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警工兵防化支隊具有一定的工程和防化作戰能力,在聯合作戰中主要擔負核生化防護救援以及機動支援任務。運用好這支力量,應結合未來戰場的實際情況以及兵種分隊運用的特點要求,把握好一致而又有區別的運用原則。
關鍵詞:聯合作戰;武警部隊;工兵防化支隊;運用
武警工兵防化支隊是在軍隊調整改革中產生的一支新質作戰力量,擔負聯合作戰中核生化防護救援以及機動支援任務。從當前我國周邊安全形勢看,主要戰略方向軍事斗爭準備較為緊迫,如何在未來聯合作戰中運用好武警工兵防化支隊,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現實課題。對武警工兵防化支隊的運用,應當區分兵種分隊的作戰能力和可能擔負的作戰任務,從實際需要出發,靈活運用。
武警工兵防化支隊所屬工兵分隊參加聯合作戰,應將其用于對戰斗全局具有決定意義的工程保障任務,重點保障機動支隊以及解放軍兵種部(分)隊的戰斗行動。當工兵遂行伴隨保障和在敵火力直接威脅下遂行任務時,應及時組織兵力、火力掩護工兵的行動。
(一)集中使用,保障重點
在聯合作戰中,為解決作戰工程保障任務繁重和部分參戰部隊工兵分隊編制較少、裝備器材不足、作戰能力有限的問題,應當充分運用武警工兵防化支隊所屬工兵分隊加以補充。為保證作戰效果,在運用中應當堅持集中使用、保障重點的原則,將工兵分隊主要兵力、裝備集中用于完成主要作戰方向上技術復雜并具有決定意義的工程保障任務。當協同解放軍部隊遂行進攻和防御戰斗時,應以主要兵力用于開辟通路、修筑道路、設置渡場等時節,構筑指揮所、觀察所、人員掩蔽工事及重要的陣地工事,并實施工程偽裝,在主要通道上適當布設地雷、構筑障礙物、實施破壞作業等。當協同武警機動支隊遂行邊境封控任務時,應以主要兵力用于維護和修筑主要道路,構筑指揮所、觀察所、人員掩蔽工事及重要的陣地工事,并實施工程偽裝,建立難民收容場所,構筑難民管控輔助設置。必要時,工兵分隊在難民可能進入或通過的通道上設置障礙物等阻攔設施,以提高邊境封控能力。
(二)合理運用,發揮特長
工兵力量專業種類多,裝備技術性能各不相同,為便于組織指揮和遂行任務,通常以中隊、排為單位實行專業編組,以較好地發揮工兵力量作戰效能。根據各專業分隊技術特長,通常將道路橋梁中隊用于構筑道路和架設橋梁等,保障部隊機動;將筑城偽裝中隊用于陣地工程構筑和偽裝作業等;將搜救排爆中隊用于設置障礙物、實施破壞作業、開辟通路和戰場救援等,以保障參戰部隊提高戰場反機動和機動能力等。為此,支隊指揮員應根據各專業分隊的技術特長,合理賦予任務,以充分發揮工兵力量最大效能,快速有效完成任務,最大限度保障作戰需要。
(三)留有預備,靈活機動
聯合作戰戰場情況錯綜復雜,各種突發情況隨時可能出現。因此,武警工兵防化支隊指揮員必須掌握一定數量的工兵預備力量,以完成臨時出現的工程保障任務,尤其是應對任務繁重而兵力不足的情況。同時,還應當根據戰斗進程需要,適時調整戰斗部署,靈活機動地將兵力、裝備用于重要時機和主要方向,完成對整個作戰行動有重大影響的工程保障任務。武警工兵防化支隊指揮員還應根據戰斗的發展,適時調整組建新的預備力量,以保持遂行工程保障任務的持續性。
(四)密切協同,周密協調
聯合作戰中,由于敵情、地形、天候等原因,工兵具有不可或缺性,各參戰部隊作戰行動都離不開工兵的有效保障與支援。特別是武警機動部隊、陸軍步兵和坦克兵、海軍陸戰隊、空降兵等的作戰行動,對工兵的工程保障依賴性更強。同時,工兵又需要在其他部(分)隊協同支援和掩護下才能完成工程保障任務。因此,工兵只有同其他部(分)隊密切協同配合,才能充分發揮其作戰效能。工兵分隊與其他部(分)隊的協同,通常根據上級指揮員意圖、命令以及上級有關工程保障指示,由武警工兵防化支隊指揮機構具體組織。當工兵分隊與其他部(分)隊共同遂行作戰行動時,協同動作應以被保障的部(分)隊為主,按協同計劃主動配合;當其他部(分)隊支援或掩護工兵分隊執行任務時,協同由工兵分隊指揮員組織。
(五)加強保障,注重防護
工兵分隊遂行聯合作戰工程保障任務時,還要加強戰斗保障和后勤、裝備保障,特別是工程裝備器材保障,要著重提高完好率和戰時再生率,發揮其最大戰術技術性能。因此,武警工兵防化支隊指揮員應經常檢查工程裝備的合理使用情況,充分發揮維修力量的作用,加強技術保障,以使現有工程裝備能夠發揮應有效能。要根據工程作業的需要,周密計劃、組織協調裝備保障部門和地方有關部門,做好就便器材籌集、儲備、供應和前送,以保障工程作業的順利進行。同時,要加強工程保障行動的自身防護,防敵精確打擊武器毀傷,提高戰場生存力。
武警工兵防化支隊所屬防化分隊參加聯合作戰,應根據戰斗任務、被保障目標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遭敵核生化武器和燃燒武器襲擊或產生次危害的威脅程度,合理區分使用兵力。
