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潔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 江蘇 泰州 225300)
隨著社會經濟迅猛發展,城市化建設步伐逐漸加快,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改善。快節奏的工作生活給人們帶來了無形的壓力,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人們更愿意親近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放松壓力,舒緩心情。在此背景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抓住了新機遇,帶動經濟增長,促進了鄉村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協調發展就是利用農村農副產品以及環境資源,為游客提供具有觀賞性、娛樂性等休閑旅游功能,讓游客體驗鄉村生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風光,并且幫助當地居民提高經濟收入水平,逐漸縮小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助力鄉村振興。
江蘇省想要更好地發展鄉村旅游業,需要以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基礎。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取得明顯突破,廣大群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大幅提高,鄉村和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和以往相比取得較大成果。在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人們越來越重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江蘇省許多鄉村地區具有豐富的傳統文化,可以利用自身的自然環境優勢,在保護鄉村文化的同時,發展旅游產業,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的協調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江蘇省想要在迅速發展的旅游行業激烈競爭中占據優勢,吸引更多的游客,就必須打造出當地特有的鄉村特色。靠模仿、復制其他地區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模式,最終會被市場淘汰。要特別重視對鄉村文化以及獨特的風土人情進行挖掘與開發,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保留傳統特色,結合游客的實際需求,通過不同的渠道打造出屬于江蘇省旅游業特有的品牌形象,促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的發展[1]。
城市或地區的發展離不開便利的交通。江蘇省在發展鄉村旅游業的過程中要考慮當地的交通條件。隨著社會經濟的增長,人們的出行方式主要是私家車、高鐵、飛機等。便利的交通條件更有利于人們出行。調查顯示,我國鄉村道路總里程超過400 萬km,在全國公路總里程中占比超過80%。江蘇省在發展鄉村旅游業的過程中,要完善鄉村道路建設,讓鄉村具備良好的道路條件,有利于當地居民與外界保持聯系,推動旅游行業發展。
豐富的農產品更有利于吸引游客,并且可以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在鄉村自然條件中擴大種植規模,結合不同季節生產不同種類的蔬果,有利于鄉村蔬果基地發展果園采摘活動,適合游客體驗鄉村生活和帶小孩的家庭游玩,促進親子之間和諧相處。在家禽養殖方面,可以形成規模化的發展模式,例如養魚基地可以吸引喜歡釣魚的游客,自產自銷,也有利于當地居民創辦農家樂。衣食住行中,飲食是人們生存的必要條件。可以創造當地特有的菜系,讓前來觀賞的游客品嘗當地美食,增加游客的旅游體驗,促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的持續發展。
鄉村旅游業發展主要是針對于經濟條件相對落后的地區。這些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相對較好,但是當地在開發鄉村旅游中不具備合理的發展規劃以及充足的發展資金,需要由旅游企業帶動發展,形成兩個相互制約的管理層。二者需要建立良好的互動交流模式,對旅游產業實施更好的管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二者沒有形成完整規范的管理機制,對各部門的責任沒有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無法完善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相互協調發展的管理體系,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發展沒有充分發揮積極作用,限制了相關產業發展[2]。
休閑農業應讓游客更直觀地感受當地的鄉土氣息。隨著生活質量的改善,人們對休閑農業中農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只是為了進行鄉村生活體驗,還要在體驗中感受特色文化。許多地區在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時,側重于滿足游客在當地進行種植、采摘、垂釣、食住等方面,沒有充分挖掘出當地特有的民俗以及傳統文化,且所生產出的農業產品存在單一化的問題。缺乏獨特的農產品,就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直接影響到當地居民經濟收入。因此,在鄉村旅游業的產業鏈中,要創造出多樣化的旅游產品,促進相關產業發展。
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的協調發展需要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旅游產業的發展規模較大,需要大量的從業人員。一般鄉村旅游業都是吸收當地居民參與,幫助他們增加經濟收入。對于當地居民而言,他們在種植、養殖方面有比較成熟的管理技術,并且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但是不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對于新興產業結構不能很好地理解。特別是在服務方面,他們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缺乏較高的綜合素養。在這種情況下,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不能和當地居民正常交流,只能全程跟著導游走,影響了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
互聯網技術發展逐漸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在旅游業中,人們可以通過網絡設備直接獲得相關信息。應當讓游客在旅游前對當地旅游項目以及旅游產品有具體的了解,為游客提供更多的選擇。在實際發展中,許多鄉村旅游地區沒有宣傳意識,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傳統意識,靠著“人傳人”的宣傳方式進行推廣,被動式地引導游客前往游玩,導致游客數量不足。因此,相關部門要利用互聯網優勢,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的游客[3]。
在推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協調發展中,必須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當地政府應該根據國家政策,對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制定明確的發展規劃。各部門要對自己的責任劃分有清晰的認知并且發揮出自身的作用,從根本上解決游客在游玩中的問題,比如飲食、住行方面的安全問題,生病就醫的醫療問題,環境衛生問題等。要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激發農村居民以及游客的積極性,促進產業發展。
和城市旅游相比,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主要是利用特有的自然資源優勢以及具有當地風采的鄉土特色,讓游客產生不同的體驗。結合現狀分析可知,當前許多地區旅游發展的產品及項目呈現單一化的情況,在視覺感官上出現重復的現象。因此,要不斷創新產業結構,發展出當地獨有的農產品,深挖當地傳統習俗與文化,打造出特有的文化活動,豐富旅游項目,吸引游客,擴大產業規模[4]。
為了更好地推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的協調發展,要打造專業的管理團隊,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綜合素養,為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在旅游管理中,要根據相關的規章制度,完善專業管理人才隊伍,吸納具有較高專業知識水平與管理經驗的人才,強化管理,打造專業的旅游團隊。對農村居民進行定期培訓,從各方面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讓他們在生產高質量農產品的同時,提高對游客的服務能力。
有效的宣傳可以吸引游客,可以在游客心中形成獨特的旅游品牌形象,使游客在選擇同類型旅游項目時下意識想到當地旅游業。因此,要利用互聯網平臺,對當地農產品以及旅游項目進行詳細介紹,讓游客對實際情況形成基本了解。
在宣傳過程中,要不斷拓展宣傳途徑,利用微信公眾號、報刊、網絡等平臺進行推廣,還可以利用現在流行的抖音等進行直播,使人們可以通過視頻方式直觀感受休閑農業旅游過程。在宣傳中,要突出當地的風俗人情以及民族文化,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的協調發展,能夠提高當地經濟收益,促進當地居民經濟收入增長。要結合發展現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及時調整產業結構,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旅游品牌,弘揚傳統民族文化,讓人們接受傳統民族文化的熏陶與感染,增強民族自豪感與認同感。