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廷生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小滄畬族鄉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少數民族鄉,依山傍水,民風淳樸。畬族人民以自己獨特的語言、服飾、音樂和民俗風情,吸引著八方來客。小滄畬族鄉積極踐行“五大理念”,全面推進高質量建設,近年來先后獲得全國衛生鄉鎮、福建省三星級休閑鄉鎮、福州市“四好農村路”、福建省民族團結先進集體、福建省農村思想文化工作示范鄉鎮等榮譽,成為福建的一處“綠色寶庫”。
小滄畬族鄉坐擁寶貴的優質自然文化資源,大力保護山仔庫區優質水源。
敖江流域全長130公里,流域面積600多平方公里,每天向福州、連江日供水65萬方,是全省第二大水系,而且水質好,基本上屬于無污染的一類水。
當年習近平總書記三進山仔,具有遠大目光地提出,以塘坂水庫為取水口,建設福州二水源。小滄畬族鄉不遺余力地投入重金,防治污水、清潔水庫以及取締水上網箱養殖、柴油機船等,同時也不忘籌措資金反哺失地農民。
小滄畬族鄉依托地方優勢,積極引導第三產業,開拓鄉村生態游,正確處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豐收。
小滄立足地域,側鄰福州物流城,面向貴安旅游區,發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精神,破難題,明方向。著力保護山仔庫區優質水源,大力保護七里百年古民居群,發揮畬鄉民族文化優勢,引入優良旅游企業,開拓生態旅游市場,天然果蔬賣到地頭,把握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小滄畬族鄉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促脫貧、防返貧的核心舉措。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大力發展特色生態農業,提升村集體、村民自身“造血”功能,不斷鞏固脫貧成果,實現生活富裕。
小滄畬族鄉為民眾減輕就醫負擔,強化堅實的醫療保障;飲水安全、房屋結構安全等生活保障工作也穩步開展,居民的安全感與幸福感明顯獲得提升。
小滄畬族鄉擁有深厚的畬族文化底蘊和紅色文化基因,立足優勢,深入挖掘,將鄉村發展理念和文化底蘊融合,積極培育旅游發展模式。
結合當地發展實踐,小滄畬族鄉走出了一條“畬族文化+生態文明”的文化路線,以“畬族文化、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充分發揚、傳承畬族服飾、畬族婚禮等5個省市級非遺項目的同時,也開展了古厝保護、文物保護等工作。
每年的“三月三烏飯節”“少數民族農民豐收節”都是不可錯過的熱鬧節日,許多特色文化交流活動都在此時開展,苧布織染縫紉技藝、畬家拳等畬族文化精髓得到傳播,是畬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要節日。
今后5年,小滄畬族鄉將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按照“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總要求,以改善民生為落腳點,全面鞏固精準扶貧工作成效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鄉域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力推動小滄爭先進位、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