(一)集中力量,保障重點
在聯合作戰中,為了解決防化力量不足與防化保障任務繁重的矛盾,武警工兵防化支隊指揮員在運用防化分隊時必須貫徹集中使用、保障重點的原則。尤其是在核生化或次生核生化危害條件下作戰,因防化分隊編制數量有限,不可能對所有部(分)隊實施保障,只能根據戰場情況和上級要求,將防化分隊主要兵力、裝備用于保障主要作戰方向的部(分)隊和重要目標。力量集中程度應根據敵情、地形、天候、上級意圖和所擔負任務的具體情況而定。通常情況下,以既能充分發揮防化分隊各專業排(班)的特長,又能達到最佳戰斗效能為前提。除保障重點外,還應兼顧一般,以適當兵力保障次要方向作戰部(分)隊和目標,順利完成防化保障任務。
(二)發揮特長,指導群防
武警工兵防化支隊所屬防化分隊具有偵察、洗消、噴火等專業力量,指揮員應充分考慮各專業技術特點,基于發揮專業特長合理使用。防化偵察力量,主要是對任務區域實施偵察,及時發現并實時監測放射性煙羽或化學毒劑(物)云團飄移方向,判定污染物種類、確定污染范圍,能夠對空氣、植被、散落物等實施監測;判明化學毒劑(物)、生物戰劑、放射性物質來源或泄漏地點,分類收集清理現場殘留物、散落物;對現場收集的危害物樣品實施化驗,準確分析判定危害種類和傷害程度。洗消力量,主要是快速開設洗消場(站),對人員、裝備、物資、建筑物等實施消毒,去除污染后果。噴火力量,主要是根據上級命令,依托有利地形,隱蔽接近占領,對作戰對象實施噴火打擊或集火殲襲。此外,由于聯合作戰編成內的防化力量有限,防化分隊在發揮專業特長的同時,還要積極指導部隊防護,培養“三防”骨干,消除核生化危害后果,減輕或避免敵核生化武器或次生核化危害傷害。
(三)留有預備,靈活機動
聯合作戰戰場情況錯綜復雜,各種突發情況隨時可能出現,為增強參戰各部(分)隊在核生化武器襲擊或次生核生化危害條件下的持續作戰能力,以及滿足機動保障需要,支隊指揮員必須掌握一定數量的防化預備力量,用于最關鍵的時節,保障重要的目標,執行臨時出現的防化保障任務。預備隊兵力的大小視支隊所屬及配屬的防化總兵力大小、部隊所擔負的任務、敵情、戰場環境等情況而定,通常情況下,應控制在防化總兵力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左右。武警工兵防化支隊指揮員還應根據戰斗的發展,適時調整組建新的預備力量,以保持遂行防化保障任務的持續性。
(四)合理分工,密切協同
未來主要戰略方向上的聯合作戰,是在核生化武器威脅或次生核生化危害環境下進行的,部(分)隊在核生化環境下的作戰行動對防化保障具有很大的依賴性,特別是武警機動部隊,以及陸軍的步兵、坦克兵、炮兵和防空兵等,對防化保障依賴性更強。因此,防化保障行動對各參戰力量的協同提出了更高要求。武警工兵防化支隊指揮員應從有利于防化分隊完成防化保障任務出發,周密組織防化分隊與各參戰力量間的協同。當防化分隊執行對人員(裝備)洗消保障任務時,被保障部(分)隊的指揮員應根據敵情、地形、氣象、水源、人員(裝備)受染情況派出警戒,按照防化指揮員的建議或要求,進行人員(裝備)洗消編組,組織人員(裝備)的進出調動等各項工作。受洗消人員(裝備)應按照規定時間和要求進行洗消,組織指導被保障部(分)隊開展群眾性洗消和防護。當洗消和偵察分隊共同執行任務時,還要搞好內部協調配合,充分發揮整體作用。
(五)加強保障,及時補充
聯合作戰中,運用防化分隊遂行防化保障任務,還要加強作戰保障和后勤、裝備保障,特別是防化裝備技術保障。防化裝備器材是防化分隊順利完成防化專業保障任務的物質基礎。防化分隊實施防化專業保障多以排、班、組的形式獨立分散地執行任務,防化裝備一旦受損就可能得不到及時維修和補充,增加了防化裝備器材保障的難度。因此,做好防化裝備器材補充計劃,對加強防化裝備保障十分重要。武警工兵防化支隊指揮員必須組織有關保障機構重點做好防化裝備器材的保障,在戰前應組織力量及時對各類防化裝備進行檢查、測試與維修,戰中要適時了解防化裝備器材的損耗情況,采取多種途徑及時維修和補充防化裝備器材。
參考文獻
[1]馬平.聯合作戰研究[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13.
[2]邵杰.戰術學教程[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3.
[3] 張宏,李震.聯合作戰軍兵種運用[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1.(作者簡介:景威銘,1991年,男,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軍事指揮、戰役戰術。單位:武警指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