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霞
摘要:該文主要探討了5G時代出版業面臨的新變化、新趨勢以及應對方法,從內容、平臺、服務等多維度出發,探討了VR、AR、MR技術的出現給出版業帶來的影響、挑戰及機遇。新技術會給出版業帶來場景式體驗、多維交互體驗、身體感知體驗等精準的內容服務,會讓敢于創新的出版商在新一輪市場的競爭中贏得先機,進而培育出更為廣闊的出版物消費市場。
關鍵詞:5G時代 ?VR技術 AR技術 MR技術出版創新
中圖分類號:TN929.5;G230.7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9(c)-0000-00
Innovative Exploration of Scene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in the 5G Era
CAI X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Co., Ltd.,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new changes, new trends and solutions faced by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in the 5G era, and discusses the impac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brought to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by the emergence of VR, AR and MR technolo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ntent, platform and service. New technology will bring precise content services such as scene experience, multi-dimensional interactive experience and body perception experience to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which will allow innovative publishers to win the first opportunity in the new round of market competition, and thus cultivate a broader publication consumption market.
Key Words: 5G era; VR technology; AR technology; MR technology; Publish; Innovation
出版活動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它既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精神成果,又是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助推器。而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進步,也會促進出版業的發展。探究各國出版業的發展進程不難發現,出版業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特別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其的“催化作用”更為明顯。
從我國北宋時期畢昇發明的造紙術,到其400年后,德國人古登堡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出版業無論是在裝訂還是印刷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而近代新機器、新材料、新能源和新技術的應用,無論是形態,還是表現形式,都使得出版業出現了更深層次的變化。特別是當下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對出版業帶來的影響也是無遠弗屆。
時至今日,出版業早已告別了“鉛與火”,走進了“光與電”的數字化時代,也由此誕生了一個新業態,即互聯網出版物(又稱為數字出版物或網絡出版物),其主要包括數字圖書、數字報紙、數字期刊、網絡文學、網絡教育、網絡地圖、數字音樂、網絡動漫、網絡游戲、數據庫出版物等,這些都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
從近些年出版業的發展來看,信息技術成為其“蛻變”的重要推手。信息技術的每一次重大變革,出版業也會隨之迎風起舞。
2019年6月,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電信等幾家運營商發放了5G商用牌照,這標志著我國已經正式進入5G時代。隨著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應用及普及,一個“萬物皆媒體”的時代正在來臨,這也讓出版業在其影響下悄然生變。伴隨著VR(Virtual Reality,即虛擬現實技術,就是利用數字技術,能模擬出一個虛擬的現實世界,讓用戶在使用這種技術時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AR(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強現實,又稱擴增現實,該技術是是實體事物與虛擬形象、虛擬場景的有機融合,能夠讓人在真實的世界里體驗虛擬事物)、MR(Mixed Reality,即混合現實,通過在現實環境中引入虛擬場景信息,在現實世界、虛擬世界和用戶之間搭起一個交互反饋的信息回路,以增強用戶體驗的真實感,具有真實性、實時互動性以及構想性等特點)等場景技術的同步發展,場景出版物逐漸成為出版業的一種“新形式”。
1 5G時代出版形式與格局的轉變
