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良 郭元茹 葉 方 王 艷
(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源頭,從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等。不同漢字的構成方式體現著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力與文化修養,記錄了中國人民的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它不僅是漢文化的創造物,也延續著漢文化。張斌所說過:“漢字的理據性透露著豐富的漢民族文化信息,通過漢字內部結構的分析,我們甚至可以窺見古代的風俗、社會發展、認知水平等。”
漢字是由圖畫發展而來的簡單的表意文字,雖然這些圖畫簡單,但是它具有獨特的美感。翻開中國的歷史,發現漢字的美,有的漢字筆畫粗獷有力、大氣端莊、有些漢字形態秀麗、古樸自然;無論外形怎么變化,每個漢字背后都包含了勞動人民留下的文化密碼。比如:仁、孝、智等等正是因為有這么豐富的漢字,造就了今天中國多姿多彩的書法藝術,給予了我們無窮的想象空間。例如漢字中表達思想感情的字都與“心旁”有關,如:恐、愁、想、忠、忘等等,這是一種觀念的反應。古人認為,心是有感情的器官,所以在造字時留下了一批帶有心字旁的漢字傳達各式各樣的感情。作為一個中國人民,我們正處在中華文化大踏步地走向世界舞臺的關鍵時刻,更應該去探索這些漢字背后的故事,為中華文化增光添彩。
文字是一種特殊的形態,在原來的繪畫基礎上逐漸演變成了我們今天相互交流、傳播信息的媒介。在當今這個信息化、科技化、全球化的時代,手機電腦成了我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電腦手機打字幾乎取代了書寫漢字。很多人不禁擔憂:未來我們還會寫這些有趣的方塊字嗎?這也正是我所擔憂的。
漢字以其強大的生命力、豐富的內涵、巨大的感染力成為當代設計中擲地有聲的元素,它是中國特色,有著其他設計元素無可比擬的魅力。中國方塊字的初始形態是極其簡單的,它是一種記號,一種圖形,也是一種設計元素,或者說中國文字的演變史,就是中國勞動人民進行古樸的藝術設計的過程。
產品設計所涵蓋的范圍是很廣的,以產品的功能為主體,在造型、材料、市場營銷等方面,將藝術與技術融為一體,展現綜合文化創造活動,在現在的社會市場中,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生活質量的提升促使著消費品不斷更新,以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要求。在這一現狀的驅使下,產品的功能固然很重要,但是新穎別致的設計也是當代人渴求的,迎合產品消費市場需求,要在技術創新上不斷努力,做到技術與藝術的融合。中國的文化對于設計者來說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我們要用文化去點亮設計,讓產品更有內涵。我們既可以利用一些具體而又實在的形象作為設計的元素,又可以將一些抽象的概念運用到產品設計中去。
產品是為人服務的,其功能價值不能忽視,但是在工業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讓產品既具有功能性,還有較高的美學欣賞性,是需要設計師不斷去平衡的。進入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信息的爆炸、經濟的飛速發展,隨之而來的是行業競爭的不斷升級,很多企業開始著眼于內部改革。依靠工業設計的同時不斷更新設計理念拓寬市場。因此,產品的功能設計、外觀設計自然而然地就成了開辟市場的利刃。在未來,決定消費者購買產品的關鍵因素將會是產品的功能、外觀。另外,人們購買某個產品也帶有很強的象征意義。因此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產品設計從業者不僅要對產品的結構和功能進行優化,還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到產品的外觀設計上。優秀的產品設計者不會逃避這兩方面的關系,只會找出好的解決措施。通過外觀的精心設計與改良可以讓產品變得更能打動人心,從而讓產品真正的走進消費者心理,要盡可能地讓消費者覺得“是它就好”。
產品扮演著雙重的角色:一個是產品的功能性,二是人們主觀的情感。雖然是人們的主觀情感,但依然來源于客觀現實,離不開人、社會這樣的大環境。方塊字因素與產品設計結合的關鍵在于產品的功能和外觀有沒有因方塊字的介入而得到了提升。比如說明清時期的家具因為方塊字的介入而被增添了劃分品級的功能,同時也提升了它的美學價值。另外還有現代的說明書,正是說明書和意符的存在,人們可以更好地使用產品,發揮其最大價值。由此可見,好的設計應該做到使方塊字本身不再是一種附屬品,看起來和整體毫無關系可言,而是應讓其施展著文字特有的傳達信息的本領,溝通更加高效。
如圖1所示,古鎖可以實用,還可以祈福,它以“福、壽”等具有吉祥含義的漢字作為點綴。明式家具的外觀簡潔,清代家具則在其基礎上有所發揮,既滿足了實用功能,又構成了吉祥的形式,還一定程度上象征著等級意義。

圖1 古代鎖具
如圖2生活中使用的產品一般都含有指示操作界面,比如電烤箱、電吹風機、電腦等,這些無一例外都包含了產品LOGO、按鍵、指示性文字。如果沒有這些指示性漢字,使用者又怎么明白該產品的使用方法?何談發揮它的最大功能。

圖2 茶葉包裝
漢字元素在產品外觀中也有著很廣泛的應用。如圖2中國的茶文化、中醫藥等等在其外包裝上基本上都會采用一些具有古典意味的漢字形體,提升產品的觀感,甚至觸感,營造一種更好地印象,從而促進產品的銷售,一個設計地再好的東西,沒有人來消費,那它也沒有價值。這些不是簡簡單單、規規矩矩的方塊字能表達出來的。這樣一來,既可以提高產品的美學價值,又能讓消費者更好地了解漢字,潛移默化的傳遞著中國傳統文化。在用這個茶葉盒的時候,它既具有很好的功能性,也能直截了當地向消費者傳遞信息,從而獲得愉快的體驗;在不用它的時候,它也可以供人欣賞,還能讓閑置的文化“活”起來。
將漢字與產品設計結合起來,不一定是完整的漢字,可以是漢字的拆分,筆畫等元素;中國的印章就是漢字文化的一個很好的例證。將兩個完全不同類別的事物聯系在了一起,看問題的視角就有可能發生顛覆性的變化。或者說是“混搭”,這時候,兩種事物本來的區別越大,碰撞出的火花就越強烈。漢字看起來很難與產品設計沾上關系,除了說明書、產品包裝等這些顯而易見的東西,換一個角度看,或許漢字本身的結構就是一種產品,比如說衣帽架與漢字,拋開外觀,或許衣帽架整體的造型就是從漢字演變而來。
將漢字元素與現代家具設計結合起來,有助于提升家具設計的文化底蘊,為其賦予中國特色,中國韻味,提升文化自信,民族氣派,使我國的設計在國際舞臺上更具中國氣派,讓方塊字背后的中華民族文化以另一種姿態影響世界。既然要弘揚漢字文化,就要深入的挖掘其含義,不能讓漢字文化與產品設計的結合流于表面,不是說我簡簡單單地寫幾個漢字就可以了,而是要通過這一種途徑,讓漢字文化“活起來”,激活中國傳統文化,讓自己的文化走向世界,警惕他國的文化輸出,因為一個沒有文化信仰的國家是走不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