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嘉斌
摘要∶伴隨著國內工程施工技術不斷發展,在房建土建工程領域中,國內的建筑公司都改進現有施工技術。因為房建土建工程在施工的時候需要運 用大型框架柱及高支模施工技術,而這些技術存在較大的風險,所以工程施工人員必須清楚高模具制造技術,然后按照相關的施工原則和規范。大型框架柱截面大、柱高高,施工時刻要注意工程施工的細節,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強化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大型建筑工程的安全運行。基于此,本文主要來探討大型框架柱模板加固施工技術在房建土建施工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關鍵詞∶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大型框架柱模板:應用
一、房建土建工程中使用大型框架柱模板加固施工技術的價值
現階段房建工程的施工規模持續增加,建筑樓層也在不斷增多,因為整體的施工難度較大。在這個時期,要想確保工程可以順利地進行,能夠選擇把高支模技術在房建土建施工時期進行使用,如此能夠增強建筑物的 整體荷載能力,保證結構的穩定性,改善工程的施工質量。借助大型框架柱模板加固施工技術,可以確保建筑施工結構變得更加復雜,更加多樣,通過改善建筑物的外觀結構,能夠顯著減少建筑施工時期使用的材料和設 備,而且可以減少施工成本,給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大多數高層、超高層項目的結構體系中的框架柱截面大、柱高高,其支模加固常用的"鋼管 + 對拉螺桿加固體系"人工成本較高,在木工加固過程中,對拉螺桿需多次進行校正擰緊,工作量大。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因混凝土澆筑方式等 原因,也容易發生螺桿斷裂、漲模等質量缺陷。且根據傳統加固對拉螺桿 需在模板上穿孔,在柱子內穿設套管,增大模板損耗,且對拉螺桿損壞率較高。柱體有對拉螺桿孔后期需封堵處理,且棱角處觀感質量較差。針對 大型框架柱傳統"鋼管+ 對拉螺桿加固體系"的上述缺點,我司創新思維,改用"定型模板快速加固體系"的加固施工技術,經過現場實施、收集數據、工法改良后,在構件成型質量、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大 收益。
二、高支模及大型框架柱施工特點和難點分析
首先對于高支撐架體,需要按照現場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全面的分析及 驗算。一旦出現局部結構分布并不規則的情況,很可能導致一些區域的設 計中會產生夾層。在架體搭設的過程中,需精準充分清楚到各個區塊之間 是否有可能存在一些不規則的狹小的梁板區,并且在搭設的過程當中,特別是在支撐架體進行搭設時,需及時驗算出其承載力是否能夠滿足施工的 具體荷載,對于一些面積比較大的蓋板工程來說,梁板模板的支架使用的是滿堂支架的架設。所有的兩碗支架嚴禁獨立的搭設,當許多局部并不十 分規則的區域以及間距并不能夠滿足盤扣架魔術的力感時,就需要按照相 應的狀況進行調整,然后使用鋼管扣件把這些材質和支架相互連接,還需在梁板的交接處設立一些干布設。所有的板下都需立桿使用盤扣滿堂支架。 當板下的一些利根跨過梁橫截面時,要使用300魔術橫桿來進行局部的調節。梁兩側和板下的立桿間距最大不能夠超過800mm。而梁下的支撐架和板下的支架均使用盤扣架,將魔術橫桿連接為一體。
三、大型框架柱加固施工技術應用要點
(一)工藝原理
"定型模板快速加固體系"的工藝原理是:根據柱子截面尺寸范圍,定型加工制作柱箍,每一道柱箍均由4根鍍鋅卡板組成,卡板一端設為折彎結構,另一端根據柱子截面尺寸沿長度方向設若干相同間隔的插銷孔,楔形固定梢穿過通孔和固定孔固定限位套和卡板。
(二)施工工藝流程
深化設計→構件生產→交底及試裝→配模及次龍骨固定→柱定型加固件組裝加固→拆除組裝構件。
(三)操作要點
根據1米及以上柱截面尺寸及數量統計并計算,確定使用加固件的使用部位、數量及類型。選擇專業廠家定制,并通過租賃的形式使用所需加固件,進場加固件嚴格執行驗收檢查。
