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作為影響社會、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重要因素,有效的風險管理工作日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該文首先界定了風險管理及風險溝通機制的概念,并對我國風險溝通體系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優化風險管理中的風險溝通體系的對策與建議,以期進一步提高風險管理工作的效率,不斷增強我國風險管理工作的能力。
關鍵詞:風險管理風險溝通風險溝通體系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9(c)-0000-00
Research on Risk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Emergency Management
SHAO Cheng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chang, Jiangxi Province,330098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a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society and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Firstly, this paper defines the definition of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risk communication,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main problems that are existed of risk communication system. On the basis, this paper offer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optimizing the risk communication in risk management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isk management, and enhance the capability of risk management in China.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 Risk communication; Risk communication system;Resarch
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科學的風險管理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利用良好的風險溝通機制以實現風險管理的目標。有必要對應急管理中的風險溝通機制進行研究,以不斷提升我國風險管理效率,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
1風險管理及風險溝通體系概述
1.1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一般是指如何在一個具有風險的環境中,采取一定的方法,將風險可能造成的各種不良影響減至最低的管理過程。風險管理對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科學的風險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決策失誤的可能性,減少、避免可能產生的損失。
風險管理要特別關注對風險的控制,應當積極主動地采取多種方法來控制風險,積極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減少因為風險而導致的損失。
1.2風險溝通體系
風險溝通體系一般是指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因為不同主體之間的溝通所形成的溝通主體、溝通客體、溝通渠道、溝通載體等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及相互關系。
從本質上看,風險溝通體系是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利用相應的機制,提高風險溝通能力和風險應變能力,為風險管理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以實現較好的風險管理效果[1-2]。
2風險管理中的風險溝通體系
2.1風險管理中的內部風險溝通體系
首先,在開展風險管理、風險溝通的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判別風險的類型和嚴重程度,然后再對各種可能的風險進行評估和識別。應當重點了解與風險相關的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是否會給組織帶來影響以及會給組織帶來何種影響。其次,還要采用相應的風險識別方法,對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進行提前識別、預測、分析;并保證組織內部和外部溝通渠道的暢通和高效。使組織能夠及時、全面感知到各類異常情況,進而為組織內部風險溝通體系的建立奠定相應的基礎。
另外,在開展風險管理、風險溝通的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建立組織內部各個部門與部門之間、成員與成員之間的伙伴關系,這是構建完善的組織內部風險溝通體系的關鍵之一。對于組織風險管理的部門、成員而言,由于所屬的部門和所處的崗位各不相同,往往會對對組織可能面臨的風險有著不同的理解和和看法。同時,由于職位、工作責任、工作崗位、專業知識的等方面差異的存在,也使得組織內部的不同部門、不同成員對風險管理的理解和側重的角度存在較大的差異[3-4]。
2.2風險管理中的外部風險溝通體系
構建組織的外部風險溝通體系,首先要解決信任問題。在組織的外部,存在著大量的其它組織和個人,它們之間保持著這樣那樣的關系。組織和組織外部的其他組織和個人都有著各不相同的自身目標和利益。由于目標、利益的差異,使得在交流、溝通、合作的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同時,組織和組織外部的其他組織和個人也存在著著一定的信息不對稱現象。組織及組織外部的其他組織及個人都在封閉自身信息的同時,試圖獲得對方的更多信息。最終導致了組織及組織外部的其他組織及個人之間的相互不信任,影響了風險管理中的風險溝通效果。
