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在學科學習中,注意對各項知識的綜合掌握。高中英語屬于學習的難點,也是學習的重點。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在世界范圍內通用。英語學習一般包括四個方面:聽說讀寫,其中聽力是英語學習的一大難點。目前中國高中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英語聽力的練習,致使大多學生學了英語卻無法用英語交流。在高中的每個單位元,都有關于高中英語聽力的整體教學設計。本文結合核心素養相關要求,對高中英語單元整體聽力教學模式進行闡述與分析。
高中英語教學中,針對聽力教學都開設相關課程,課程的開設過程緊密與核心素養結合。聽、說、讀、寫是高中英語學習者應該培養的四項基本技能。在這四種技能中,傾聽排名第一,它是一種重要的溝通手段和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學生聽力能力的提高對他們說、讀、寫能力的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高度重視學生聽力能力的提高。核心素養的培養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問題。關于聽力單元課程設計中,緊密結合核心素養思維,對優化單元聽力課程設計,是學生的聽力能力達到更高的臺階。
一、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全面發展,英語作為重點內容,要求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和考試能力,同時也是擺在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迫切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只有深入研究和分析高中英語單元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才能采取有效措施解決聽力問題。總的來說,英語聽力教學存在著三個主要的客觀問題:缺乏合適的教材、大規模的課堂和不恰當的教學方法。
(一)缺乏合適的材料
缺少合適的材料的問題。目前,高中英語課堂的聽力材料,主要由課本和試卷提供。其中,教材中與課文配套的聽力練習內容難度比較大,沒有循序漸進的難度,很難滿足學生提高聽力技能的要求。同時,很多聽力材料大多是關于各種考試的。但是聽力教材的要求應該是難度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
特別是單元聽力材料內容,都是以同樣的速度傳遞給全班同學,聽力材料的節奏已經設定好了。聽者無法控制輸入的速度,同時又需要理解材料并立即作出反應。聽力材料大多是口語,尤其是非正式的口語。同時殘缺不全的句子較多,具有重復、優柔寡斷的特點。各種語言的使用和對主題的熟悉程度以及不同的發音也會增加聽力理解的難度。此外,英語口語中有很多多余的信息。
(二)單元大規模課堂教學設計
從目前的授課形式出發,都是以大課堂教學的問題。是一種典型的漢語課堂教學風格。在大多數學校,每個班的學生人數達到40到50人。雖然同一個班級的學生不在同一個年齡段,但他們的發展過程卻存在差異。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主要是針對普通學生,很難達到提高優等生、補充貧困生的教學目的。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聽力發展。
(三)單元課堂教學方法不當
許多老師認為傾聽是一種被動的技能,因此很容易,所以它實際上并沒有在課堂上教授。在高中的很多課堂教學中,英語老師只是注意到了閱讀的重要性,而安排了一點聽的時間,有的甚至忽略了聽,只是把它作為課后作業安排,教師關注的是糾正學生的錯誤。教師通過強化訓練提高學生取得高分的能力,但很少教學生正確的聽力方法。學生在學習上并不主動,而是被傾聽所驅動。從長遠來看,他們已經厭倦了傾聽。
二、單元聽力課程教學方法設計
聽力前階段為學生進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處理做準備,這些處理包括激活先前的知識、做出預測和復習關鍵詞匯。而聽力階段的重點是通過選擇性聽力、要點聽力、順序聽力等練習來理解。聽力后階段通常包括對理解的反應,可能要求學生就某個話題發表意見。然而,如果老師和聽眾詳細地檢查課文或課文的某些部分,集中在學生不能理解的部分,它也可以包括一個自底向上的焦點。這可能包括對文本的各個部分進行微觀分析,使學生能夠識別諸如混合語、簡化詞、省略和其他他們無法處理或識別的口語話語特征。
(一)預聽
在聽力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聽力訓練,因為聽力是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聽力理解是進行積極心理認知過程的有效措施,是多種語言能力、背景知識和思維能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從兩個信息加工——聽力理解的心理過程出發,為聽者在聽力過程中使用相應的策略和策略。
(二)做好準備
精心準備的聽力前策略可以幫助你建立自信,提高聽力理解能力。大多數學生可以準備他們的思想集中,并要求自己取得進步,而不是明確目標和提出策略。
但是,對于學習者來說,語法和詞匯知識的缺乏肯定會影響他們的聽力理解,從而降低他們的信心。建議老師在黑板上列出新詞匯,并提供圖片幫助學生預測列出的問題。
(三)設置聽力前問題
聽力技能對于學習至關重要,因為它能讓學生獲得見解和信息,并在與他人的溝通中取得成功。學校內外的生活提供了許多傾聽的機會,但一些學生沒有抓住這些機會,因為他們的思想渙散,或者他們可能會集中在他們想說的自己,而不是演講者在說什么。老師可以告訴學生為什么好的傾聽是有用的,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是至關重要的。不善于傾聽會導致不必要的爭論和問題。
通過對聽到的內容提出問題,可以提高和測試學生的聽力技能。他們可能會練習記筆記,也可能會被問及從筆記中得出的事實和推論。他們可以學會辨別要點和偶然的或不太相關的想法和信息之間的區別。學習者也可以從認識演示和他們聽到的其他信息的目的的練習中受益。如果他們被教導為他們想要從演講中學到的東西設定目標,并監督他們完成目標的情況,這將是非常有用的。可以教學生選擇性地聽特定種類的信息,如主要目的、主題、細節和任何暗示。甚至可以測試他們在不相關的物質和干擾下識別重要信息的能力,就像大多數成年人生活中的情況一樣。
(四)聽力過程中做筆記
聽材料和做簡單的記錄是為了喚醒記憶。記錄人物、地點、時間等。記錄數字應該有重點和技巧,如阿拉伯數字中的數字、地點、名稱、長句的代表或要點上的單詞,以便回答作為參考。實際上,為了應用自底向上的處理,有必要學習如何將內容分解為其組件并組合在一起。然而,學習者需要大量的詞匯量和良好的句子結構運用知識來自下而上地處理文本。
傳統上采用聽寫練習、完形填空、課文后選擇題等方法進行自下而上的加工策略。
(五)保持心態平靜
如果在某些方面不了解,保持穩定,別緊張。如果你答不上來,就擱在一邊,不要反復思考,繼續調整,繼續下一個問題。否則,很可能因為思考一個問題就錯過了下一點,甚至把目光投向了幾個問題。在現實世界的傾聽中,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處理通常同時發生。其中一個或另一個占主導地位的程度取決于聽者對一篇文章的主題和內容的熟悉程度、文章中信息的密度、文章類型以及聽者聽的目的。例如,一位經驗豐富的廚師可能會聽一位電臺廚師描述烹飪雞肉的食譜,并將廚師的食譜與她自己的食譜進行比較。她有一個精確的圖式來應用于這項任務,并聽著記錄相似和不同之處。她更多地使用自上而下的處理。然而,一個新手在聽同樣的節目時,可能會花更多的注意力來識別每一個步驟,以便寫下食譜。這里需要更多的自底向上處理。
三、結束語
聽說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為了說得好,我們必須理解我們所聽到的,并不斷地說。因此,老師會積極組織學生把握每一個說英語的機會,用英語表達你想說的。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英語角”,找英美人練習口語。注意加強聽力課程設計,才能保障與核心素養的相關要求結合,實現聽力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