長細弱,怕旱,怕澇,怕曬,無論春播或秋播均要進行覆蓋遮蔭。常用的遮蔭方法有覆蓋秸稈或間作高稈作物遮蔭[4]。中耕要淺,防止傷根。拔草要選陰天或早晨、傍晚進行。當苗高5cm左右時應適當間苗,保持株距2cm左右。一般于翌年3月中旬起苗,邊起苗邊移栽。起苗時應從側面挖掘,防止傷苗斷根,同時將苗按大、中、小進行分級,推廣等級栽植。
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下旬進行移栽。
選擇頭部無損傷、健壯、無病害、又細又直,長10~25cm黨參苗,也可根據苗的直徑大小區分種植。
移栽前結合施基肥再深耕1次,增加活土層,并達到土壤疏松地面平整。地下病蟲害較多的土壤,移栽前要進行土壤處理。施入腐熟的農家肥5000~12000kg·hm-2、過磷酸鈣450~750kg·hm-2,再撒入5%辛硫磷3.75~4.5kg·hm-2,深翻30~35cm,耙細磨平作畦。4月上中旬,選擇陰天或早晚進行移栽,苗子隨刨隨栽,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參苗,開15~20cm深的溝,行距25~30cm,株距6~8cm,將參苗斜擺入溝內,覆土稍蓋過芽頭,輕輕鎮壓一下。不能當天栽完,要進行假植。大面積則采用機器作業,株行距、深度同上,農用350拖拉機后帶1臺中耕機(中耕機后連續帶2個耕犁),第1個耕犁翻起后人工擺苗,第2個耕犁緊跟著覆土埋苗,第2個耕犁犁過后還可施基肥[4]。
中耕除草,人工除草每年進行3~5次,特別是發芽初期應徹底進行除草。待出苗后,應及時拔凈苗眼草,根據長勢情況,適時鏟凈雜草。化學除草,在出苗前雜草較多時,噴施70%農達250~300mL·100m-2。出苗后如禾本科雜草較多,可在2~3片葉時,用20%拿捕凈1500mL·hm-2兌水450kg進行噴霧除草[5]。
噴施磷酸二氫鉀液,追加農家肥,促進黨參根系生長。開花較多的,追施尿素、磷酸二銨、農家肥,非留種田及當年收獲的參田,要及時疏花,減少養分消耗,促進根系生長。雨后田間積水時要及時排水,以免造成爛根[5]。黨參生長需要適當的肥料,要在植株長到15cm左右時開始施肥,之后按照生長需求施肥。可以用糞尿水澆灌,對黨參生長有利。生長過程中澆水的工作也要適當,在定植時把定根水澆足,有利于植株生根生長,植株成活以后澆水量不能太多,逐漸減少澆水量,植株生長不能過于潮濕,積水過多要把積水排掉,防止水分太多發生爛根現象。
黨參在生長過程中,其植株高度相對較大,因此為了確保植株生長的穩定性,還需要在適當的時候搭支架,當植株長到30cm左右時進行搭架,隨著生長還要牽引藤蔓,讓植株向著支架往上生長。如果沒有支架會導致植株生長過密,通透性變差,引發病蟲害,嚴重影響黨參的生長。
根腐病的主要病因是真菌感染威脅植株正常生長,致病病菌在土壤中會附著在植株的病殘體上進行過冬,等待第2年3月下旬—4月上旬時開始發病,進入到5月份之后,發病處于盛期狀態。該病癥的發生和氣候條件有著很大關系。主要對植株幼苗進行危害,部分成株也會發病。在植株發病初期,一般都是個別根系出現感染癥狀,隨后病癥會沿著根系逐漸向主根靠攏。主根在感染該病害后,初期并沒有明顯癥狀,隨后根部開始腐爛,癥狀逐漸加劇,影響植株對于水分的正常吸收,使植株出現養分供給不足的情況。此時新出的葉片出現發黃的癥狀,中午時段時,上部葉片因為蒸發作用出現萎蔫,但是夜間可以自行恢復。病癥嚴重時,萎蔫的葉片無法恢復到正常狀態,此時葉片開始出現發黃、枯萎等問題,最后導致植株出現死亡情況。
防治方法:與豆類、馬鈴薯、小麥、玉米等不同的作物輪作;在播種的同時,做好排水壟,降水量高的年份,要防止地表積水,及時排澇;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并用青枯立克90倍液加大蒜油1000倍液灌根1次,用青枯立克90~150倍液加地力旺300倍液加沃豐素600倍液噴霧,連續噴霧3次,每次間隔3d左右。
銹病是一種由銹菌寄生到植株體內后所導致的一類病害。該病害的出現直接危害植物的葉片、果實和莖。通常情況下,感染銹菌的植株只是局部感染,被感染的部位因為銹菌孢子的聚集出現病變,如小皰點、毛狀物等,而且枝干結構上還會出現腫瘤、曲枝等問題,從而導致植株出現落葉、發育不良等問題。如果植株上孢子堆積的密度相對較大,還會因此導致體內水分大量蒸發,造成植株枯死的問題。
