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 光 郝曉芳
(1黑龍江省動物檢疫中心,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6;2黑龍江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黑龍江 哈爾濱 150069)
布魯氏菌病(Brucellosis,簡稱布病)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的傳染病。黑龍江省歷史上是牲畜布病重疫區,人間布病陽性率也一直居高不下。2018年以來,全省各級獸醫部門在農業農村部、中國動物預防控制中心和省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的領導下,落實國家和省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緊緊圍繞“防風險、保安全、促發展”目標任務,完善布病防控工作機制,強化布病防控各項措施,全省布病防控工作穩步推進,畜間布病感染率得到遏制,人間病例數穩中有降,防控工作成效顯著。
宣傳貫徹新修訂《動物防疫法》的有關規定,全面落實人畜共患傳染病防治工作措施。開展立法調研,重新修訂《黑龍江省動物防疫條例》,在人畜共患病防治方面突出政府職責,細化部門分工,強化農業農村、衛生健康、林業草原部門人畜共患傳染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強化疫情監測、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措施,將免疫等防疫工作納入法律框架內加以規范,為全面做好人畜共患傳染病防治工作、促進依法防疫提供法律遵循和法制保障。
對全省22個重點市縣的293個養殖場戶,組織實施了牲畜布病基線調查,制定了《黑龍江省牲畜布魯氏菌病基線調查實施方案》。通過開展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牛羊養殖數量、飼養方式、流產情況、交易模式、布病發生和免疫情況以及人員感染情況等信息。現場采集牲畜血樣,在現地實驗室開展虎紅平板凝集實驗初篩,對布病陽性樣品送至省級實驗室進行試管凝集試驗復核。通過開展牛羊布病監測和防控狀況調查,摸清了我省牛羊養殖方式、生產狀況和牛羊布魯氏菌病個體陽性率、場群陽性率等基本情況,客觀評價了牲畜布病防控效果,為制定全省布病免疫技術方案和防控政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選擇3個市縣開展了牲畜布病疫苗小區試驗和免疫試點工作。通過開展布病疫苗小區試驗,篩選安全高效、高性價比疫苗品種,確定將布病活疫苗(S2株)作為省級采購布病強制免疫疫苗品種。通過開展牲畜布病免疫試點,采取逐年分區推進的方式,對轄區全部羊只完成了先檢后免工作,試點市縣羊布病陽性率下降了4-5個百分點,人間報告布病發病率下降了近20個百分點,取得了理想的試點效果。
為科學開展好牲畜布病強制免疫工作,我省先后兩次組織召開牲畜布病防控策略研討會,邀請農業部權威專家和部分省市疫控中心領導,針對我省布病防治現狀進行牲畜布病免疫策略研討,充分聽取專家意見。召集省內布病防治工作基礎較好市縣舉行座談會,總結交流基層布病防治經驗,聽取免疫工作意見和建議。在深入研討座談和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借鑒兄弟省份經驗做法,2018年3月制定出臺了《黑龍江省牲畜布魯氏菌病免疫實施方案》,為全省牲畜布病強制免疫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技術指導。《方案》對布病免疫范圍和對象、疫苗種類與免疫方式及劑量、組織實施具體措施、確保生物安全、完善免疫信息、奶牛場免疫備案程序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規定。確定省級統一采購下撥布病活疫苗(S2株),采取口服免疫方式,對非乳用和種用的牛、羊實施強制免疫。
從2018年春季開始,黑龍江省在全省范圍內全面啟動實施除種畜、奶畜外的牛羊布病強制免疫工作。監測發現陽性奶畜的養殖場,可向當地縣級以上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提出免疫申請,經縣級以上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報省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備案后以場群為單位采取免疫措施。目前,全省使用布病疫苗的免疫密度已達90%以上。在全面實施布病疫苗免疫的基礎上,開展布病監測和流調,開展畜群流產率監測,撲殺發病動物。選擇9個定點縣市,適時開展布病疫苗免疫效果評估,監測評價疫苗免疫覆蓋率和畜群抗體水平消長規律。
黑龍江省印發了《關于開展牲畜布病免疫與人員防護技術培訓工作的通知》,從2018年1月起,先后派出技術專家和業務骨干,在全省范圍內逐縣開展牲畜布病免疫與人員防護技術培訓,嚴格規范布病免疫操作,突出強化防疫人員和養殖從業者的安全防護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培訓縣、鄉獸醫專業人員、村級防疫員、部分養殖企業人員、森工系統和林業系統業務人員12500余人,為布病強制免疫和防控工作規范有序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省級印發了《牲畜布病疫苗免疫與人員防護技術指導意見》,印制發放《牲畜布魯氏菌病免疫與人員防護技術指導手冊》12000冊。全省各地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宣傳布病防控知識,報道布病免疫進展情況,不斷提高廣大群眾對布病的知曉率和防護意識,為扎實深入開展布病強制免疫和防控工作營造了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省財政撥付專項經費,對各市縣購置布病疫苗投藥器具、消毒藥品和人員防護用品予以補助。省級采購發放免疫投藥器4600個、防護眼鏡4580副、一次性防護服2.3萬套、防護口罩和乳膠手套各4.6萬副。各市縣也積極籌措資金,備齊備足各類防疫物資,確保布病強制免疫和防控工作需要。
嚴格落實動物及其產品檢疫,規范開展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一旦發生異常情況,采取必要措施,限制動物移動和產品流通,將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嚴格查驗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運輸車輛備案情況,防止染疫或疑似染疫的動物及其產品進入流通環節。強化執法監管,嚴把屠宰和無害化處理關口,嚴厲打擊收購、加工、運輸病死及死因不明動物等違法違規行為,嚴防病死動物流入市場,維護畜禽產品質量安全。
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和養殖者主體責任,切實做好死亡動物無害化處理。不得買賣、加工、隨意棄置死亡動物,及時打撈收集死亡動物尸體,必要時請專業隊伍進行打撈。嚴格按照《病死及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要求,對動物尸體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制定和執行科學合理的消毒管理制度,加強消毒滅菌工作,防止疫病擴散和污染環境。
黑龍江省在全面開展牲畜布病免疫工作的同時,對規模奶牛場堅持實施以檢疫凈化為主的防控措施,積極推進奶牛布病凈化“創建場”和“示范場”(“兩場”)建設工作。充分整合、發揮動物疫控機構和東北農業大學、哈獸研等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資源優勢,組織開展規模奶牛場布病凈化技術培訓,指導養殖企業積極參與省級“布病凈化場創建示范”申報和認證工作。全省累計有26家奶牛養殖企業正在開展布病凈化場評估認證,其中有3家企業已通過農業農村部“動物疫病凈化創建場”評估認證,為奶牛養殖企業開展“兩場”創建工作樹立了典范。
根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推進牛羊布病等動物疫病無疫小區和無疫區建設與評估工作的通知》(農辦牧[2021]32號),逐步推進布病無疫小區建設評估工作。按照無疫標準,結合布病監測情況,組織有關牛羊養殖場戶及其加工企業建設無疫小區,制定建設實施方案,落實管理和技術措施。目前省內已有多家養殖企業正在開展布病無疫小區建設工作,準備對條件成熟、管理規范的達到無疫小區建設標準的養殖企業,優先開展評估。
隨著牲畜布病防控工作的深入推進,黑龍江省將進一步研究完善綜合防控措施,加強布病免疫監測和流調監控,進一步加大奶牛布病凈化工作力度,適時調整防控策略,有效壓低畜間布病流行率和人間布病發病率,為確保全省布病疫情穩定和公共衛生安全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