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莉(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從需求側的消費方式轉型到供給側的經營方式,“互聯網+”是科技域創新推動下的社會形態演進并孕育而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它早已不是新經濟物種,而是主流經濟不可或缺的部分。愈來愈多的產業、企業、個體都與之建立了密切的聯系。互聯網改變了每一個行業,眾多傳統行業都正在謀求通過互聯網進行轉型升級,以新的生產經營方式適應新的經濟環境,迎接已經到來的數字時代,以謀求新的發展。
如果說數字經濟的到來是必然,那么將它提前全面推進的則是疫情的突襲,各個經濟領域都因此面臨了前所未有之巨大挑戰與前所未有之機遇。挑戰是眾多傳統企業暴露出運營管理不善、溝通效率低下、在線協作欠缺等諸多問題;機遇則是疫情加快了傳統企業的數字化管理、混合式運營的進程。在線辦公、在線教育、在線消費領域需求的大爆發,開啟了傳統企業數字化管理、混合式經營的步伐。疫情未過,如何化危為機,如何利用數字化手段優化企業組織架構,提升管理效率,打造生態經營,成為擺在眾多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與此同時,也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新消費”和疫情的雙重刺激下,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欲望非常強烈,但從實際發展看,新型經營管理人才的稀缺確實成為這些企業轉型的瓶頸。我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為順應“互聯網+”時代趨勢,滿足眾多企業線上+線下混合式發展、數字化轉型的急迫需求,本專業擬培養能勝任線上+線下混合式數字化管理的復合型、高素養、強專業、精業務的新型管理人才,他們正是推動企業新變革、滿足商業新需求的未來核心力量。
眾所周知,建設經費與實訓設備等資金與硬件是落地人才培養的重要資源保障。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高職院校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新型培養模式能否取得真正實效,穩定而重組的實訓資源正是關鍵所在。對如火如荼的高職教育辦學而言,對一線高級人才求賢若渴的產業而言,愈是追求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就愈需要將實踐深度融于教學,那么與之相應的則是培養成本必然會大幅增加。

圖1 數智化管理實訓室功能區域
然而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經費普遍緊張,實訓場地與設備的緊缺已是不爭的事實,各所高職院校大張旗鼓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改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資源的限制。例如:在以往常規的實訓室建設中,為了還原某一職崗工作環境,往往需要不菲的成本及不小的面積打造實體場景。但是,對于經濟管理類專業而言,這樣的場景很難涵蓋不同業態、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企業職場環境和崗位要求,教學實際中難以避免實訓資源匱乏之痛。
因此,我專業積極探索以先進、低成本的科技解決這一問題。本實訓項目中的兩大實訓區域都采用了數字化、智慧化系統,構建高效、多元、可變的職崗情境。其中,3D場景智慧運營實訓區,采用攝像跟蹤技術、三維虛擬場景技術,依托資源管理平臺、多功能操控臺等軟件,可根據專業需求打造全業態、多行業、異類型的企業經營、線上運營、商務活動等場景,使學生完全沉浸于新技術所產生的三維場景中,而且能在其中進行實訓活動;也能根據課程教學需要,對學生的實訓過程進行錄播、直播、回放,打造逼真的、立體感很強的實訓過程視聽效果,便于實訓中、實訓后的教師指導、同伴指導、自我修正,切實提高實訓效果,更有利于新型教學資源的積累和建設。
時代日就月將,科技日新月異,高職院校以往傳統的單一的實訓指導模式已無法滿足人才自我發展與產業實際用人需求。尤其對于管理類專業而言,新實訓體系的探索、構建與實踐必須依托于新型數字化技術來實現。3D數智化運營管理實訓室通過企業全真數字化管理平臺、全真線上運營平臺等多個開放式平臺的融合,在三維技術的支持下,構建數字化、智能化、過程化的智慧實訓體系,積極推進實訓課程之間的整合工作,讓知識點和技能點之間彼此滲透,課程之間實現無縫連接,轉變實訓方式,提升實訓效果。
過去,各專業建設實訓項目時,由于各種原因,往往各建各的,逐漸形成實訓建設中的孤島效應。其弊端主要有二點:1.由于缺少其他相關專業和資源的支撐,在師資力量、實訓條件等方面基礎薄弱,發展艱難,難成規模;2.各專業間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復建設。
本專業充分考量所在專業群內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專業定位、課程體系、實訓資源建設情況,以全局觀進行設計,擬依托數字化管理實訓區的全真平臺實訓對接其他專業相關實訓室的仿真軟件演練,而3D虛擬場景智慧運營實訓區亦可實現其他相關專業的職場情境需要,進行一體化建設,真正打通智慧實訓鏈條。

圖2 實訓資源互補、對接,打通數智實訓鏈條
目前校企聯合實訓在合作形式上大多局限于建設校內教學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重硬件、輕實施,造成實訓層面的校企合作深度不足、形式不多。以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為例,專業教師往往更擅長理論教學,而實訓教學效果與企業經營實際依然存在明顯差距。盡管許多高職院校探索從企業聘請導師來改善這一現象,但由于這些導師在企業的本職工作繁忙,兼職教學難以確保長期保時保量保質完成。
本專業充分考慮此問題,尋求行業中既能承擔實訓室設計、建設任務,又能提供課程實訓建設合作、課程實訓教學指導服務的企業作為合作伙伴,探索實訓課程共建共享、實訓教學共擔共訓。例如,數字化管理實訓課程內容由校企雙方共同開發、制定,實訓的指導也由雙方共同承擔;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平臺由校企雙方合作開發、優化,校方享受免費使用。通過多種校企深度合作、產教融合的方式,使得校方教師和企業導師一起組成基于知識共享、資源共享、平臺共享、成果共享的跨界教學團隊,打造根基于課程架構、教學實施、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成果應用、技術推廣等多種功能有序組合的虛擬教研室,建設真訓實導的校企智慧實訓團隊。
隨著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的與日俱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已成為實踐教學的新方式。混合式實踐教學與實訓課程的建設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對實訓指導教師的教學資源建設能力、教學設計能力和教學組織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學校都面臨相似的困境——雖然建設了一些智慧教室,但是在制作線上資源,或是進行微課視頻、教學競賽視頻拍攝時,依然感到場景單一、平淡,無法滿足多元、多維教學呈現的需要。若要著力新型課程的建設、新型教學的開展,那么教學場景的硬件設施必須過硬、有設計感,否則教學呈現的整體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數字化管理實訓體系的教學場景可滿足主流教學競賽的視頻拍攝要求,且能呈現精致效果,3D場景智慧運營實訓區的可變場景能更大范圍地滿足各種課程線上資源建設、多種微課競賽視頻拍攝的需求,實現智慧教學場景一室多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