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尊志
(江蘇省南京市鐵心橋中心小學,江蘇南京 210012)
陶行知先生于1932年提出了“小先生制”。面對當時的復雜環境,他提出,兒童可以當“學生”,學好自己的知識;學好知識后就當“先生”,向大家傳授知識,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傳、即學、即教。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小先生制”教學理念應用于核心素養下的課堂教學中,師生在互相合作、交流探討、幫扶結對、綜合實踐中發揮“小先生”的帶頭作用。學生在和諧平等的學習環境中積極活潑、主動發展,在實際體驗中感受數學學習的喜悅和成就感,教導別人的同時理清學習思路,提高學習效率,掌握學習方法,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合作交流中提升綜合能力,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1]。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差異,在部分學生還沒有完全理解課堂重難點時,部分學生就已經完全掌握所學知識,而在課堂上無所事事。“小先生制”的應用讓學生在教師講授和自主思考的基礎上,主動學習知識、理解知識,并運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來加工信息,習得知識,構建出自己獨特的認知體系,再把自己加工后的知識用童趣的語言和方式傳授給同學[2]。在教的過程中,“小先生”完成了一次自主學習,鞏固了知識,其他學生也更好地理解了知識。
陶行知說:“小孩是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不是你,是小孩子自己隊伍里最進步的小孩。”教師可把學習表現優秀的學生選為學習的“領頭羊”,讓全班同學以他們為學習榜樣。“小先生制”本質上是一種生生之間合作學習的學習理念[3]。“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學生相互交流、合作學習,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認識負數”時,有一道練習題:一瓶飲料的外包裝上標有凈含量是“500±5 毫升”,這瓶飲料的凈含量在( )毫升至( )毫升是標準的。
雖然這道題題干上的信息在生活情境中經常見到,但是學生并不能深入理解這道題。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大致形成兩種想法:一種是500 加減5,另一種是500 正負5。每組派代表做“小先生”上講臺陳述各自的理由。對于“小先生”在陳述理由時表達的獨到見解,不管對錯,筆者都給予表揚和肯定。通過聆聽“小先生”的講解,學生對自己原來的想法進行了補充。“小先生”也體會到自己被肯定的樂趣。如有學生認為,500正負5 是以500 為標準,上下誤差最大為5。有學生認為,500 加減5 是500 正負5 的算法。
“小先生制”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加深了解。“小先生制”的合作基礎是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生應認識到自己身邊到處都有老師,自己可以為師,也可以拜人為師。在“小先生制”下,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和諧的、密切的,每個人都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敢于正視自己的不足,也敢于表現自己的優勢。“小先生制”的這一教學價值特別體現在課余時間,學生對知識進行討論和思考,學困生得到其他學生的幫助,克服了學習上的心理障礙,不再畏懼問題,補足上課沒掌握的知識點,取得了進步;對“小先生”來說,向學困生講解的同時,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兩者實現了互相進步[4]。
例如,在學習“多邊形面積”時,知識點較多,不同的圖形會用不同的面積計算方法,一個圖形也會有好幾種面積計算方法,班上的“小先生”興趣高昂,還自編了題庫,讓大家結伴練習。在一些測試后,班級的“小先生”還互相比較,證明自己的學習方式更加高效,比一比同學之間誰的進步快,誰對問題的解決和思考更加全面,這樣就形成了你追我趕、互學互助、奮勇爭先的積極學習氛圍,有效提高了整體學習水平。學生之間的相互幫扶也讓學生獲得了成就感,久而久之,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創造了各種學習方法,如辯證法、討論法、情境表演法、實話實說法等。這不僅帶給學生新奇的學習感覺,還把教師一個人的舞臺變成了全班參與的大舞臺,師生、生生關系更加融洽,學習氛圍更加和諧,從而促進了學生的共同進步與數學教學的改革發展。
不同的“小先生”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在即知、即傳、即學、即教中,學生主動利用各種信息加工方式,對知識進行思考和學習,提升了學習能力。學生愿意主動站出來表達觀點時,就會把自己變成專家、主角,他們的思想高度集中,會深入思考問題,并用合理的方式表達,從而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識[5]。
“小先生”的講解就是一種把知識信息再加工的過程。在經歷了深入理解題意、主動思考、加工內化、對外表達的過程后,學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和表達能力得到提高。這樣的機會越多,學生的實踐機會就越多,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也就越豐富。對于重難點,學生不再是囫圇吞棗,而是深刻地了解了每個知識點的作用和意義[6]。久而久之,在解決復雜的實際問題時,學生能靈活運用多種思路和方法來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發展數學思維,提升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小先生制”是課程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方法,能夠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理解知識,并在相互交流與合作中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因此,教師應充分認識“小先生制”的教學價值,積極探索其具體應用方式,鼓勵學生們爭當“小先生”,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高效實現教學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