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玲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生活飲用水的安全將直接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而在確保飲用水水質達標的過程中,微生物檢測是關鍵的一環,必須得到高度重視。本文對生活飲用水中微生物檢驗樣品的采集和實驗室檢驗進行了概述分析,并進一步就檢驗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策略進行詳細探討,以對推動相 關工作的發展進步產生一些有益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生活飲用水:微生物檢驗:實驗室檢驗:質量控制
在實際生活中,人們飲用的水都是經過處理的水,雖然經過處理,但是也有可能沒有達到飲用水的標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處理后的水達到 質量的標準,但是由于水管的破壞,就會導致飲用水被污染,水中產生超標的微生物。近幾年來,不僅是人們重視飲用水的質量,國家和相關部門 也重視起來,加強了微生物檢驗工作的開展,為了保證檢驗的數據精確、 可靠,采用科學的檢驗措施,為生活飲用水的質量提供依據。
1樣品采集概述
在進行生活飲用水的微生物檢驗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水樣采集,如果 水樣采集環節存在問題,會導致后續檢驗不符合要求,那么必然會影響到 檢驗質量。首先,采集到的水樣必須具有代表性。比如取樣水流應該是中間水流,如果采集的是偏末端的滯留水,則長時間的靜置反應作用會導致 采集的樣品不能全面反映生活飲用水的質量。檢驗人員在采集生活飲用水樣本時,應按照要求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外部細菌侵人,否則會給檢驗結果 造成干擾。比如采集自來水水樣前可先用酒精燈對水龍頭進行殺菌;采集河流中的水樣時,應在水平面下15cm 處進行采集。采集的水樣在往實驗室運輸的過程中要注意保存條件,避免受到細菌的污染。最后,采集的水 樣應盡快安排檢測,不得拖延放置。
2飲用水中微生物檢驗的必要性
日常飲用水微生物檢驗工作必要性、重要性的明確,推動了工作理念 的快速轉變,對后續微生物檢驗方法的梳理、檢驗流程的優化以及水質衛 生安全提升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方向性引導。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飲用水處理體系,通過沉淀 - 過濾 - 消毒等流程,逐步提升飲用水的純潔度與安全性。必須清楚認識到,這種飲用水處理工藝,盡管可以去除水體中的懸浮物等有害物質,但是對于微生物的處理成效往往 難以達到預期目標,容易誘發較為嚴重的微生物污染問題,對公眾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尤其飲用水在運輸、存儲過程中,極易出現微生物污染,造成微生物超標。飲用水加工處理過程中,往往借助于微生物檢驗技術,對飲用水中微生物的種類、濃度等參數進行獲取,根據檢驗結果,采取針對性處理方案,降低飲用水微生物污染危害性。微生物檢驗技術能夠實現 對微生物的精確識別,為后續檢驗、評估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3飲用水微生物檢測的基本技術流程
3.1樣品的采集
檢驗人員在選擇樣本的時候必須選擇具有代表性,能夠得到科學、準確的檢驗結果的樣本。最重要的是在檢驗的過程中避免細菌的侵人,進行檢驗的相關儀器必須是經過殺菌處理的,樣本在運輸的過程中要避免受到細菌的感染。檢驗人員在采集自來水樣本的時候,首先要用酒精燈對水龍頭進行殺菌;如果是采集河中的水源,就要在水平面以下15厘米處采集。
3.2飲用水微生物檢驗過程控制
