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
葉橘泉先生是近現(xiàn)代著名的中醫(yī)專家,在臨床治療的辨證思路和用藥方面具有獨到見解。下面為大家介紹葉橘泉先生治療胃癌的一張經(jīng)驗方,值得借鑒。
胃癌方(葉氏經(jīng)驗方)
番杏葉9~30克,薏苡仁12~30克,蒲公英根30~60克,莼菜12~30克,菱角12~30克,紫藤枝葉9~30克,訶子9~15克,刺五加9~15克,刺楸9~15克,陳皮6~12克,水煎服。
慎用或禁忌
胃黏膜有較大癌性潰瘍面或有大出血傾向的患者應慎用或禁用本方。
臨證醫(yī)案與心得
袁某,男性,76歲。1972年11月初診。
患者訴最近常感胃脘有疼痛灼熱感,有時疼痛較劇,甚至向腰背部放射。身重,倦怠,不思飲食,幾個月里體重減輕了幾千克。去腫瘤醫(yī)院就診,被診斷為胃癌伴肝轉移,同時伴有腹腔積液。外科及內(nèi)科醫(yī)師考慮患者的年齡和病情,最后決定將患者轉中醫(yī)科接受中藥治療。
診見患者一般情況較差,形體消瘦,面色萎黃,鎖骨上可觸及腫大的淋巴結,上腹部亦可觸到腫塊。大便溏薄。舌質(zhì)偏紅,苔薄色灰,脈弦細。
此乃熱毒蘊結,胃氣欲絕,治以清熱解毒、益氣養(yǎng)胃,方取葉氏胃癌方:
番杏葉18克,薏苡仁30克,蒲公英根18克,莼菜30克,菱角30克,紫藤枝葉12克,訶子9克,刺五加15克,刺楸12克,陳皮6克,水煎服。
考慮患者年老體弱,不能像一般人那樣服用湯藥,我關照其家屬將煎好的湯藥裝入小茶壺里,讓他像喝茶那樣少量多次飲用。連續(xù)服藥7劑后,患者感覺全身有了點力氣,腹中時而咕嚕、咕嚕作響,食欲亦有所增加。通過持續(xù)的中藥治療,患者的病情在相當一段時期內(nèi)得到穩(wěn)定。
胃脘部痙攣痛,可加芍藥、甘草、延胡索;胃脘部寒冷疼痛、消化不良,可加花椒、麥芽、蒼術,也可采用局部的“湯壺加溫療法”(準備一個內(nèi)裝熱水的湯壺,將其貼近人體疼痛部位及兩側上臂的后面、兩側大腿的前面、腹部、兩側臀部,依次進行加溫,每個部位加溫約5分鐘。每個部位一天內(nèi)可分別做8~10次),或?qū)⒃颇先叻壅{(diào)成糊狀外敷疼痛部位;惡病質(zhì)狀,體格羸瘦,上腹部可觸及腫塊,全身極度倦怠等,可加刺五加、別直參,或與十全大補湯合方;癌性腹腔積液,可加車前草、半邊蓮、生姜皮。
此病例可以證明:晚期癌癥患者如果堅持服用對證的中藥,就可使人體與癌組織在一段時期內(nèi)處于“和平共處”的狀態(tài),患者可維持痛苦相對輕的生活質(zhì)量,并且能延長生存期。
(溫馨提示:以上方劑均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