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翠娥 郭亮 韓亞蘭
摘要:目的 通過對第三方評估模式的運用與思考,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質量,為其它第三方評價工作的開展提供經驗與依據。方法 選取南昌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其它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專家及專業財務人員組成第三方評估核心專家組,并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考核指標體系與評估方案,對整個評估過程進行指導和把關。 結果 評估結果最大程度的反映出各參評機構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開展的情況,便于結果進一步被采納運用。結論 第三方評估具有獨立性、專業性和價值性,可以實現基本公共衛生績效評估結果的客觀、公正,提高管理效率。
關鍵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三方評估;結果運用;獨立性
公共衛生服務與全體公民健康息息相關,影響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提升我國基層醫療機構的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公共衛生服務的績效評價工作的開展也越來越受到重視。2017年,國家出臺了《國家基本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1],明確了評價指標與評分細則,為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評價的開展做出了規范與指導。2020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關于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的指導意見(試行)》[2]提出,要建成并持續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機制,致力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質量和效率。當前,我國常規的績效評估模式為由相關衛生部門,組織抽調部分部門人員,對所監管的相關基層醫療機構進行績效評估。容易出現“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現象,無法保證公平公正的原則,績效評估結果的可靠性、合理性也難以得到保證[3],也加重了相關衛生部門工作的負擔。相比,第三方評價具有明顯的制度和技術優勢[4]。
1評估準備
1.1 第三方考核人員與考核對象的確定
第三方評估考核人員中,以南昌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老師、南昌市C區、南昌市D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科科長及專業財務人員為專家組成員,南昌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生、本科生若干名為協助考核人員。對南昌市A區20家基層醫療機構(1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家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績效評估工作。
1.2 建立評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
本年度績效評價依據《2020年度A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江西省2020年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評價方案》、《2020年度南昌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評價方案》、《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財政廳省衛生健康委省醫療保障局省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5項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等相關文件,經過第三方專家工作組討論分析,并結合過往的經驗和部門建議,最終確定了由19個一級指標、51個二級指標組成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并規范了各指標的得分范圍與標準,最終對其進行累和計算,得出總分。
1.3評估結果的運用
對評估結果進行分析匯總,對所有評價對象(分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兩組)按照績效評價總得分進行排序,以此作為最終考核結果,并對各個評價對象的指標進行描述性分析、橫向對比,得出相應結論,最終以完整的報告形式呈現出來并上報給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評估的結果為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下一步完善項目實施,提供一定參考依據。
2 第三方評估的優勢
2.1 第三方評估確保了績效考核的獨立性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評估由第三方主導進行是一種新的嘗試,這種模式區別于過去由監管行政部門組織考核評估的傳統模式,使評估這一項工作獨立出來,顯著減少了監管行政部門對于評估過程的干預,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部門對基層機構的“人情加分評估”、“為評而評”、“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不合理現象[5]。正是由于第三方評估人員獨立于評估對象單位和委托方單位,這極大提高了第三方評估的中立性、獨立性[6]和可靠性,其評估結果也能最大程度的反映出各評價對象的真實情況,從而進一步被采納運用。
2.2 第三方評估更具有專業性
與衛生主管部門自行組織的公共服務績效評估相比,第三方評價更具有專業性和明顯的技術優勢。第三方評估團隊是以專家團隊為核心與其他部門領導技術骨干組成,具備更強的專業水準,能更準確的發現評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能更好的提出相關改進意見。其次,對于不同評估方案的制定、更改,第三方評估相對于管理部門更具有經驗,依托其專業化水平,從評估對象的主體性質和實際情況出發,能夠準確的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還可以對評價指標賦以合適的權重,定性與定量地去開展評估工作,避免了教條、機械式評估帶來的弊端,不斷推動評估朝向更加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2.3 第三方評估的模式具有價值性
第三方評估模式,一方面,將管理部門從日益繁重的評估工作中解放出來,極大減輕其工作負擔與管理壓力,以評估促發展的新的管理理念,達到改進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增強結果的信服力,提高被評估方的積極性,通過評價結果與獎懲機制緊密結合,使財政補助經費發放更具有合理性[7],進一步引導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的進步,提高居民的滿意度。
3. 不足與建議
一方面,我國第三方評估模式相對起步晚,仍處于摸索、發展階段[8]。另一方面,能承擔起第三方評估工作的組織、機構較少,評估的能力、專業水平有待進一步的完善與驗證。目前,可參考的成熟第三方評估案例相對較少。本次研究嘗試將第三方評估模式與基層公共衛生績效相結合,用的是橫斷面分析,缺少不同時間層面數據的對比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未來,第三方評估模式的發展,做到如下兩點:第一,出臺第三方評估的政策制度和規范[9],促進第三方評估體制的建立和運用的常態化。想要真正的把第三方評估引入管理部門,必須從文件、政策上確定第三方評估主體地位與責任、權力,允許第三方評估力量的介入。第二,強化約束機制,將評估結果與獎懲機制緊密結合。單純追求評估本身,忽視評估結果的運用與反饋,將違背評估的初衷,降低了評價工作的實際意義[10]。
參考文獻
[1]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公報,2017(03):21.
[2]關于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的指導意見(試行)[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報,2020(07):23-30.
[3]虞雪波,陳阿保,宋莉.促進公平公正 探索第三方評估機制[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4,25(04):20-22.
[4]馬亮,于文軒.第三方公共服務績效評價的評價:一項比較案例研究[J].南京社會科學,2013(05):55-63.
[5]陳禹舟.建構與增能:社會工作第三方評估的路徑探索[D].蘭州大學,2021.
[6]孫峰,白勇,朱光鋒,等. 寧波市開展PCO市場化運作第三方評估的探索[J]. 中華衛生殺蟲藥械,2015,21(4):330-333.
[7]沈備,陸衛根,宋莉,等. 探索第三方評估新機制 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公平性[J]. 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4,25(4):9-11.
[8]涂鈺.公共服務外包第三方績效評估研究——以海珠區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者試點為案例[D].廣東:中山大學,2010.
[9]高譽峰.重慶市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第三方評估機制研究[D].重慶:重慶醫科大學,2018.
[10]吳雯瑾.公立醫院基于平衡計分卡的績效評估體系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