其次,由于組織及組織外部的其他組織及個人之間之間存在著相互提防和相互不信任,這就要求應該重點解決組織與組織外部的其他組織和個人相互信任的問題。一方面,盡管組織和組織外部的其它組織和個人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是一種必然現象,但組織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降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負面影響。組織可以在不違反法律法規、不損害本組織利益的基礎上,盡可能地加強同外部的溝通和交流,積極向組織外部的其他組織和個人公開信息,以開放、透明、合作的姿態獲取組織外部的其他組織和個人的信任。
3我國風險管理中的風險溝通機制現狀分析
當前,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國內對風險管理也日益重視,相應的風險溝通體系也正在逐步完善,基本滿足了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從整體上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積累了一些經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目前,我國國內的絕大部分組織已經對風險數據的重要性有了正確的認識,并積極運用風險管理工具,對風險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風險數據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有效提升了風險管理及風險溝通水平,增強了風險管理效率,促進了各類組織的發展。第二,風險溝通管理體系有待進一步優化。主要表現為目前國內的很多組織在開展風險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所采用的風險管理體系過于簡單和傳統,采用的是單方面化的溝通模式,實際上已經不能滿足風險管理的需要。第三,風險溝通績效評估體系不夠健全。目前,在我國國內,很多組織尚未建立完善的風險溝通績效評估體系。在現有的風險溝通評估體系中,往往缺乏統一、明確的測評指標,也沒有建立相應的測評指標體系。使得風險溝通流于形式,無法對風險溝通進行科學的測評[5-6]。
4優化風險溝通體系的對策與建議
4.1進一步優化內部風險溝通體系
首先,要對現有的風險管理流程進行優化和調整,對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行全面的識別和評估。同時,還要做好風險感知工作,對傳輸風險信息可能形成的影響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能夠對組織的整體狀況有整體把握,并對風險信息傳輸過程中的各類因素進行研究。重點要把控好風險信息傳輸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盡可能降低干擾信息傳輸的因素。不斷提高組織內部風險溝通及風險控制的效率。
其次,健全內部風險溝通機制還需要對傳統、落后的風險溝通模式進行調整和改進。建立健全內部風險溝通,需要積極構建科學的雙向溝通模式,以便更好地開展風險溝通及風險管理工作。具體可以從不斷加強組織文化建設、優化組織的管理理念、提升組織內部人員素質等等方面著手,為組織內的雙向溝通模式更好發揮作用提供堅實的保障。
4.2不斷完善外部風險溝通體系
首先,優化外部風險溝通機制,需要妥善處理組織與外部的組織及個人之間的信任問題。由于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存在,使得參與交流與合作的各方都無法獲得足夠的信息。最終導致雙方無法進一步提升信任感,影響交流與合作的進一步開展。因此,必須進一步完善組織與外部的組織及個人之間信任問題。組織應充分保護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擴大信息公開度,以良好的合作態度來獲得彼此的信任,提升彼此的信任感。
其次,優化外部風險溝通機制,還需要維護好組織形象,嚴格按照誠實守信的原則,開展溝通、交流、合作活動。以此來獲得合作方的信任,形成、發展良好的合作關系。同時,還需要重視組織外部溝通水平和能力的提升,積極構建良好的互信互助的合作關系,達成與合作方的雙贏、多贏。進而使組織風險管理工作水平不斷提升。
4.3不斷改進風險溝通管理體系
首先,不斷改進風險溝通管理體系,重點是要對現有的單方面的溝通模式進行改進,構建雙向的溝通模式。積極利用雙向溝通模式,將組織內部、外部的風險管理進行科學整合,進一步提高風險溝通管理效率。
其次,不斷改進風險溝通管理體系,還需要對現有的風險溝通績效評估體系進行完善。重點是結合組織的實際情況,選定科學、明確的測評指標,并在此基礎上,構建相應的風險溝通績效評估測評指標體系。使組織能夠利用該體系,對組織的風險溝通進行科學的測評。通過測評,較好地了解組織的風險溝通的狀態及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加以改進。
另外,應當將組織的風險溝通績效評估過程中的定量化評估與定性化評估相結合,一方面要對風險認知、風險溝通方式、風險溝通方法定性測量和評估,另一方面要對風險認知、風險溝通方式、風險溝通方法定量測量和評估,以保證測量和評估的科學性和全面性。
參考文獻
[1]鐘曉.黃明:全力防控重大安全風險奮力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J].中國消防,2020(1):9-10.
[2]國務院普查辦.應急管理系統清查調查工作推進視頻會議召開[J].中國減災,2021(15):26.
[3]劉澤照.突發事件應急指揮的中國經驗與能力躍升[J].西部經濟管理論壇,2021,32(5):80-87.
[4]張塽,陶梅.“十四五”規劃背景下佛山市應急供應鏈管理體系建設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21(25):49-51.
[5]張菁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行政應急機制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21.
[6]李牧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法的自由與秩序價值沖突與調適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21.
基金項目:本文為2020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于風險溝通的重大疫情應急管理研究》(項目編號:GL20103)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邵成(1974—),男,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公共管理、企業管理。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10-5042-4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