2019年是5G技術全面商用化的開局之年,雖然僅僅是開端,但其對出版業的影響已經可見端倪。任何出版物都需要有一定的載體,傳統的出版物以紙質為載體,電子出版物是以磁、光、電為載體,而5G時代的出版物,又有了新的形態。根據中國出版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隨著5G技術的推廣與普及,其對出版業的影響也如蝴蝶效應一般,音頻、視頻、直播及VR、AR、MR等沉浸式的跨場景交互已經在出版業初現端倪。VR、AR、MR借助三維建模技術、數字技術、裸眼3D等新技術,與傳統出版緊密結合,豐富了圖書內容的呈現方式,將書中內容更直觀地呈現給讀者,讓讀者對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沉浸式體現書中描繪的場景,體驗不一樣的閱讀樂趣。
1.1 強調信息傳播的真實體驗性
在4G時代,移動通信技術強調的是媒體的視聽特點,而進入現在的5G時代,用戶能夠通過網絡得到更加真實的體驗。讀者不再局限于僅僅用眼睛來“看書”、用耳朵來“聽書”,而是更能替換到現實與和虛擬間的交互作用[1]。一些出版社在這方面已經有了長足的探索,如人民衛生出版社推出的VR《3D系統解剖學》、人民文學出版社打造的AR《朗讀者》等,為讀者帶來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
1.2 實現場景社交傳播形式
5G時代的到來,提升了傳統出版業難以真正實現對空間與時間上限制的突破,使得虛擬與現實場景能夠無縫對接,它能使讀者擺脫“紙上談兵”的尷尬,輕松進入到真實場景體驗中,實現場景內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有利于對圖書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內容和用戶的連接程度將得到極大提升[2]。
1.3 5G將為技術創新應用提供更大支撐
5G是互聯網信息傳輸技術的新一輪迭代升級,將為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技術的深度應用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撐,這也使得出版業與VR、AR、MR技術的應用深度和廣度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能讓視覺呈現效果更逼真,將帶給讀者更加極致的感官體驗。
1.4 5G將使得市場需求更為多元
5G技術將催生出版業與新興媒介形態融合后的新出版產品形態和服務模式。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到6.12億,占整體網民規模的73.9%;手機網絡視頻用戶規模為5.90億。5G時代的到來使得視頻的傳播速度比以往更快、傳播的圖像更加清晰。這也會使得傳統文字的信息傳播將大量被視頻取代,純文字的出版面臨更大的沖擊。出版方原有的獨家內容資源優勢也面臨著巨大挑戰,選題計劃將從原有的“讀者地位”,轉向大數據指導下的“個性化定制”,內容為王的傳統出版或將轉向服務為王、IP為王的新型出版業態。
1.5 5G導致出版業的生態格局發生裂變
出版業與廣播影視、新聞資訊、娛樂、教育等多個領域的融合變得更加緊密,進而會倒逼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內容、渠道與發行方面進行加速融合,開拓了融合發展的新場域,為出版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25G時代與新媒體融合的途徑
2.1 “全息+交互”:迎接MR出版的美好未來
隨著智能交互技術的突破,信息共享性增強。5G時代,“全息+交互”的出版新業態,將圖片和文字、視頻與音頻、AR、VR、MR等各種形態整合在了一起,人們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人與場景的交互。通過MR技術,讀者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立體的內容,與場景進行互動,與一同閱讀此書的人交流[3]。
2.2 5G時代下媒體產品矩陣優化
思路決定出路,在5G時代下,出版企業決不能故步自封,要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要及時擁抱新技術、新業態。要深刻理解新形勢下媒體傳播的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更有利于建立媒體與用戶間的關系。所以,出版企業必須做好用戶關系的重構,加強對產品矩陣的優化,向立體媒體形式發展[4]。
2.3 5G時代下出版業要建立新的發展理念
5G時代下,不僅是媒介形態的變化和傳播生態的重塑,更是商業邏輯的重構。為此,需要出版業要以更加堅定的信念、開放的心態和全局化的視野,引領融合發展的新路徑和新方向。
3“場景+出版”滿足人類更高層次的精神交往
出版物不同于一般的物質產品,它既是精神產品又是物質產品,它既要滿足人的物質需求,更要滿足人的精神需求。5G時代拓寬了出版物對讀者精神需求的滿足。特別是媒體融合的新路徑,從內容、技術、運營等方面,為出版業帶來了新機遇[4]。
3.1 內容融合
內容融合是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內容融合的關鍵點就是服務于用戶,用戶滿意度對媒體融合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一是加強用戶分析,提高對用戶需求的反饋;二是解放思想,注重媒體內容的創新;三是利用時間碎片化的方法將內容合理進行完善。
3.2 技術與內容融合
信息技術集聲音、圖畫、視頻、音頻等形式于一體,通過信息技術,能將微觀世界宏觀化,將宏觀世界微觀化,出版社只有將內容與技術充分融合,才能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內容創新的時效性和效益性,同時還要保證創新的品質,解決媒體融合過程中的問題和阻礙,構建立體化、全方位的媒體融合技術平臺體系。新舊媒體技術融合應加強創新技術的輻射功能。注重媒體技術融合形成統一的合力的升級[5]。
3.3 運營融合
5G時代,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后的運營模式仍然是制約二者融合效率的主要問題。首先,要通過構建信息化的信息發布和反饋平臺,在平臺中將不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進行整合分析,并以此作為信息接收與傳播改進的基礎,使用戶可以深切體會到貼心服務。其次,創建完善的媒體共享平臺。這需要提前對目標市場、用戶習慣、用戶觀念等內容進行市場調查,對任何可能出現的狀況及風險進行前期的預測及方案準備,加強出版業專業化運營的管理程度,滿足讀者正當的差異化的需求。最后,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監測體系,這樣才能地順應媒體融合發展的趨勢,更好地保護自身和用戶雙方的利益。媒體融合還依靠政府的行政職能,媒體運營管理的融合應嚴格遵守市場監管制度,協同規范市場秩序,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使媒體內容融合正當競爭的前提下實現有序發展[6]。