為保證飲用水微生物檢驗的有效性,降低檢驗誤差。在微生物檢驗環節,應當按照相關檢驗操作規范,開展空白對照檢驗??瞻讓φ諜z驗主要 涉及全程空白對照、培養基空白對照兩個層面的內容,為保證研究的準確性,排除干擾因素的影響,研究過程中,嚴格按照空白檢測的操作流程,開展規范化的檢測工作。對于檢驗中,發現的存在微生物污染的樣本,應 當逐步擴大測定比例,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3.3菌落總數的檢驗
進行菌落總數檢驗的方法通常是利用平皿進行檢驗。首先,取適量的 水樣本放在試管中,必須保證是在無菌的環境中進行的。接下來,再把水樣本放人平皿中,將被融化而且冷卻的營養瓊脂導人其中,進行充分搖晃。 待其冷卻后,就可以將平皿的底向上,放在培養箱中48小時左右,培養箱中的溫度要控制在37℃左右,最后就可以對菌落的數量進行計算。
3.4總大腸菌的檢驗
在進行此步驟之前,檢驗人員應該把兩個試管進行殺菌,再將乳糖蛋 白陳培養液分別倒人兩個殺菌的試管中,再分別加人100毫升的水,前提是要在無菌的環境下進行。與此同時,在已經殺菌的15支小試管中加人乳糖蛋白陳培養液,加人適量的水樣標本,充分搖晃,液體均勻地融合在一起就可以放人培養箱中,24小時以后取出,進行總大腸菌的計算。
4質量控制策略
4.1實驗環境的控制
生活飲用水中的微生物檢驗需要在微生物檢驗專用實驗室中進行,而 檢驗過程中要確保外界環境的細菌和檢驗人員的操作不會對待檢樣本造成污染,所以必須對實驗室的環境加以控制。首先,檢驗室要設置準備室、潔凈室和培養室,并進行合理布局。在實驗室功能分區合理且能夠有效支 持檢驗作業的前提下,盡量提升檢驗流程布置的合理性,杜絕檢驗室內出現檢測人員操作和流程作業混亂等情況。因為流程的混亂極易導致操作失誤,進而增大樣本受到污染的概率。其次,要高度重視實驗室的潔凈程度。 確保微生物檢驗實驗室環境潔凈程度符合要求,同時加強管理并做好記錄。 一旦檢查發現有環境潔凈程度不合格的地方立馬進行溯源并采取措施加以清潔。處理完后再次進行檢查,直至達到高質量標準。最后,對檢驗實驗室中可能出現的突發問題進行充分分析并做好預案,一旦出現突發事件應 能立即處理,降低對實驗室檢驗環境和檢驗結果造成的危害。要做到這一 點,就需要對實驗室所有環境條件進行精細管控,確保所有的環境要素都符合實驗要求。
4.2積極推進飲水凈化管理
在飲用水水質安全衛生提升過程中,為實現介水傳染病的有效防控,需要有計劃地做好飲水的凈化管理工作。在凈化管理環節,需要有計劃地 做好混凝劑、消毒劑使用以及管網管理工作。具體來看,可以使用硫酸鋁、聚氯化鋁等混凝劑,提升沉淀效果,達到一次凈化的目的。消毒劑使用過程中,在氯消毒環節,可通過氯點的合理管控,實現飲水消毒與水質的有效銜接,避免余氯量過大,影響公眾的身體健康。在管網管理過程中,需要進行城鄉供水、區域供水的有效聯動,逐步消除城鄉差距、區域差距,通過這種方式,減少飲水長距離運輸可能引發的飲用水質量問題,減少細菌、病毒超標情況的發生。
4.3微生物檢測的質量控制措施
在進行微生物檢測的時候,所有的環節必須采用無菌操作,避免出現 人為污染和樣品交叉的污染,影響檢測數據的準確性。首先,要按照相關 的規定和標準進行檢驗操作,在檢測的過程中使用無菌操作臺的同時,要 利用酒精進行殺菌;其次,參與檢測的試管、燒杯等相關的器具都要進行 殺菌;最后,對培養的液體搖晃的時候,必須保證液體的均勻,避免出現檢測數據的失誤。
結束語
日常飲用水中微生物的檢驗,對于水質的把控、提升有著極大的裨益。 文章以微生物檢驗為出發點,通過檢驗技術的合理化、針對化應用,持續增強飲用水水質監測效果,科學防范應用水安全問題的發生,為公眾營造出安全的飲用水使用環境,切斷傳染病的傳播渠道,實現公共安全的有效防護。
參考文獻:
[1]華 偉.生 活 飲 水 中 微 生 物 檢 驗 的 實 驗 室 質 量 控 制[J].化 工 管理,2020(5):43-44.
[2]李爽,任曉霞. 生活飲用水微生物檢驗質量控制[J]. 人文之友,2019(11):11.
[3]陳 寶 澤.生 活 飲 用 水 微 生 物 檢 驗 的 質 量 控 制 探 究[J].健 康 之友,2019(1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