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賢美


一、習作單元的核心素養內涵
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習慣與能力,按《語文課程標準》,核心素養可分為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而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三個方面的載體都是語言。因此,核心素養下,語言的建構與運用處于核心素養的根部,習作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還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
二、從課文到例文
習作單元的重點語文素養為語言建構與運用,在語文要素方面僅作寫作語文要素的要求。因此,本單元的課文也緊密圍繞著語言運用進行編排。在設計教學時,對單元內的課文要轉變視角,重點發掘其中與單元寫作語文要素的關聯點。
實現從課文到例文的視角轉變,需要以下三個步驟:
(一)瞻前顧后,定位單元寫作目標
現行統編教材中,寫作語文要素的編排是一個縱向序列,每個寫作目標之間呈現出梯度關聯。因此在確定單元目標時,需要注意目標序列的連續性,在已達成的目標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并向同序列更高階目標銜接拓展。如五下第五單元的寫作目標處于寫作目標序列中的寫人目標子序列。完整子序列如下表:
由上表可得,五下第五單元的習作目標,是對之前目標的總結和綜合運用,同時為六上第八單元做鋪墊。因此在設計本單元教學時,可先回顧之前所學的寫人方法,重點訓練方法的綜合運用和選擇典型事例,在此基礎上可以讓學生抒發對人物的感受。
五年級學生對寫人已經不陌生,但是選取典型事例和怎樣突出人物特點方面還是有難度。具體體現為典型事例不匹配、容易抓不住事例的重點,寫成流水賬等。因此,本單元寫作目標重點有兩點:第一,選取典型事例;第二,把人物的行為動作寫清楚,能抓住重點寫。
(二)分步落實,拆解單元寫作目標
定位單元目標后,需要把目標拆解到每一課時中分步落實。此時可以借助課后題和交流平臺對單元目標進行拆分。如五下第五單元13課、14課課后題,指向的語文要素為“運用恰當方法表現人物特點”。習作例文的《我的朋友容容》批注則是指向“運用典型事例說明人物特點”,《小守門員和他的觀眾們》指向“綜合運用人物描寫方法寫出人物特點”。
(三)因勢象形,靈活處理課文內容
課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載體,上述的所有目標都要通過課文來轉化達成。因此,首要任務是尋找課文與語文要素之間的聯結點,將語文要素轉化為實體文本呈現給學生。在教材中,每單元的交流平臺會揭示本單元課文與語文要素的聯結點。如五下第五單元交流平臺中,針對“選用典型實例”這一語文要素,提示了《兩莖燈草》中運用了典型事例來寫出嚴監生的吝嗇,針對“用多種方法表現人物特點”這一語文要素,則提示了《他像一棵挺脫的樹》、《摔跤》和《刷子李》中針對人物特點運用了恰當的人物描寫方法。
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單元重難點和課文文本特點發掘聯結點,靈活取舍文本,根據訓練需要調整文本教學順序。關聯大的文本就要重點學習,訓練寫法,關聯小的文本可以簡單處理。
基于以上原則,本單元課文教學順序及匹配的寫法如下表:
三、從仿寫到創作
單元目標應該循序漸進落實。將全篇習作拆分,抽取重點部分反復訓練,鞏固重難寫法,從而逐步落實單元寫作目標。
(一)出示例子,分析寫法
對于重點寫法,應出示課文中相應的例子,引導學生理解怎么寫。如學會“寫出做這個動作時人物的神態、心理、語言表現”這一寫法時,對應出示《摔跤》中的例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上風。讓學生體會作者圍繞“蹦”這個動作對小嘎子進行描寫,為了體現他的調皮機靈,詳細寫了“蹦”時的心理、神態。
(二)仿寫片段,運用寫法
在學生體會寫法后,讓學生運用方法進行仿寫。如在上完《摔跤》后,學生基本了解了如何圍繞一個動作把人的特點寫具體。此時可以出示對應小練筆:選擇下面一種場景,運用恰當的描寫方法,寫清人物的行為動作,表現人物特點。(跳繩? ? 打籃球? ? ? 種菜)
練筆完成后,教師伺機點評,及時糾誤。并反復訓練,讓學生熟練掌握寫法。
(三)審題立意,創作成篇
在重點寫法訓練完成后,方可進行全篇習作訓練。在進行習作時,先審題立意,寫好提綱并點評后才開始習作。習作完成之后同學之間交換修改,不斷優化,同時提升學生的表達和評價水平。
四、小結
習作單元的教學,應當緊扣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相應的寫作素養。在教學時,應該以訓練習作能力為重。以單元為單位安排教學,根據學情和目標需要靈活利用課文,調整課堂,達到提高寫作能力,訓練寫作素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