根據柱截面進行配模,并將次龍骨木枋按要求固定于模板上,形成次 龍骨一體式模板。根據深化設計圖,對柱定型加固件組裝加固。待碎強度達到設計及規范要求后才能拆除組裝構件。定型加固件拆除時,先敲出楔形固定梢,再拆除鍍鋅卡板,并分類堆碼整齊,便于其周轉使用。拆除過程中應加強管理,避免野蠻施工,避免亂堆亂放。
(四)樓面支頂的安裝
梁與軸線的放線施工,是高支模施工技術應用中的關鍵,能夠為樓面 支頂的安裝奠定基礎。應根據實際施工情況確定樓面的水平標高,在安裝門式腳手架時應該以縱梁方向為依據。在安裝完成后應該進行校直和調平工作,保障期具有良好的穩定性,為安裝首層門式腳手架提供保障。應該 對腳手架的兩側進行有效的鎖緊處理,在安裝的過程中應該在兩側同時進行。為了保障腳手架的安裝穩定性,應對下層門式腳手架和上層門式腳手架的立柱位置進行嚴格控制,使其處于同一條軸線當中,保持其整體穩定 性,防止對施工安全造成的威脅。
(五)外圈框架柱梁施工
分層施工的方法通常應用于外圈框架柱梁的施工當中,由于其存在較大的柱梁筋密度和較高的自然層高度,因此在施工中應該采用先澆柱、后澆梁板的方法。在井格梁屋蓋的施工當中,為能夠有效支撐水平抱箍,應該合理運用四周的梁柱和滿堂排架。促進外圍框架柱梁和滿堂排架穩定性和剛度的提升。水平剪刀撐應用于滿堂腳手架的施工當中,應該對其間距進行合理控制,通常情況下應該每4排立桿設置一道。將短鋼筋應用于樓面中庭周邊梁面當中,對連接桿件進行鎖死處理,結合扣件和短管的合理運用。合理設置縱向水平桿,確保其兩端與柱側面的有效接觸。為能保障良好的水平防護,同時為上料工作提供保障,還應重視密竹平臺的有效設置,通常應該以三層樓面標高和滿堂腳手架內部主梁底的水平桿標高為依據。為了增強支撐體系的可靠性,應該應用水平和斜向鋼管,使其在中庭四周形成良好的支撐與連接保障。
(六)混凝土澆筑施工
在房建土建高支模施工環節,做好混凝土澆筑施工工作特別關鍵,通過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澆筑質量,能夠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率。施工單 位要根據土建高支模施工要求,科學選擇混凝土類型,并嚴格而全面的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盡量選擇干縮性能好、直徑比較大的骨料,進而保證混 凝土泥漿質量得到更好控制。除此之外,為了保證混凝土的抗滲性能得到 進一步提高,施工單位還要嚴加控制混凝土泌水率,可在混凝土骨料之中加人一定量的粉煤灰材料,加人適量的減水劑,減少水泥使用量。在添加外加劑時,施工人員要結合堿性骨料的反應情況,合理控制外加劑添加量,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施工作業人員需要全面的分析各項施工安全要素,并按照相應的施工流程進行施工,柱體澆筑完畢后,方可進進行梁板的澆筑。混凝土澆筑結束后,施工作業人員要及時撤離施工現場,并對模板進行加固處理。
結語:
經過現場實施、收集數據、工法改良后,本施工方法在構件成型質量、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大收益。
在構建成型質量方面,項目大截面框架柱不僅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且成型效果較好,截面尺寸、垂平度明顯提升,實測合格率達到95% 以上。
在經濟效益方面,提升了框架柱成型質量、觀感質量,首先減少后期修補工作量,降低了整改風險;同時減少了模板加固人員的數量,減少了套管、對拉螺桿的使用,模板面上也無需再鉆孔洞,周轉次數增加1-2次,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從而節約了大量的施工成本,為我司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
[1]劉宏亮 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術分析 [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8(32):266.
[2]孫延祥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的施工技術 [J] 建筑技術開發2019(2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