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王 月,劉 峰
(遼寧省科技學院 遼寧 本溪 117004)
2017 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在大會上指出,“三農”問題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和關鍵性問題,提出全面實行鄉村振興戰略。2018 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正式發布。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新形勢下,農業面臨著轉型的歷史趨勢,應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2017 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田園綜合體的概念。2017 年6 月,財政部下發《關于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在江蘇、河北、山西等18 個省份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疤飯@”的重點在于可持續發展,重新建立鄉村的價值;“綜合”是要對農業生產空間、農村環境及人文價值進行重新挖掘和全方位管理;“體”是覆蓋農村全范圍,成為多功能、復合型的經濟區域。田園綜合體是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業生產和生活方式改革的產物,也是城鄉一體化和農村產業現代化的產物[1-2]。
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重大戰略部署,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 年)〉的通知》要求,遼寧省編制了《遼寧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 年)》。這項規劃包括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公共服務、農村村莊建設、農村生態建設、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明建設、鄉村治理和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等9 個專項規劃,從發展基礎、總體要求、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等5 方面,對9 項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進行具體規劃。
由于城市快速發展,遼寧省城鄉發展差距日益增大。遼寧省城鎮化比重達到68.1%,高于全國水平。由于勞動力流向城市,農村老齡化問題開始顯現。農村地區主要人口為老年人、婦女和兒童,人口組成比例嚴重不平衡。農村地區勞動力缺失,使農業和手工業發展落后,新興產業發展避開農村地區,農村產業化發展存在嚴重問題。農村環境污染嚴重,整體環境水平較差,生活垃圾無序排放,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流。由于勞動力流失,一些農村地區出現了宅基地閑置、農田產量較低、機械化水平不高、鄉村文化斷層等問題。
遼寧省作為老工業地區,2016 年GDP 首次出現負增長,減少為22 038 億元,同比下降2.5%。2017—2019 年遼寧省GDP 緩慢回升,逐漸增至24 910 億元。2015—2019 年遼寧省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從31 000 元增長至40 000 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從11 000 元增長至16 000 元,城鄉居民收入仍有較大差距。
遼寧省現有田園綜合體以觀光旅游產業為主,分布在沈陽、朝陽、大連、鐵嶺等地。
“稻夢空間”是沈陽市沈北新區、遼中區、經濟開發區的代表,以稻田彩繪為特色,現為國家3A 級景區。紅海灘是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的代表,以全球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濕地資源為依托建立田園綜合體。炮臺街道是大連市旅順口區、金州區農業科普旅游的代表,以旅游業為核心,毗鄰溫泉滑雪度假區、生態園、濕地公園,是集生態、游園、婚紗攝影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鐵嶺市象牙山是省級森林公園和遼北唯一火山巖地質公園,依托當地的自然資源和農家體驗項目打造田園綜合體。
田園綜合體以自然環境為基礎、以農業發展為導向、以農民合作社為實施手段、以農村地域片區為發展單元,是集農業產業區域、文化建設區域和新型社區發展于一體的多功能、復合型的地區發展綜合體。
為了使遼寧省田園綜合體健康發展,需要推動遼寧省農業進行產業化改革。在保證農業生產基本功能的基礎上,使遼寧省生態產業、旅游產業等多元化發展,進而實現農民增收。政府、企業和農民需要共同參與田園綜合體建設,因此需要良性的溝通與互動。要處理好不同主體之間的關系,比如政府與市場、企業與農民或村集體組織等,使田園綜合體呈現多元化發展[3-5]。在此過程中,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主要載體之一,能夠切實保障農民的主體地位,幫助農民增加收入,因此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是遼寧省田園綜合體建設的主要目標之一。
政府在田園綜合體建設中發揮引導和服務作用,企業和農民應根據政府引導,發揮實體經濟運營的作用。政府要建立良好的營商環境,逐步引導資金和市場健康、有序進入農村地區,同時要發揮對市場和資本的監管作用。政府應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勵高素質人才作為農業產業帶頭人或積極創業。促進農村產業經濟和市場對接,推動建立農民、企業、合作社的利益聯合體,把零散的農民整合到合作社中,引導小微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合作,以租賃、入股、分紅等形式,吸引農民積極參與田園綜合體建設,切實保障農民合法權益,實現田園綜合體的健康發展[6-7]。
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本質是拓寬市場范圍。農村產業發展要跳出傳統小農經濟的限制,以市場經濟為導向,拓寬市場范圍,使一二三產共同發展。積極拓展農村產業鏈,使各產業之間互相促進發展,從而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農村產業要橫向發展,著重發展農產品深加工與服務業。
田園綜合體的復合性也要求要把農業產業區域、農民生活區域和休閑旅游區域進行有機整合,轉變傳統的單一生產功能區域,充分利用當地的地形地貌等自然資源和民俗文化等特色人文資源,使農業、農居、農旅等成為田園綜合體的重要節點[8-10]。
美麗鄉村建設較為注重對鄉村進行規劃和整治,建立環境整潔、產業健康有序發展、農民安居樂業的新鄉村。田園綜合體主要建設具有新發展方向的功能性社區,核心產業還是農業產業,同時兼以拓寬農業產業的生產功能,使農業產業朝著體驗功能、旅游功能、教育功能等方向發展。農業產業與新興產業共同帶動鄉村發展,吸引大批新居民與游客,帶動原住民生活品質得到改善,最終形成新的社區[11-13]。
田園綜合體對環境的態度在于可持續發展,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合理開發和利用。田園綜合體以農業產業為依托,利用鄉村的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人文資源,進行多元化發展,加入景觀功能、教育功能和娛樂休閑功能,推動鄉村產業發展與生態發展相結合,打造適合當地實際的田園綜合體。
鄉村公共服務建設的前期工作由美麗鄉村建設完成,主要對鄉村的基礎硬件設施進行完善,使鄉村在飲水、電力、醫療、文體、基礎教育、道路設施等方面能夠滿足鄉村居民及游客的需求。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要求鄉村公共服務建設的重心從硬件建設轉移至軟環境建設。田園綜合體是新型的“農業產業+旅游產業+新型社區”綜合發展模式,需要完善的鄉村旅游配套設施和服務,例如大型公共停車場、鄉村旅游服務信息查詢、游客接待中心、道路導向標志和應急服務預案等。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深入研究遼寧省田園綜合體建設,對發展遼寧省現代農業和鄉村經濟有重大意義。田園綜合體建設借鑒了城市綜合體的發展模式,將農村產業與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相融合,形成新的產業,提升農業產業的價值,提高農民收入,從而實現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