4 5G時代下出版業融合發展的路徑思考
在5G時代,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會形成一種人人都是內容的生產者的格局。在這種“信息泛濫”的情況下,更需要專業人士對其“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也就是對用戶創造內容的管理,將成為未來出版社的重要工作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出版社的編輯、校對等質量保障環節仍將繼續成為出版社的核心競爭力。
4.1 優勢內容以新方式呈現
在新的傳播環境中,出版企業不能停留在過去“編印發”的模式,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圖書生產企業,而應該轉型為以知識內容的生產、發行、推介為核心的文化服務企業,要將優勢內容以滿足用戶新需求的方式呈現。要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媒體渠道,將“內容為王”與“讀者需求”有效銜接,以滿足讀者更高的信息獲取需求,把優勢內容的傳播做到分眾化、精準化和立體化。
4.2 圖書版權成為數據版權挖掘對象
無論新技術如何變化、新媒體如何發展,優質的內容資源始終是出版業競爭的制高點。誰對內容資源擁有更強的集約整合能力,誰就能擁有更強的市場控制力。出版社擁有大量圖書版權,其內容都將成為數據挖掘的對象。出版社要注重內容的升級,同時還可以運用互聯網、數據庫等信息技術和新的營銷觀念,促進出版社的營銷升級。利用數字技術和網絡營銷手段,還可以做到把出版物及時地銷售給境外的讀者向全球提供服務,開拓海外出版市場。
4.3運用新技術提升行業優勢
在5G時代,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會形成一種人人都是內容的生產者的格局。在這種“信息泛濫”的情況下,更需要專業人士對其“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也就是對用戶創造內容的管理,將成為未來出版社的重要工作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出版社的編輯、校對等質量保障環節仍將繼續成為出版社的核心競爭力。
4.4 傳輸終端多元化,推動知識服務方式升級
出版產業的發展,就是出版業從傳統走向現代,從落后走向先進的過程。出版業要不斷地創新,運用先進的出版思想和觀念、新穎的出版技術和手段,建立和形成具有生機和活力的運作機制,才能保持自身的優勢。電子書、有聲書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傳播,可穿戴設備將逐漸普及,使人類的視覺、聽覺器官得到極大延伸。VR、AR、MR為出版社知識服務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內容制作將更加自動化,下一代新型知識服務平臺或將誕生[7]。
4.5 共享資源平臺打造新型服務模式
4.5.1建立內容共享平臺,形成“讀者群”
過去,出版社通過圖書的銷售,積累了大量的讀者資源,但這些讀者資源都屬于分散的、零散的資源,就好像一個個孤島,很難形成合力。而在5G時代,出版企業通過建立共享平臺,將過去單個的讀者聚合起來,形成“讀者群”。以此也可以推動人與人、國家與國家不同文化之間的知識分享和交流。
4.5.2VR出版教育資源平臺
對于一些以生產教輔類的出版企業來說,可利用大數據下的網絡優勢與教學相結合,形成數字化新技術與各學科內容整合的策略,進而提高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8]。
4.5.3打造書店VR引流平臺
過去的實體書店以售書為主,只能為讀者提供相對封閉的閱讀空間和單一的閱讀體驗。在5G時代,實體書店可以利用VR廣泛的應用場景技術,將全景實時影像隨時通過平臺傳遞給各地的讀者,讀者能夠身臨其境般參加書店的新書發布會等文化活動。
4.5.4建立VR版圖書銷售系統
過去的網絡銷售渠道,多是依靠圖片、視頻以及讀者評論引導讀者購買。在5G時代,隨著VR技術的成熟,讀者可通過VR眼鏡或移動終端更加直觀地挑選圖書,看到的圖書信息不再只是平面的圖片和文字,而是清晰的裝幀和部分內容。
5結語
綜上所述,5G時代,大數據、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乃至機器人等科技手段都會為出版業賦能,為讀者提供更為精細、準確、有趣的閱讀體驗。目前,出版業對VR、AR技術的應用整體還停留在較淺層次,對內容如何“5G化”的挖掘有待深入,對場景的構建有待細化,對技術的運用有待加強,對體驗的探索有待推進。當然,技術的革新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出版業只有迎頭趕上互聯網移動終端高效的傳輸速度,實現對高質量數字資源的急速加載,完成新一輪的變革和發展才是正道。在此基礎上,人們的想象空間將得到極大拓展,也會更好地促進內容創作及生產,推動出版產業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 喻國明.5G:一項深刻改變傳播與社會的革命性技術[J].新聞戰線,2019(15):48-49.
[2]劉楓.5G出版業的革新路徑:從知識傳播中介到智能匹配平臺[J].編輯之友,2019(7):28-33.
[3]鄭淡濤.5G技術與媒體的融合發展探析[J].傳媒論壇,2019,2(15):128,130.
[4]陳明明.5G時代,媒體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傳媒觀察,2017(10):23-25.
[5]張雷.混合現實(MR)出版的理論與實踐探索——以“魔法報刊”為例[J].出版廣角,2017(24):31-34.
[6]蔣傳洋.邁向5G時代的“出版3.0”模式探索——兼論“出版3.0”模式在博庫數字出版傳媒集團的實踐[J].科技與出版,2019(5):29-33.
[7]曾紅宇,張波.3D全息投影技術在數字出版物中的應用探索[J].科技與出版,2015(11):101-104.
[8]郭全中.我國出版業融合發展新進展——以出版類上市公司為例[J].出版廣角,2019(16):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