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清
(陽江市國有陽江林場,廣東 陽江 529500)
濕地松是一種速生常綠喬木,原產于美國東南部暖帶潮濕的低海拔地區,現在我國湖北武漢、江西吉安、江蘇南京、桂林以及臺灣等地已經引種栽培[1]。濕地松是一種生長力極強并具有廣泛用處的樹木,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優秀的綠化價值,是園林綠化、豐產造林中廣受歡迎的樹種。濕地松木材質量比較好,廣泛用于建筑材料和裝飾材料中,因而近年來濕地松的種植率也在不斷上升,其豐產造林技術也受到廣泛關注。濕地松豐產造林技術是濕地松培育過程中一項比較重要的技術,通過優質的培育策略,充分利用好培育過程中的管理控制措施,為濕地松的成長發育創造更好的條件,從而幫助濕地松豐產造林,并且讓濕地松生長成材。濕地松豐產造林技術對于濕地松種植以及培養具有極為關鍵的意義,在實際進行培育時,根據濕地松的培養方向不同,如用作建筑木材的濕地松或者用作景觀綠化的濕地松,其豐產造林中具體措施也會有一定差別。濕地松豐產造林技術的應用往往需要進行事先分析,了解濕地松的基本特性以及生長習性,以此為基礎對濕地松的詳細培育方案進行制定。濕地松的豐產造林技術與常規栽培具有相似性,但在栽培中更加注重培育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從而保證樹木最終成材。而通過豐產造林技術中的整地、栽植、撫育、施肥、養護以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更加有效地保證濕地松的生長發育正常,更好地完成濕地松豐產造林活動,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效益。
濕地松屬于松科松屬喬木,原產地在美國東南部低海拔地區,其生長速度較快,松脂產量較高,具有極強的經濟價值。濕地松形態特征與同類型松木具有相似性,松樹皮呈現灰褐或者紅褐色,從外形看,已經生長成材的濕地松高約30m,胸徑約90cm。樹葉呈針狀,2片一束與3片一束并存,約長24cm,粗硬,深褐色,有光澤[2]。濕地松枝條每年可生長3~4輪,春季生長期較長,夏季生長期略短,根據濕地松枝條生長習性可以幫助更好地進行濕地松枝條修剪,幫助濕地松整型,促進濕地松快速成長。濕地松是一種生長速度很快的樹種,一般10~12a就可成材,成材后木材可以用于纖維用材、造紙加工、建筑等方面,是經濟價值極高的樹木。濕地松同樣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可以用作園林綠化、自然風景區或者高速公路綠化觀賞樹等。鑒于濕地松的上述特性,濕地松造林一般開始于冬季12月中旬—翌年2月中下旬,了解濕地松的形態特征以及基本特性,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濕地松豐產造林工作。
濕地松是一種適合生長在低山丘陵地帶的樹種。濕地松原產地的生長習性是使得其對于濕地環境適應很好,由于濕地松本身具有較強的耐水性,并且不容易受到松毛蟲的侵害,在夏季多雨、冬季干燥的亞熱帶地區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因此,濕地松在我國引入種植情況良好,我國南方的亞熱帶地區引入濕地松種植情況表現良好,濕地松也成為當地豐產造林中比較常見的樹種。濕地松適宜生長溫度15~23℃,并且生長溫度耐受情況良好,據統計,濕地松可以耐40℃的絕對高溫和-20℃的絕對低溫,是一種耐旱耐熱的良好樹木。濕地松對于土壤的適應情況較強,本身生長于濕地環境中,對于粘性土壤、濕潤土壤具有很好的適應度;另外,濕地松的耐旱效果較強,因此濕地松在中性至酸性土壤中都可以有良好的生長態勢,在沙黏土環境下也可良好生長,其生長習性決定了更喜歡低洼沼澤地帶邊緣地區,因此在低洼沼澤地帶邊緣生長的濕地松成長速度以及成長質量都會更好。雖然濕地松生長喜光,但是濕地松并不耐陰,在種植過程中應該重視濕地松的光照控制,可選擇向陽低山地帶進行栽培。
