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
摘要:高中物理是學生高中階段理性學科之一,高中物理知識較抽象且學習難度系數較大,教師在進行物理課堂教學時,學生很難直觀了解物理知識。隨著我國經濟與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將教育技術應用到實際教學過程當中,不僅能激發學生興趣,還能使物理知識更直觀地展現出來,提升學生學習效率?;诖?,本文將從當前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將高中物理教學與教育技術充分融合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物理;物理教學;教育技術
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要讓學生全面掌握物理知識,并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用以解決生活問題。將教育技術應用到日常教學當中,不僅能改變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傳統觀念,使物理知識用更簡單易懂的方式傳授給學生,降低學生學習難度,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物理水平。
一、當前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單一、枯燥
受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長期影響,即便新課改逐漸深入到課堂教學當中,但由于高中物理課程是理科學生高考的其中一門科目,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大篇幅講解教材中理論知識,缺少對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進而導致教學效率不高,由于高中物理內容相對較難,且理性內容更多,因此,只采用教師講解為主,PPT、動畫或音視頻為輔的教學方式,很難使學生深入了解物理知識,不僅影響課堂教學效率,還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進而影響學生物理成績與水平[1]。
(二)缺少學習資源,學習方式單調
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物理課程,需要充足的學習資源,多樣化、多元化的學習資源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然而,當前學生的學習資源僅僅來源于教材以及教師補充的內容,物理內容較抽象,學生在進行物理知識學習時,主要依靠于教師講解,不僅很難拓寬學生知識面,而且還影響其學習效率,使其物理成績很難快速提升。
(三)物理實驗形同虛設
高中物理課堂應以理論知識學習與物理實驗相結合,教材中含有大量的物理實驗,然而學生能做的試驗極少,只能在課堂中進行簡單基礎的實驗操作,在此階段,部分物理教師為節省教學用具,讓學生嚴格按照實驗步驟進行物理實驗操作,很難從中理解物理實驗的實質[2]。此外,部分學校實驗設備無法滿足,又由于部分實驗存在一定的危險性,為考慮到學生安全,教師通常采用為學生講解實驗步驟的方式教學,學生很難從更直觀的效果對物理實驗進行理解,導致記憶出現偏差,知識掌握度不足,進而影響學生學習效率,影響學生物理成績。
二、如何將高中物理教學與教育技術充分融合
(一)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
高中物理教師想要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率,應將教育技術充分融入到實際教學過程當中,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學時教師可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時間與空間,進而使學生物理思維得到拓展,在應用教育技術時,應根據高中物理教材內容進行情境創設,通過向學生提出具有趣味性、啟發性的問題,提高學生動腦思考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物理成績[3]。
例如,在進行《摩擦力》教學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模擬情境:行人在冬天結冰的路面上行走,為什么更容易摔倒?有什么方法能降低行人摔跤的機率?如何使摩擦力增大?通過問題提問,讓學生進行自主探討與思考,并發表自己的意見及實施方法,隨后,教師可利用教具為學生實驗摩擦力增大、減小的方法,讓學生在教育技術的幫助下,使摩擦力理解的更深刻,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還能引發學生思考,進而提升學生物理邏輯思維能力,有利于高中物理教師構建高效課堂。
(二)具象物理知識,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高中物理知識具有抽象、復雜的特點,學生在學習與理解時較吃力,不僅嚴重打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還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進而影響學生物理成績,影響班級整體教學效率。即便當前物理教材中包含大量圖片輔助學生進行理解,但很多物理現象只有通過動態展示,才能提升學習效果。而將教育技術融入到教學當中,讓學生通過動態展示,使學生能更直觀地觀察到物理現象發生的過程,更深入了解物理知識以及物理規律,進而提升學生物理水平[4]。
例如,在進行《電磁感應》教學時,學生對電流方向以及電磁感應現象很難深入理解,因此,教師可采用教具為學生展示電磁感應現象,隨后利用flash動畫,將電磁感應現象進行慢放,讓學生更直觀觀察到電磁感應現象,進而加深其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將物理知識由抽象轉為具象,將靜態圖片轉為動態視頻觀察,為學生創設更直觀的學習體驗,還能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進而提升學生物理水平。
(三)優化實驗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高中物理應以理論知識講解與物理實驗相結合進行教學,且大多數定理都是通過實驗進行論證的,但由于部分實驗無法進行實際操作,學生只能通過圖片或自己想象進行理解,很難保證教學質量。將教育技術應用到實際教學過程當中,不僅能有效將實驗可見度提升,將實驗步驟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出來,使實驗步驟與過程更詳細,進而使學生了解更透徹,提高教學質量[5]。
例如,在進行《動量守恒定律》教學時,教師可為學生展示相應的視頻以及動態圖,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到動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條件,以及適用范圍,進而提升學生應用此定律解決運動問題的能力,不僅能有效使實驗教學得以優化,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還能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充分調動,提高學習效率。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教育技術,能有效改變枯燥、抽象的課堂,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學習積極性與興趣得到充分調動,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有利于教師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左天成. 現代教育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整合探略[J]. 魅力中國,2020(45):131.
[2]吳兵兵. 現代教育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輔助作用[J]. 魅力中國,2020(45):287.
[3]梁生蒼. 現代教育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J]. 甘肅教育,2020(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