防治方法:冬季及時清理枯枝殘葉,燒毀病殘枝葉,防止病菌傳播;降水量多的時候,為保證良好的通風條件,及時搭設支架,降低地表濕度。發病初期,推薦使用青枯立克90~150倍液加大蒜油1000倍液加沃豐素600倍液噴霧1次,后2次用青枯立克90~150倍液加地力旺300倍液加沃豐素600倍液噴霧,每次間隔3d左右,病情嚴重可復配三唑酮。
蚜蟲多在夏季發生,天旱時發生嚴重,主要吸取嫩芽嫩葉汁液,使其干枯致死。并且蚜蟲在室溫條件下,平均7d便可以繁殖1代,而且蚜蟲還具備了孤雌繁殖特點,在遇到高溫環境下會呈現指數增長的趨勢。另外,蚜蟲的成蟲還會躲在老葉片或者黨參根部過冬,具有非常大的威脅性。
防治方法:可用樂果乳油、除蚜凈或抗蚜威溶液噴灑,每周1次,連續噴灑2~3周;在治理過程中也需要對田間的雜草進行及時清理,減少蚜蟲的著床地;在蚜蟲開始爆發的初期階段,可以將10%烯啶蟲胺水劑和24%螺蟲乙酯懸浮劑拌和在一起進行使用,混合時的比例控制在300∶400,噴灑時的間隔時間控制在3d左右;待噴灑3次之后,需要對現有噴灑藥物進行更換,將24%螺蟲乙酯懸浮劑更換成50%氟啶蟲胺腈水分散粒劑,將更換后的新藥劑和10%烯啶蟲胺水劑混合在一起,兩者的混合比例控制在400∶300,噴灑時的間隔時間控制在3d左右,其作用是降低蚜蟲對于藥物的耐藥性,從而提升蚜蟲病害的處理效果。
如有鼠害發生,可采用弓箭射殺,并用2.5%溴氰菊酯粉劑與切碎的青菜或蔥按1∶10的比例配成餌料,放在害鼠經常出沒的地方,每處放3~4堆,每堆約150~200g,誘殺害鼠。配制餌料的全過程需戴橡皮手套或借助于木棍等物,嚴禁用手接觸,以免影響誘殺效果。
地下害蟲在前期會啃食幼苗的根莖,導致植株無法順利發芽或者在幼苗期因為營養缺失使其無法順利成長,進而導致植株在生長過程中出現變黃甚至死亡的情況,使種植區域出現缺苗現象,若不加以管控,很容易讓問題進一步擴大,使種植區域整片沒有苗株生長。
防治方法:需要做好田間雜草的清理工作,并且參照4~5kg·667m-2麥麩與90%晶體敵百蟲混合在一起,同時摻入少量凈水來拌和成毒餌,在幼苗種植之前,將其提前播撒在種植區域邊界處,從而達到初期除蟲的目的;在幼苗種植之后,將50%辛硫磷乳油和48%毒死蜱乳油混合在一起,拌和比例為400∶300,參考1kg·667m-2拌和比重溶解到灌溉水當中,從而起到良好的殺蟲作用。
該害蟲也為危害黨參生長的常見害蟲,其會在參畦土下3.33~6.67cm處對黨參根莖進行啃咬,從而將黨參或黨參根部啃食成孔洞結構,影響幼苗生長,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毀產問題的出現。
防治方法:在黨參幼苗種植之前,將1.5% 1605粉劑或者5%西維因糟劑和過篩后的細土混合在一起,比例為1∶10,施撒混合料在16.5~27.5kg·667m-2,隨著淺犁翻入到土中,起到相應的殺蟲作用;施用堆漚腐熟的有機肥,能夠對蟲害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在黨參幼苗生長過程中,可以將50%辛硫磷乳油溶解到水中,稀釋成700~1000倍液,或者將90%敵百蟲溶解到水中,稀釋成500~800倍液,沿著黨參根部進行澆灌,起到一定的殺蟲作用;等待蠐螬進入到成蟲盛發期時,可以在田間施撒2%樂果粉或者2.5%敵百蟲粉,施撒2kg·667m-2滅蟲劑,3d撒1次,持續3~5次。也可以使用90%敵百蟲將其溶解到水中,稀釋成1000倍液殺蟲液,3d噴灑1次,持續3~5次后,可以起到良好的殺蟲結果。
10月下旬,當葉片開始變黃,莖葉枯萎時即可采挖。采挖前3~5d割去地上莖葉,利于采挖,采挖時要避免斷根或漏挖。
做好初加工是黨參增值的一個重要方面。采挖的鮮黨參拿到太陽底下晾曬3~4h,避免長時間暴曬,(晾曬有利于清除表面泥土)用8號鐵絲或者尼龍線串成1.5~2kg的黨參串,拿到太陽底下晾曬7~8d,直至干燥,形成好的初加工產品。
綜上所述,結合區域實際生長環境,做好黨參生產全過程監督管理工作,不僅提升黨參生長狀態的健康性,而且對于增加黨參產量也有著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