整地是豐產造林活動中首要的,也是基礎性的內容,在濕地松豐產造林過程中,有效整地是極為關鍵的內容。濕地松豐產造林技術中對整地具有一定要求,濕地松適應多種類型的土壤條件以及地質類型,但是種植濕地松的土壤條件不同,也需要進行對應的整地規范,因此在正式整地前進行前期調查是十分關鍵的。應先了解立地指數等級,再選擇整地方案。在根據濕地松生長條件選定造林地點后,需要對該地區土地進行細致整地。細致整地工作一般開始于濕地松種植前3個月左右,提前進行整地處理有利于發揮土地蓄水保墑作用。濕地松整地要對造林地點的雜物進行處理,去除造林地的灌木、雜草、雜木等,清除雜物過程中應該注意清除的整潔程度,條件允許情況下應注意清除質量,為濕地松生長創造便利條件,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在徹底清除雜物后,需要對土地進行處理,通過翻土、松土等工序,改善土地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為濕地松生長創造更加優質的條件。另外,還需注意在濕地松種植中,不同地塊整地具體要求不同,根據立地的指數等級劃分,對土地進行系統處理,是保證濕地松生長質量的重要內容。濕地松在14級指數立地條件生長較好,這種生長環境下進行整地,往往不需要全墾,直接挖穴就可以開始造林。而隨著指數等級的變化,濕地松的挖穴大小會發生一定變化,根據立地的具體特性,選擇對應的中穴、小穴栽培坑穴,有利于更好地進行造林活動。根據土地實際狀態選擇整地方式,不僅可以為濕地松的生長創造優質條件,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整地費用,促進濕地松速生豐產,具有良好的價值。
栽植過程是豐產造林中最為關鍵的工作內容之一。定植是保證濕地松栽種生長發育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證濕地松生長質量的基礎條件。而且對濕地松進行精細化栽培可以極大地提高濕地松的成活率,確保其生長狀態[3]。一般在整地完成后就可以開始濕地松的栽植,濕地松栽植中需要注意合理選擇栽植苗木、栽植時間,并系統地制定栽植流程,栽植需要保證科學性并注意聯系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栽植也是保證濕地松存活率的關鍵,有效的栽植往往能夠提高濕地松存活率,并且幫助濕地松速生豐產。在濕地松栽植前,必須做好苗木的準備和保護工作。濕地松苗木在栽植之前可以進行預處理,預處理一般是針對遠途運輸的苗木,可將苗木根系浸入生根粉浸泡,而后進行蘸漿定植。濕地松栽植時需要注意根據百分率分級法對苗木進行分級,造林選用Ⅰ、Ⅱ級苗木,禁止使用Ⅲ級苗木造林,用以造林的苗木可于早春或者春梢萌發之前進行定植,一般在2月中旬、下旬。濕地松定植中為了確保其存活率,栽種時的氣候選擇也比較重要,雨后陰天或者無風無雨的晴天進行定植,能夠為濕地松定植創造良好的條件,便于其存活。濕地松栽植時切忌栽植過淺,應該保證栽植深度適宜,否則容易影響苗木存活率。苗木栽植時需要栽緊踏實。選定一處坑穴,將苗木根系放入坑穴中,先使用少量細土覆蓋壓緊,而后上提樹苗,使得苗木正根舒展后填土2/3,再次壓緊,最后填滿1/3土并壓緊后,覆蓋一層土。盡管濕地松喜光,但若栽植時天氣條件陽光過強、天氣過于干燥或者有大風大雨情況,濕地松栽植會受到不良影響,一旦遇到不利于其栽植的天氣,可以將用以栽植的苗木暫且封存于陰濕處,并覆蓋保濕物進行暫時儲存,等待天氣適宜后再進行濕地松的栽植工作。栽植時周圍環境等會對濕地松存活率產生一定影響,需要格外注意濕地松栽植時對周圍氣候條件因素的分析。
