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東 吳 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江蘇省分行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江蘇省分行始終堅持糧棉油信貸業務是立行之根、興行之基的戰略定位,牢牢守住糧棉油信貸這塊“主陣地”,主動順應糧食市場化改革新形勢,聚焦五個“第一”擦亮“糧食銀行”金字招牌。2018年至今,該行累計投放各類糧食收購貸款1070億元,累計收購糧食1000億斤,貸款支持收購量市場份額達55%,該行連續三年在全系統糧棉油條線考核排名第一。
扛起糧食安全“第一責”,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面對復雜多變的糧食市場形勢,農發行江蘇省分行黨委從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堅決將服務國家糧食安全作為第一位的政治任務,辦好“吃飯問題”這件“頭等大事”,實現糧棉油業務高質量發展。一是糧食收購貸款投放扎實有序。2021年以來累計發放各類糧食收購貸款超180億元,支持企業收購糧食近160億斤,其中發放市場化糧食收購貸款超110億元,增幅93%,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維護糧食市場穩定、保護種糧農民利益發揮積極作用。二是糧食收購市場份額有效提升。支持企業收購糧食數量約占社會收購量的55%,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進一步發揮糧食收購資金供應主渠道作用。三是市場化客戶結構逐步優化。支持糧油購銷貿易企業和加工企業等市場化客戶數量達到212家,增幅18%,其中央企和各類國企140家,占比66%,民營企業82戶,加大多元化市場主體入市收購的支持力度,客戶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四是資產質量不斷提升。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推進重點企業風險化解,加大不良貸款清收力度,2018年至今累計現金清收糧棉油不良貸款近3億元,年末不良貸款貸款余額比年初下降1億元,不良貸款率比年初下降0.06%,信貸資產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壓實政策收儲“第一倉”,保障政策糧收足收好。儲為國計,備為民生。糧食儲備是穩定市場的“定海神針”、政府宏觀調控的“蓄水池”和保障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是最能體現農發行政策屬性的業務,農發行江蘇省分行從量、質、賬全方位管住“大國糧倉”。一是加大信貸資金供應量。全力保障中央及各級地方儲備輪換及增儲資金需求,2018年至今累計發放托市收購貸款超270億元,各類儲備糧貸款超420億元。夏秋兩季收購投放連續三年均位居全國系統前列,其中夏收貸款投放位居全國第一。二是嚴把入庫糧食品質。該行加大糧食收購質量把關力度,利用信貸杠桿對符合國家質量和安全標準的糧食發放貸款,對環境因素出現的低等級糧、等外糧和安全指標超標的糧食,積極支持企業以“市場定價、隨行就市、政府主導、適當補償”的原則,通過市場化方式解決處置,切實維護農民和收購企業利益。嚴禁不合格糧進入最低收購價和各級儲備糧,保障口糧市場安全。三是確保庫存賬實相符。盯住貸款企業糧食庫存物資第一還款來源,核查農發行庫存臺賬、企業糧食實際庫存和企業庫存保管臺賬,針對檢查時點上存在數量差異的情況,及時深入分析形成差異原因,立査立改、立行立改,確保庫貸掛鉤、賬實相符、封閉運行。
邁好業務轉型“第一步”,構建多元化發展格局。變則通,通則達。面對糧食流通體系改革形勢,農發行江蘇省分行不斷探索糧食市場化業務發展新路徑,因地制宜找準業務發展方向和突破口,糧食信貸業務轉型邁出堅實步伐。一是以“改革改制”優化布局。該行積極參與地方國有糧食企業改革改制進程,2018年至今,該行累計支持超150家地方國有糧食購銷企業開展市場化收購,累計發放市場化貸款近350億元。二是以“品牌建設”提質增效。該行以“中國好糧油”項目為載體,加大扶持示范企業培育優質糧油品牌。2018年至今,累計向江蘇華穗糧食有限公司、江蘇寶糧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沭陽縣糧食購銷總公司等近30家示范企業投放貸款超120億元,累計支持“蘇”字號地理標志、“興化大米”等特色優勢品牌40余個。三是以“龍頭帶動”做強規模。聚焦中糧集團、中化集團、江蘇省糧食集團、江蘇省農墾集團等大型頭部企業密切合作關系。市場化貸款大客戶占比達21%。四是以“模式創新”拓展空間。該行通過積極探索實踐供應鏈金融模式、收儲加工聯合體模式、“港糧通”業務模式和產銷區供需銜接等模式,支持企業積極穩妥開展市場化收購。其中該行供應鏈模式貸款占市場化收購貸款的90%以上。
堅持服務客戶“第一位”,完善差異化政策體系。踐行“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農發行江蘇省分行圍繞糧企需求實行“加減除”提升客戶滿意度,進一步鞏固糧食信貸主辦行地位。一是“加”服務質效。按照客戶分級分類管理要求,認定糧棉油條線省行級戰略客戶6家、緊密伙伴客戶24家。堅持需求導向,通過上門拜訪、銀企座談會等多種服務形式,廣泛征求客戶意見建議制定差異化服務措施。保障網銀和銀企直聯系統提供“7×24”服務,優先推廣使用網銀系統結算支付收購資金,農民售糧款基本實現“秒到賬”,做到“日報、日結、日清”。二是“減”環節流程。該行在全省開通收購貸款審批“綠色通道”,落實“限時辦貸”制度,實行貸款一次審批分次發放,平均辦貸時長由5天壓縮至3天。特別是疫情期間,實行容缺辦貸制度,邊受理邊調查,做到業務不積壓、流程不過夜,有力保障重要民生物資供應不斷檔。三是“除”機制障礙。堅持優質客戶優價優服務,對省行級重點客戶成立跨層級、跨區域、跨部門的省市縣專屬金融服務團隊,先后為江蘇省糧食集團、南京市糧食集團、中儲糧鎮江糧油有限公司等重點客戶制定“一企一策”服務方案,在授信額度、利率定價、貸款方式、用信條件、辦貸流程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
筑牢風險防控“第一關”,強化一盤棋管理理念。樹立全面風險管理理念,農發行江蘇省分行任何時候始終堅守筑牢風險防控的第一道防線。一是構建風險共擔體系。積極推動地方糧食購銷體制改革,將糧食市場化業務風險防控責任納入糧食安全責任制,著力構建以地方政府為主導,農發行、企業以及其他社會力量參與的風險共擔機制。二是推行共同擔保基金制度。該行2010年在全系統首創糧食共同擔保基金制度,實現糧食共同擔保基金由農發行推動轉變為政府主導。目前江蘇糧食共同擔保基金已覆蓋全省61個主要產糧縣(市、區),共同擔保基金規模超11億元。三是加強糧食庫存監管。堅持封閉運行管理核心,嚴格落實庫存檢查、核查制度,做到逢庫必到、逢倉必查、查必徹底。2018年度以來發放市場化收購貸款全部實現按期“雙結零”,未發生1筆貸款逾期。四是落實庫存動產抵押制度。從2014年開始,該行在全省全面推行糧棉油庫存動產抵押登記制度,將市場化購銷貸款的對應庫存全部納入動產抵押范圍,實現債權物權化管理。該行要求所有糧棉油倉囤在醒目位置張貼糧權公示,增加“已辦理動產抵押”有關內容,以法律手段保障糧棉油庫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