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占全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八達營蒙古族鄉人民政府,河北 承德 068150)
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指出,現代農業建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任務。因此,對于我國農村地區而言,要想在更大程度上滿足未來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就必須轉變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從而進一步加強現代農業建設。在我國農業經濟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對于能源消耗有著比較高的要求,在管理模式上呈現出了一定的粗放性特點,并且規模比較下,很難提升最終的農業生產效益,這些問題的存在,對農業經濟發展形成了非常嚴重的阻礙。因此,必須樹立出科學化的發展理念,轉變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努力按照現代農業建設要求,爭取以最好的投入,最終可以實現更高的回報,從而促進農業經濟在未來實現更加長遠穩定的發展。
針對于智慧農業而言,主要是實現了對互聯網、云計算以及物聯網等技術的充分利用,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體化的農業生產模式。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智慧農業已經進入到了知識處理、自動控制開發以及網絡技術應用等階段,并且逐漸融入到了農業發展中。
現如今,在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逐漸對信息化以及現代化引起了高度重視,并且開始面向這兩個方面發生轉變。在加強智慧農業建設的過程中,主要是轉變了傳統的思維方式、設計理念以及整體布局等,從而將智慧理念以及先進技術應用到農業發展中,通過這種方式,不但可以促進農業經濟在未來實現更加快速的發展,同時還能有效減少成本方面的投入,從而獲取到更多的經濟效益,使農業生產實現長遠協調發展。
在智慧農業建設過程中,通過對各種無線傳感器技術的充分利用,可以對農業生產現場所產生的濕度、溫度、光照以及二氧化碳等數據進行全面收集,同時,在對視頻監控設備充分利用的基礎上,可以對農作物實際的生產狀況進行全面掌握,從而實現對農業生產環境的遠程監控。通過網絡,可以將數據信息直接傳輸到智能管理系統中,系統在對農作物生長指標明確的基礎上,可以對農業基礎設施進行遙控,從而實現系統的自動開啟與關閉,使農業生產可以面向智能化的方向不斷發展。通過對RFID以及條碼等識別技術的使用,可以完成對農產品安全溯源系統的構建工作,從而完成農產品品牌的建設工作,對于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對云計算技術應用的基礎上,可以保證在農業建設中能滿足一定的集約化要求,同時按需完成物資分配工作,一般主要是應用到集約化建設農業共性技術支撐平臺中。系統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完成對數據的分類以及加密處理等工作,同時對系統中的數據信息進程儲存。對于基層農業管理部門而言,需要對數據進行嚴格監督與管理,同時針對每一個環節中所形成的數據制定報表。省級農業管理部門屬于云數據中心,主要是對下級所儲存的數據進行有效處理,對于所處理的數據內容,主要體現在了氣象數據、災情預測以及應急反應等方面。
通過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可以改變傳統結構化數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將統計學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在面對大量的數據信息時,可以進行統計性的收集、分析以及處理等工作,將數據與業務之間實現有效連接,對比較復雜的數據進行充分挖掘。在現代農業發展中,通過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可以在其中發揮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對氣象信息、作物與土壤信息、管理信息以及市場流通信息全面明確的基礎上,經過系統的整合與分析之后,可以保證農業服務能滿足一定的智慧化要求。
加強智慧農業建設工作,要將優質、高效以及可持續發展等理念充分體現出來,最主要的就是推動業務模式可以面向智能化的方向不斷發展,對現有的業務模式與業務形態進行創新與完善,從而才能更好地滿足現代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需要對現代信息通信技術進行充分利用,在此基礎上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
在對農產品進行銷售的過程中,可以在對信息技術使用的基礎上,構建農產品網上交易平臺,對農產品實際產量進行對接,從而完成訂單交易工作,在整個交易過程中,構建質量監督管理系統,通過對準入機制、檢測機制以及信用機制的有效構建,可以實現從農業生產到餐桌的全面監督與控制,保證通過平臺所交易的每一筆農產品,在質量方面能滿足一定的安全性。
加強農產品物流園與果蔬批發市場兩大智慧批發市場發展工作,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實現對電子結算系統、智能交易系統以及農產品追溯系統的充分利用,這時在農產品交易過程中,就能實現對交易價格以及交易數量的合理控制,同時還能對質量方面進行嚴格監管。
以植物工廠為例,對于植物工程而言,現在也被稱作為智能型數字植物工廠。在具體的生產與發展過程中,其作業主要是可以滿足一定的工業化生產要求,同時滿足綠色環保性,可以實現高密度的生產,環境設施不但精確,并且方便各項管理控制工作的開展。結合相關的調查結果了解到,植物工廠對現代裝備工程、生物技術、營養液、栽培以及信息技術等多種形式實現了充分利用。
針對于營養液栽培技術而言,在具體的創新工作時,主要是嚴格參照“礦質營養學說”中的相關要求,從而可以為植物工廠創新與發展提供非常重要的基礎保障。其中,環境控制技術主要是將傳感器以及控制器之間進行了有效結合,在具體的創新工作中,主要是為了實現對環境方面的合理控制。
韓國農業,很早之前就加強了對植物工廠的推廣工作,并且已經推出了二十多種植物工廠產品。美國通過植物工廠為空間站與星球探索提供食物保障,同時還提出了“摩天大樓農業”的思想,主要是在對植物工廠利用的基礎上,對食物供給未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合理解決。對于歐洲各個國家而言,主要是基于節能與減少成本等角度上進行分析,從而加強對植物工廠的研發工作。我國在對信息系統充分利用的基礎上,可以對植物工廠智能化發展進行合理監督與控制,從而有效減少運行過程中所需要的成本。
對于智慧農業發展而言,因為涉及到的專業內容比較多,所以對于人員自身專業性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加強對現代農業知識的推廣工作,那么就很難提升農業科技人員綜合素質水平,從而也會對智慧農業建設形成一定的阻礙。目前,我國專業的信息化培訓工作還不夠,在大部分地區農業生產中,都是根據以往的生產經驗來進行,所以農民信息化素質水平和現代化農業知識水平亟待提高。
在對現代農業技術與設備進行推廣的過程中,生產規模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基礎作用,同時也是智慧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條件。但是,在農產品價格與成本等方面進行分析,還存在著規模化生產比較低的現象,處于商品價值鏈的底端,從而很難實現農業信息化與智能化的發展。
只有不斷提升農業發展信息化與機械化水平,才能促進智慧農業建設工作實現順利開展。但是,部分農村地區因為受到經濟與自然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在農業綜合機械化發展中體現出了非常明顯的不均衡性,不但自然資源比較緊缺,同時對周邊環境也帶來了一定的破壞問題。
綜上所述,基于現代社會經濟發展背景下,在農業生產與發展中,一定要對智慧農村建設引起高度重視,通過實現智慧農業,可以對現代農業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農村農業智慧建設與發展,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方式,通過不斷提升農民綜合素質水平,加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工作,對于提升農業生產發展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