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銘
(赤峰市農牧業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內蒙古 赤峰 024000)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農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農藥在食品生產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農藥殘留加重了食品安全問題,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了威脅。在檢測技術不斷進步的前提下,檢測手段和檢測儀器也在不斷更新,因此相關從業者在現有的技術基礎上,應進一步優化和創新檢測方法,以提高檢測的質量和效率。通過對農藥殘留的合理檢測,能夠保障食品安全,避免食品企業出現嚴重的經濟損失。
近年來,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日常生活和餐桌上出現了各種各樣新的食品種類,但是隨之而來的是食品安全問題增加,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生命危害,因此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問題,也對食品安全檢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所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而言,絕大多數案例的發生與農藥殘留相關。如果食品中存在大量農藥殘留,不僅會對食品品質產生影響,也會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甚至會導致消費者出現食物中毒等嚴重后果。現代農業中,農藥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加強對農藥殘留的檢測,既是為了保障食品質量,也是為了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在食品生產的過程中,根據相關規定進行科學的農藥殘留檢測,能夠及時發現不合規定的食品,避免流入市場造成危害,進一步推動食品行業的穩健發展,促進其社會經濟的進步。
雖然我國已經對食品的農藥殘留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但是仍然無法杜絕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一些食品安全管理部門在進行食品生產的監管過程中,沒有嚴格根據規定監督食品生產和銷售的每一個環節,從而導致被農藥污染的食品流入市場,對我國居民的身體健康和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根據相關數據研究顯示,在流通中的農作物產品中,仍然檢測出了超標的農藥殘留,這是監管行為的嚴重失責。因此,我國相關部門應該進一步加強立法和監督,加大對市場農產品的監管力度,加強對農產品的監測,降低食品被農藥污染的情況,從而提高市場流通食品的質量,為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保障。
食品被農藥污染的途徑較多,其中最主要的途徑是食物鏈和生物富集作用。例如,如果水質被農藥污染,就會導致浮游生物體內還有農藥,從而使水產動物體內也具有了化合物質,使農藥殘留存在于水產食品中[1]。除此之外,農作物生長過程中如果大量使用農藥,就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污染,其中影響農作物的農藥殘留指標。另外,如果在存放食品的過程中沒有注意與農藥存放進行分離,則極有可能導致食品被農藥污染,形成大量農藥殘留。如果農藥污染了當地的空氣或水土,不僅會影響當地的農作物,還會對當地的畜牧業產生影響,從而導致大量的食品污染問題。
常用的農藥中含有有機磷和有機氯,對人體會造成嚴重的影響,例如,如果人們食用了含有有機磷的食品,就會導致呼吸困難、腸胃中毒、皮膚過敏等癥狀,導致人的抵抗力變弱,使用過后,人體中血液的膽堿酯酶活性會大幅度降低,導致人體的乙酰膽堿的分解速度降低,給人體帶來不適[2]。除此之外,人們服用含有磷的食品后,還可能出現瞳孔變大、心跳加快、肌肉抽搐等癥狀,并且汗液的分泌速度會不斷加快,如果長期服用,則可能破壞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還可能使體內白細胞的滅菌能力持續降低,最終使得肝臟能力衰竭,血糖不斷升高,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3]。
如果人們長期食用含有有機氯的食品,會在體內慢慢積累有機氯,最終對人的神經系統和肝臟功能造成破壞,導致人們出現頭暈、頭痛、腹痛、四肢抽搐等癥狀,嚴重甚至可能會導致死亡。
在進行食品農藥殘留的檢測過程中,氣相色譜法是運用最為廣泛的技術之一,擁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傳統的食品檢測技術相比,氣相色譜技術能夠有效地檢測出農藥的降解物和代謝物,并且可以和其他技術進行聯合檢測,提高檢測的準確率和效率。
在運用氣質聯用技術時,能夠更好地分離檢測物,實現高速提取物質,加強分析的準確性,具有非常明顯的技術應用特點,甚至可以對環境中的氣體進行有效的檢測。但是在檢測過程中,需要注意儀器的密封情況,避免泄露對檢測物質造成污染,影響最終的檢測結果。從宏觀角度上看,氣相色譜技術趨于成熟,在我國擁有良好的研究環境,能夠大規模進行研發和推廣,促進食品安全的提升。
在食品檢測中,一部分農藥會出現熱分解的狀況。而氣相色譜技術在進行檢測時,需要對物質進行預加熱,這就導致一部分有機分子出現受熱分解的狀況,從而使農藥成分出現不穩定的情況,使得加熱后的食品不能準確反映正常狀態下的食品情況,最終影響檢測結果。使用氣相色譜技術進行檢測時,加熱是不可缺少的環節,因此,如果單一使用這項技術,不利于食品檢測結果準確度的提升。此時,可以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技術來彌補不足,對食品中的農藥殘留進行更加準確的檢測。這項技術擁有更高的準確率,能夠有效提取食品中的農藥殘留,尤其對于農藥化合物的檢測和分析具有明顯優勢,實現了對氣相色譜技術的更新和優化,具有更好的應用效果。在當前的食品檢測環境中,高效液相色譜技術與其他信息技術相融合,在能源檢測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微波輔助萃取技術的原理是借助高頻電磁波將萃取煤制穿透,使被萃取對象的內環境能夠與之發生作用。同時,通過微波轉化后的熱能,快速升高細胞內部的溫度,從而使細胞內部壓力得到增加,對細胞壁產生較大壓力,破壞細胞壁的荷載,使細胞中的有效成分能夠順利流出。隨后讓有效成分在萃取媒介中進行低溫溶解,并進行分離,獲得檢測的物質,這項技術的實效性更高,能夠幫助檢測人員快速獲取檢測物質。超聲波萃取技術則是利用超聲波的穿透力,快速提取食品中的有效物質,進一步優化傳統萃取技術,精確的檢測食品中的化學物質,從而提高農藥殘留檢測的準確性和效率。
我國食品行業不斷發展,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也同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雖然我國的農藥殘留檢測前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但由于起步相對較晚,不少先進技術都來源于國外,與其他國家的先進檢測技術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培養專業的技術人才,發展更加先進的檢測設備和智能化設備,使農藥殘留檢測前處理技術快速發展,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食品安全問題之所以屢禁不止,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國的食品安全檢測標準尚未完善。因此,國家應該進一步加強對食品安全的關注,推動規范化的檢測標準順利實行,在進行農藥殘留的檢測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查,從而對食品檢測市場進行規范化的管理,約束食品安全生產的行為,從而提高食品安全質量。同時,進一步推動我國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發展,完善農藥檢測的相關體系,使農藥檢測能夠滿足市場需求,促進食品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的農藥檢測技術相對較少,對于農藥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應該順應時代發展需求,進一步研發更多農藥檢測技術以滿足食品安全的需求。政府和企業應該設立農藥檢測技術的專項科研項目,加大資金投入,培養專業的農藥檢測人才,積極開拓新的農藥檢測技術種類,為農藥殘留檢測提供更多選擇,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
農藥檢測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因此,國家應該注重在各大平臺上宣傳食品安全的重要意義,以各種各樣的宣傳方式提高我國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農業生產水平也在不斷提升,農副食品的市場也快速擴張,由此帶來的農藥殘留問題也日益嚴重。相關部門必須重視農藥檢測技術的應用和發展,進一步規范和監督農藥檢測工作,提高農藥檢測的質量和效率,不斷創新農藥檢測技術,培養農藥檢測技術人才,為食品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