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為農村帶來了大的機遇和挑戰,過去新基建都是一些大的項目和高的項目,大多放在城市,往往忽略了農村。實際上智慧農村、智慧農業的建設都和新基建息息相關,所以一定要把農業農村的新基建放在一個優先的位置,如果因為這一輪的新基建的建設進一步擴大了城鄉差距,將不利于未來城鄉區域的協調發展和鄉村振興。未來農村的新基建將是一個很好的抓手,刺激農業農村的投資,利于農業農村的發展,利于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 魏后凱
面對專業農戶崛起和互聯網經濟嵌入這兩個趨于融合的大趨勢,推進鄉村人才振興,需要對財政支農、農民培訓以及技術推廣等政策作出調整。對專業農戶而言,最需要的不是有限的支農補貼,而是渠道;對互聯網平臺而言,最需要的也不是幾個財政項目,而是用戶。要提升財政支農資金的使用效率,就必須根據市場主體需求進行政策調整。比如,近年來興起了一批致力于農產品上行的電商平臺,如果他們能夠根據惠顧額對農戶進行收益返還,那么不妨考慮對這一環節給予一定補貼。這將有利于促進平臺與農戶結成“命運共同體”,從而穩固鄉村振興的人才基礎。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明
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數字鄉村建設要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形勢新要求,著力發揮信息技術創新的擴散效應、信息和知識的溢出效應、數字技術釋放的普惠效應,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讓廣大農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要充分發揮數據作為新生產要素的作用,不斷催生新業態、新模式,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副局長 溫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