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營
摘要:農業是我國的第一產業,也是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農業技術的發展好壞更是關乎人民生活品質能否提高。綠色農業種植技術雖然在當下已經大力推廣,但是采取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地區還相對較少。本文從如何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角度出發,分析技術優勢并提出具體的推廣策略。
關鍵詞: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優勢;推廣策略
1 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概念
對于綠色農作物人們都很熟悉,其實際上指的是一種具有原生態特點的自然農作物,是在純天然大自然中生長起來的農作物,也體現原生態面貌。在綠色農作物的種植過程中主要種植環節有兩個,一個是綠色技術的使用,另一種是綠色農作物種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作為綠色農作物生產與加工的基礎,對綠色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中,農作物的種植方式大部分都是通過綠色種植的方式來完成的,這在農作物種植技術中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種植方式,這種種植方式的使用不僅促進了綠色農產品的產生與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農作物種植人員的經濟收入,使人們生活質量得到不斷提升的同時,讓更多人們的身體健康與飲食健康等得到保證。
2 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優勢
首先,綠色農業秉持以保障人民身體安全、增強人體健康為基本準則。綠色農業下生產出的食品更加安全,對于水源、肥料和種植技術的選擇更加科學,制作出的食品更加符合人體的營養需要。并且采取綠色農業種植技術能夠提升糧食產量,節約種植資源,既能夠解決目前各個國家普遍存在的糧食短缺問題,滿足人民對于糧食的需求,又能夠產生較少的污染,投入較少的種植經費,可謂一舉兩得。
其次,使種植人員的經濟收入渠道得到了增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在不斷提升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們意識到健康飲食對自身身體健康成長的重要性,人們開始對日常生活中的飲食進行嚴格要求。在當今社會,大部分人們對日常飲食的基本要就是安全、衛生、健康以及無公害,在保證身體攝入營養均衡的同時,提高飲食安全程度,這也是綠色農業種植生產穩步發展的首要條件。在人們根據不同農作物生長特點進行種植時,不僅要保證種植手段與過程安全,也要讓綠色農作物在一個良好的自然環境中生長,這樣就可以讓農作物生產安全得到保證,也可以減少種植期間營養成分的流失,所以,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已然成為當下人們群眾選擇食品的首要條件。
再者,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的使用,可以對黑土地資源進行保護。在黑土地中,有著豐富的營養成分,這些營養成分是保證農作物健康成長的基礎。在過去農作物種植的過程中,由于科學技術發展有限,農民都是采用純生態的方式進行種植,這樣可以對黑土地資源進行有效保護,但是種植產量與收入都不能達到理想狀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種植技術與化肥農藥被應用到農業種植中,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農作物的產量,但是由于其投入成本高,對黑土地資源破壞大,不僅使得黑土地中的營養成分遭到破壞。導致黑土地逐漸土壤酸化板結、使用壽命減少、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等問題。
最后,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出現使的農業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隨著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與使用范圍的增加,讓農民逐漸意識到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種植對農作物生產質量與效率提升的重要性。人們開始主動學習新種植技術,不段增加綠色農業種植的使用范圍,不僅使人們的食品安全得到重要保證,也進一步提升人們身體健康水平。
3 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遇到的困境
面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種植優勢,廣大農民并沒有提高應用率,反而依舊沿襲傳統種植技術,究其原因,主要因為以下兩方面:
3.1 技術宣傳不到位
對于廣大農村地區來說,應用一項新技術來替代傳統的種植技術需要漫長的周期,而在這一替換的過程中,種植技術的宣傳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宣傳的效果好,便可提升技術的應用率,提高糧食的產量與質量。而農村出現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應用效率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宣傳不到位,廣大農民并不知曉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含義和特點,國家對于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也沒有真正的深入基層,未全面闡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優勢和有關的國家補貼政策,導致綠色農業種植技術被束之高閣,得不到推廣應用。
如果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不能夠被廣泛應用,研究專家的多年研究成果不僅付之東流,也會嚴重阻礙農業的發展,降低國民生產總值,人民的糧食供應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在日后的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過程中,推廣工作的主要方向應該放在宣傳上,使廣大農民接受新興技術,提升農業附加值。
3.2 不了解種植技術