濕地松撫育是保證濕地松成活率并且促進其生長發育的關鍵,為了提高濕地松豐產造林效率,應該選擇合理策略對栽植完成的濕地松進行撫育,包括定期除草、松土、間伐等。濕地松的除草和松土工作是日常撫育中比較常用的方式,也是比較重要的措施。在濕地松撫育工作中,除草和松土是基礎且重要的撫育手段,通常來說,濕地松的除草和松土工作可以同時進行,一般濕地松的成材時間為10~20a,而濕地松栽植當年可以進行1~2次松土除草活動,濕地松栽植第2年松土除草2次,第3年松土除草1次,而后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松土除草活動。松土可以與除草同時進行。濕地松進行松土時需要注意合理控制深淺,松土一般不超過10cm,切忌松土過深,特別是早期松土中深度控制不當可能會影響濕地松的正常生長。另外,需要注意濕地松早期生長較快,栽植前6a不推薦進行打枝。由于濕地松生長速度較快,當觀察被壓木占總株數20%~30%時可進行間伐,間伐是濕地松豐產造林中極為重要的策略,間伐選擇的樹木一般為林木分化后林下被壓木,第1次間伐的強度約為林分總株數的25%~35%,而后可以根據濕地松實際情況選擇間伐,后續間伐的強度約為20%~25%,此外濕地松間伐間隔一般不大于10a。
施肥在濕地松培育過程中極為關鍵,合理施肥有利于濕地松更高效地成長。在施肥時同樣應該注意新造林的特殊性,合理地使用基肥并進行定期追肥。在肥料選擇時需要注意,濕地松屬于菌根樹種,對土壤結構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吸收養分的能力也比較強,比較喜磷肥,在實際施肥時,可以選擇專業的濕地松專用肥料進行施肥,現階段市面上售賣的濕地松專用肥料營養比例搭配良好,在進行選擇時也可以根據本地的土質條件以及濕地松成長狀況,對不同肥料營養成分進行比較后選擇更加合適的營養肥。濕地松的基肥需要根據立地的種類合理選擇,中等立地可以選擇濕地松專用肥作為基肥,高等立地一般不需要基肥。通常將肥料放入穴中,填入1/2土后攪拌均勻,再覆土填平。濕地松的后續栽植過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定期追肥,一般中等立地追肥時間第4年1次,九年生時可以適當增加追肥數量,高等立地追肥時間一般為4~7a,9~11a。另外,濕地松根據其用處不同需要追加肥料的頻率也有一定差異,如用以建筑材林的濕地松在肥料追加時需要適當增加肥料數量。
濕地松的綜合養護同樣是保證其豐產造林質量的關鍵。濕地松要求生長環境濕度在50%~70%,喜陽光充足,不耐隱蔽,對土壤排水要求比較高,應盡量保證其根系能夠在最高地下水位線生長,促進濕地松豐產造林。濕地松養護過程中應做好水分管理工作,通常來說,濕地松在土壤含水量接近飽和時生長狀態最好,所以7、8月份是濕地松水分管理極為重要的月份,在7、8月份如果發生干旱情況需要及時抗旱,如果遭遇大雨,則需要合理排水。另外,在濕地松養護中進行科學修枝有利于其更快生長,修枝的時間一般在6~8a,修枝時注意采用手鋸進行修枝,將貼近樹干處需要修理的枝條鋸除。
濕地松是一種抗病蟲害能力較強的樹木,在豐產立地條件與氣候區并不容易受到松毛蟲等蟲害的影響。但根據統計,濕地松也有蟲害風險,應該進行科學防治,避免對豐產造林造成不良影響。濕地松常見蟲害包括松梢螟、松梢小卷葉蛾、松突圓蚧等,常見病害主要有松針褐斑病、松梢枯病、松落針病等。病蟲害防治中,加強日常養護保證濕地松自身生長狀態良好,增強自身抵抗力是比較優質的防治方式。此外,可以合理選用各類型殺蟲劑對蟲害進行清除,現代造林中為了減少對環境的損害,還可以釋放蟲害的天敵昆蟲達到抗蟲害的效果;對于濕地松的常見病害可以選擇多菌靈、波爾多液等噴灑防治;及時修剪、間伐病梢也是比較有效的病害控制措施。
濕地松是一種用處廣泛且適應性極強的樹種,濕地松豐產造林不僅可以創造良好的綠化效果,也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而通過有效的策略和手段可以進一步提升濕地松豐產造林的效率。濕地松豐產造林要從濕地松的基本特性進行分析,了解濕地松的形態結構以及生長習性,而后對樹木培育的各項活動,包括整地、栽植、撫育、施肥、養護、除蟲等進行細節控制,如此可以進一步改善濕地松豐產造林的效率,保證濕地松的生長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