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宣
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同仁堂”)堅持以黨建為指導,將黨建與業務緊密結合,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戰之下,堅持思想引領,發揮藥企優勢,延續百年傳統,通過服務人民群眾、服務首都建設實現自身發展。
北京同仁堂黨委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帶領全系統各級黨組織中心組和各級干部重點學習。今年以來,北京同仁堂重點開展數次專題研討,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維護食藥安全的決策部署,組織黨員交流討論,群策群力研究制定落實方案。
自2019年以來,北京同仁堂開始了每半年開展一次的全系統集中談心談話活動,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等重要工作節點展開,在交流中談體會、談收獲、談建議。同時,將思想工作具體到人,讓黨的精神深入人心,激發職工的企業主人翁精神,點燃干部職工工作熱情,有效引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在集團改革攻堅、高質量發展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同仁堂作為一家有著352年歷史的老字號,注重傳承、相互幫帶的文化尤為突出。“黨員帶群眾促團結奮斗、師父帶徒弟促技藝傳承、先進帶新人促精神引領、上級帶下級促責任擔當”是同仁堂“四帶四促”黨建創新文化傳承行動的核心,以該行動為研究對象的《以“四帶四促”黨建創新文化傳承行動為載體,打造特色黨建品牌,形成同仁堂“做精、做優、做強、做長”的強大合力》的課題調研也在北京市國企黨建研究會上獲得了2019年度課題調研成果一等獎。
與集團黨建相互融通,北京同仁堂企業文化建設也取得了長足發展。中醫藥文化是同仁堂最重要的企業文化,是同仁堂發展的動力源泉。北京同仁堂為深挖中醫藥文化內涵,總結同仁堂制藥特色,講好“同仁堂中醫藥文化”故事,制定了一系列同仁堂文化戰略。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史學習教育在全社會廣泛展開。在理論學習、交流座談之外,北京同仁堂把黨史學習的“教室”拓展到了企業工作一線。今年5月至6月期間,北京同仁堂領導班子成員和各支部到一線開展“援產助工”活動。參加活動的干部日常大多在集團總部工作,“援產助工”讓他們走進生產車間、零售藥店、醫療機構,他們站在一線職工身邊,一同生產藥品、售賣藥物、整理貨架、服務患者,體驗同仁堂基層一線的日常工作。
“有機會來到一線,學習了不少新的知識,更好地認識了我們的同仁堂。一線工人非常辛苦,但正是他們默默無聞的點滴工作成就了整個同仁堂的大事業。與他們一同工作,我認識到了基層工作的重要性,也更加感受到了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一位第一次到同仁堂生產一線的干部感慨地說。而不少工作在一線員工也興奮地說:“集團領導、干部來和我們一起干,讓我們備受鼓舞,感受到了單位的關心和關注。我們工作的干勁兒也更足了,有信心繼續攻堅克難,在疫情中做好工作。”
學習的場地在企業一線,也在農村基層。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北京同仁堂黨委把理論中心組學習課堂搬進結對幫扶的房山區十渡鎮臥龍村,與鎮村干部一起學習脫貧攻堅精神、研究脫貧對策。參與學習的一名黨委成員說:“來村里研究脫貧,不僅是幫助村民,對我們自己也是一場‘尋找宗旨、尋找初心、尋找力量的思想教育課。”
在長期的對口幫助下,臥龍村全部貧困戶已經實現了脫低,如今北京同仁堂籌措資金修建的道路、安排建設的民宿項目,正在幫助村民不斷提升生活水平。同時,指導帶動建起兩萬畝標準化中藥材種植基地,也帶活了一方經濟,在遙遠的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扎賚特旗新林鎮收獲了實現脫貧的果實。北京同仁堂向張家口市捐贈10輛“流動衛生室”中型救護車以及價值100萬元的中成藥。未來,北京同仁堂將通過共建中藥材種養殖基地、定向采購等方式,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
食品藥品質量安全,是同仁堂“質量誠信”的鄭重承諾。在每年堅持開展的“質量管理提升年”專項行動,同仁堂從中藥材種植、原料采購、加工炮制、工業生產、上市銷售、醫養服務到科技研發全程嚴格實行質量監督檢查,力求實現產品“零缺陷”。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同仁堂加強自有品種在治療領域上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經濟性臨床循證研究,并進一步闡明同仁堂中成藥的臨床治療優勢和用藥指導。
服務群眾是同仁堂的立業之本,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藥企義不容辭的責任。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北京同仁堂按照“防、抗、控、養”四位一體思路,篩選出安宮牛黃丸、紫雪散、蘇合香丸、生脈飲等80種藥品和9種提升免疫力的保健產品,大力向市場推介。
同時,集團各個板塊同心協力,共克時艱。工業板塊開足馬力加大相關藥品生產,并緊急啟動喚醒睡眠品種“時疫清瘟丸”,確保產品供應;商業流通板塊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產品及物資供應,并公開承諾不漲價;醫療服務板塊全力為群眾提供中醫診療服務;由同仁堂國藥集團提供的“扶正避瘟飲”系列方適合當地疫情特點,在50個國家和地區發揮著保護人民健康的作用。此外,北京同仁堂累計向境內外捐贈了價值近4000萬元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藥品和物資,在北京市抗疫表彰的名單中、在“西普會”抗疫貢獻獎名錄里和來自駐外使領館的感謝信內,都寫下了“北京同仁堂”的名字。
作為在京企業,北京同仁堂服務首都建設大局,投資建設了大興“同仁堂中藥現代化產業園”,在唐山、亳州、安國建立生產加工基地。目前,新的生產基地已逐步達產。除此之外,北京同仁堂的所屬各單位及零售終端、藥店診所經常舉辦各種健康講座、義診等活動,為社會大眾提供健康咨詢服務。10多年來,同仁堂商業投資集團大柵欄藥店堅持每年定期舉辦20次健康課堂講座;醫養集團開展送健康進社區活動,今年所屬社會服務中心有序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義診送藥和健康科普講座等,為轄區內65歲老年人免費體檢、為行動不便的老人上門診療。通過實際行動,北京同仁堂正在踐行“有健康需求的地方就有同仁堂”的莊嚴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