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吨袊と恕冯s志“看歷史”欄目正在連續刊發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邀請讀者一起走近歷史、閱讀歷史、感受歷史。
十一
歷史經驗總結
延安整風運動
從1942年春天起,中國共產黨在延安開展了一次全黨范圍、歷時三年的整風運動,其主要任務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延安整風是中共歷史上極其重要的一頁,也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創舉。
此時的中國共產黨已成立20多年,中國革命取得了許多勝利成果,也經歷了多次失敗和挫折,有經驗也有教訓。其中,以王明為代表的,在土地革命戰爭后期的“左”傾錯誤和抗戰初期的右傾錯誤,沒有來得及在全黨范圍內進行系統總結,特別是在思想方法、思想路線上需要加以徹底解決。
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的任務,1941年5月,毛澤東作了《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主張對全黨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制度來一個改造。同年9月、10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學習和研究黨的歷史。會上,毛澤東批評了長期在黨內占統治地位的主觀主義思想路線,為全黨開展整風運動準備了條件。1942年2月,毛澤東先后作了《整頓黨的作風》和《反對黨八股》的講演,整風運動在全黨范圍普遍展開。中共中央成立了由毛澤東主持的總學習委員會,學習分發動、學風學習、黨風學習、文風學習、總結黨的歷史經驗五個階段。
整風運動中,中共中央十分重視黨的思想建設,特別是對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陳云的《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等被列為整風學習的重要文件,對提高黨員的黨性修養起了重大作用。其間,全黨黨員,特別是黨的高級干部,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著作和黨的整風文獻,聯系黨的歷史,聯系個人的思想和工作實際,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端正了思想路線,增強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自覺性和能力。
1943年10月,中共中央決定高級干部進一步研究和討論黨的歷史問題,在整頓“三風”的基礎上,對黨的歷史經驗特別是黨史上幾次大的路線錯誤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并做出結論。在充分討論和反復修改的基礎上,1945年4月20日,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系統總結了黨在各個時期的經驗教訓,對黨史上的若干重大問題做出結論,并且高度評價了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杰出貢獻。至此,延安整風運動勝利結束。
延安整風運動是對全黨進行的一次普遍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運動和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它極大地加強了全黨的思想統一和團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建黨學說。歷史已經證明,經過延安整風運動,中國共產黨初步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克服了長期盛行的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指示神圣化和絕對化的錯誤傾向,掃清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障礙,極大地推動了它的歷史進程,為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和抗戰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十二
黨的政治路線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在抗日戰爭即將取得勝利的前夜,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這次大會距1928年召開的黨的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已過去了17年,負有總結以往革命經驗和迎接抗日戰爭勝利的使命。大會的工作方針是,團結一致,爭取勝利。
毛澤東向大會提交了《論聯合政府》的書面政治報告。朱德作《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和關于討論軍事問題的結論,劉少奇作《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和關于討論組織問題的結論,周恩來作《論統一戰線》的重要講話。大會充分發揚民主,對重要報告進行了認真深入的討論,尤其對毛澤東的政治報告,先后討論修改達9次之多。
劉少奇在《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中,深入論述了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在中國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對毛澤東思想作了較為全面、系統和科學的概括,揭示了毛澤東思想的豐富內涵和本質特征,使全黨對毛澤東思想有了比較完整的認識和深刻的理解。
黨的七大原定會期較短,但大會發言踴躍,人數突破了原定安排,討論也十分熱烈,代表們紛紛要求延長會期。經過充分、深入的討論,大會一致通過了關于政治、軍事、組織方面的報告,通過了政治決議案、軍事決議案和新的黨章。
黨的七大的一個重大歷史功績是確定了黨的政治路線。大會分析了國內外的政治形勢,總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經驗,闡述了新民主主義基本理論,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即“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國,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睘榇耍h的七大再次提出“廢止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民主的聯合政府”的口號。大會認真總結了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武裝斗爭、統一戰線和黨的建設的經驗,深刻論述了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三大作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意義,使全黨的認識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統一起來。
黨的七大另一個重大歷史性貢獻是將毛澤東思想確立為全黨一切工作的指針。黨的七大通過的新黨章指出:“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就是中國的共產主義,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秉h章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導方針,反對任何教條主義的或經驗主義的偏向。
隨后召開的黨的七屆一中全會,選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陳云、康生、高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張聞天、彭德懷為中央政治局委員;選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為中央書記處書記;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主席。選舉任弼時為中央秘書長。
1945年6月11日,大會舉行隆重的閉幕式。毛澤東致閉幕詞。他說:“我們開了一個勝利的大會,一個團結的大會?!彼陂]幕詞中向全黨發出了鼓舞人心的號召:“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p>

黨的七大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極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會。它總結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20多年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制定了正確的路線、綱領和策略,克服了黨內的錯誤思想,使全黨特別是黨的高級干部對于中國民主革命的發展規律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從而使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達到了空前的團結,為黨領導人民去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深厚基礎。黨的七大之后,全黨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團結一致,為推進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努力奮斗,終于在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歷史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