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剛
(鶴壁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鶴壁 458030)
糧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最為主要的任務就是確保糧油食品中的農藥殘留等有害物質達標,確保糧油食品達到可以食用的級別,做好糧油食品的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積極打擊市面上沒有通過食品安全檢測的糧油食品。但是盡管如此,在我國的市場上仍然有許多自產自銷的小商戶在販賣安全質量不達標或者存在安全隱患的糧油食品。通常情況下,存在安全質量的糧油食品不一定能夠完全用肉眼觀察到,尤其是農藥殘留量過高的糧油食品,其從外觀上看與安全水平達標的糧油食品沒有差別,通常只有霉變或者遭到了嚴重污染的糧油食品才能夠用肉眼觀察到其存在質量問題。為了進一步規范我國的糧油食品市場,讓我國人民能夠擁有更加高品質的生活,就應當進一步加強糧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本文針對糧油食品安全進行研究。
食品安全問題成為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的最主要因素,也對國家的長治久安造成了影響,不利于國家經濟的發展與進步[1]。我國對于糧油食品的銷售以及儲存工作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需要遵守程序進行,特別是在對糧油食品進行儲存時,對于環境和衛生問題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與其他的食品儲存工作相比更加嚴格,但是目前的糧油食品銷售專賣店只有極小部分滿足銷售和儲存條件,大部分商家配備的設備以及管理和經營過程均存在問題[2]。在對糧油食品進行儲存的過程當中出現生蟲、霉變以及污染等情況都會對糧油食品安全造成影響,從而影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糧油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是規范糧油食品安全的重要依據,能夠對想要在糧油食品上做出違法行為以謀取利益的不法分子起到約束與震懾的作用,當市面上出現了存在質量安全問題的糧油食品時,就需要糧油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與監察機構開展行政執法工作。在我國政府對糧油食品安全的高度關注下,糧油食品相關的安全法律法規政策也在不斷地進行優化,因此法律法規中的漏洞也越來越少,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著漏洞。我國的市面上仍然存在著質量安全不達標的糧油食品,當前的法律,特別是執法力,并沒有足夠強大的覆蓋力,才使售賣質量安全不達標食品的商販有機可乘。
對于糧油食品安全監測的成本不容忽視,因為在開展食品檢測的時候,需要使用到價格昂貴的檢測設備,同時也需要根據檢測技術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檢測試劑。這對于普通的糧油食品生產單位而言,難以負荷,因此其對于自身所生產的產品的安全質量心中沒有明確的答案。雖然我國的食品監督管理機構會對糧油食品進行安全檢查,但是所檢查的糧油食品都是經過正規的途徑上市銷售的產品,且部分走正規流程銷售的企業當意識到其當批次的食品安全不達標時,也會嘗試采用“偷梁換柱”的方式將這些產品低價銷售或者是轉手銷售,進而讓我國的食品糧油市場中出現了質量安全不達標的產品,但是消費者卻并不知情,甚至把食品監督管理機構蒙在鼓里。
在我國的糧油食品市場中,存在著許多自行生產與銷售糧油食品的小作坊,這些小作坊甚至都沒有衛生許可證,在自家的宅院中生產糧油,之后直接就近進行銷售,而當地的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也并不會關注糧油食品生產地是否衛生,也不會要求查看其衛生許可證與經營許可證等,而是直接將其購買回家食用。這些糧油食品中一旦存在安全問題,對于人身體的影響有可能并不明顯。例如,在糧油食品中殘留的農藥被人長期食用容易致癌或者引發各種心血管疾病,導致人的免疫力降低,甚至影響人的壽命,但是卻不會對人在短時間內造成明顯的影響,因此這種傷害對于消費者而言更為可怕,甚至難以預料。
我國糧油食品監督并沒有做到全面覆蓋,尤其是農村地區,對于這些地區的糧油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最為重要,因為農村地區是糧油食品生產的主要產地,但是食品監督管理部門的管理工作大多都集中在城市中,而農村地區的糧油食品管理力量相對薄弱。
為了能夠讓我國的食品市場中不符合質量安全的糧油食品完全消失,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優化工作。事實上,我國政府也的確在這個方向上不斷地努力,隨著市場中對糧油食品安全管理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在總結了各種大大小小的糧油食品安全案例之后,不斷地更新法律法規。這樣勢必能夠讓我國的糧油食品市場環境更加安全。為了能夠盡快地補充法律法規的漏洞,相關部門應當多關注社會中產生的與糧油食品安全相關的熱議話題,并且追本溯源地尋找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據此補充食品糧油安全管理法律法規。
食品安全糧油檢測需要成本過高,本身就是技術不夠成熟的一種表現,考慮到糧油食品企業在生產的時候就應當對產品的質量安全進行檢測,因此應當進一步加強糧油食品安全檢測設備與技術的水平,努力減少對糧油食品檢測的成本,讓其向著大眾化的趨勢發展。或者尋找出能夠粗略檢測糧油食品安全的方法,以便于企業在生產期間能夠對糧油食品安全質量進行自檢。
考慮到小作坊自產自銷的行為,各個地區應當開啟食品安全投訴的綠色通道,這個綠色通道不僅僅適用于當人出現了食品安全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時才對生產單位進行舉報,其還可以用于舉報疑似沒有營業執照或者衛生許可證的小作坊,例如,在路邊銷售糧油食品的路邊攤位等。因此,可以鼓勵各個地區的人民都關注當地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機構的微信公眾號或添加微信小程序,當其發現了路邊攤位或者小作坊在生產或販賣質量可能不達標的糧油食品時,就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或者微信小程序對其進行舉報,舉報成功且核實了其舉報的信息為真實信息之后,可以提供小額的獎金獎勵。當然,當地的食品監督管理機構應當考慮到部分老百姓為生活所計才自產自銷,可以對這些被舉報的人員進行家庭調查,如果發現確實存在經濟問題,則可以對其進行教育,并且在對其所生產的產品符合安全質量的情況下,為其辦理相關的證件。
考慮到食品監督管理部門的精力有限,可以成立糧油食品民間監督組織,由志愿者與當地的村委會合作管理組織,輔助當地的食品監督管理機構開展糧油食品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從而讓監管工作全面覆蓋我國各個地區。
糧油食品安全關乎到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且糧油食品是我國人民正常飲食所必須要使用到的東西,如果糧油食品存在安全問題,就容易導致食用了這些糧油食品的人身體健康水平降低,嚴重者,甚至還會威脅到人的生命。我國歷來重視食品安全問題,關心人民的身體健康,政府出臺了各項政策,并且要求監督管理機構加大監管力度,近些年我國的糧油食品安全水平已經得到優化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著遺留的問題沒有解決,這些問題仍然會對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因此,需要重視并且尋找解決的方案。糧油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為:糧油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有待進一步完善,糧油食品安全監測的成本較高,小作坊生產的糧油食品自行銷售缺少安全保障,以及糧油食品監督覆蓋性不足。對此,糧油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對策為,不斷優化糧食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進一步加強對糧油食品安全監測設備與技術的研發工作,在各個地區開啟食品安全投訴綠色通道,以及成立糧油食品民間監督組織與政府合作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