對于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應用率不高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已經接受新興種植技術的農民對于新技術沒有整體的了解。農民在知識水平表現上屬于弱勢人群,對于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理解較慢,應用上也會存在諸多問題。因此即使農民內心想要應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提升糧食產量與品質,但由于對技術操作的不了解,沒有專門的技術人員指導,在與較為熟知的傳統農業技術相比下,常依舊選擇傳統農業技術進行農作物的種植,保證農業種植的基本產量。
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是運用較少的肥料、較少的資源完成更多的糧食產出,一方面降低農民種植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也能夠起到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目的。但是對于想要接受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農民來說,由于沒有技術人員的指導而被迫放棄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應用,既增加了農民的經濟負擔,也使得國家想要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不能實現,導致了兩者的損失進一步擴大。因此,針對該問題,選派專業的技術人員對于綠色農業種植技術進行專門指導勢在必行。
4 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的優化對策
4.1 多種渠道宣傳,加大政府補貼
針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宣傳不到位的問題,應該依托互聯網技術,與傳統的宣傳手段相結合,探索新型宣傳方式,加大宣傳力度。例如,可以事先錄制好需要宣傳的視頻,上傳到網上,設置專題欄目,農民可以一鍵就搜索到自己想要了解的綠色農業種植知識,還能以播放廣告的形式來增強種植技術的宣傳效果。天氣預報是農民農忙時節必須觀看的節目,農業部門可以與地方電視臺合作,在天氣預報的節目時段播放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廣告,使農民自然而然的接受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相關信息[1]。
國家也要從農民的切身利益出發,以政策補貼的形式來號召農民接受新興技術。例如,可以在農忙時節以化肥補貼、種子補貼、農具補貼的形式來鼓勵農民應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長此以往,傳統農業技術可逐漸被取代,農業生產環境也會顯著改善。
4.2 加強與地方企業合作,選派技術人員進行專業指導
針對農民對于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不了解的問題,選派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專業的指導很有必要。但是針對于農民個體來說,經濟能力有限,面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所需的設備條件和技術條件,農民個人難以滿足,因此與地方企業合作,依托企業的資源優勢和人才優勢可以促進農民生產效率的提升[2]。農民個體可以與企業之間簽訂合同,約定在秋收后將糧食出售給地方企業,而地方企業要對農民個體提供設備與技術的支持,以此來滿足雙方的合同目的,延長農業產業鏈條,激發農業經濟在地區內部的流動。
對于技術人員的需要,也可以由地方企業負責,引進專業人才,滿足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人才需求。人才引進不僅可以對于農民個體進行專業的技術指導,提升糧食產量,提高農民農業收入,也可以滿足地方企業的糧食供應,擴大糧食加工產業規模,實現企業與農民個體雙方共贏的局面。
4.3 建立更完善的監管體系
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不僅會使我國原有的農業發展形勢受到沖擊,同時也會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一些新的問題。因此,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使用過程中,相關部門要能夠在原有的農業監督管理體系上進行完善,讓其符合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特點,這樣不僅可以緩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中出現的新矛盾,也可以有效提升農產品的質量。此外,相關部門對相關制度進行完善,也可以方便其管理,在提高市場食品安全性基礎上,為綠色農業的發展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4.4 打造種植基地
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農民種植投入成本,提高農產品質量。隨著城鎮建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人為了增加經濟收入,提高生活治理,都選擇到城市打工,這不僅使農業種植人員急劇減少,在農業種植領域也出現“老齡化”嚴重等問題。雖然這部分種植人員擁有著豐富的種植經驗,但是由于其思想比較守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大部分農民不愿意主動改變自己的種植方式,這不僅為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帶來許多問題,也嚴重影響到了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效果。
5 結語
綜上所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優勢已顯而易見,重點是如何將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出去,使廣大農民接受此技術。應該發現推廣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宣傳不到位和缺乏技術指導問題。并且,應該加強宣傳,利用多種方式使農民了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內容與優勢,同時加大政府補貼,來減輕農民的經濟壓力。而對于技術的扶持,農民可以與地方企業合作,依托地方企業的人才優勢和資源優勢提升自己的種植能力,提高糧食產量,實現種植目標,走上致富之路。
參考文獻
[1] 黃峰.分析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及應用[J].種子科技,2020,38(20):90-91.
[2] 李宏.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及其應用探究[J].農家科技(上旬刊),202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